阜阳徐公子谈创业,小米产品款款成为爆款的秘密

黎万强把消费者选择产品的过程走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



产品稀缺时期--——>功能型消费

消费文化时期-——>品牌型消费

个性至上时期-——>体验型消费

现在小米认为消费者进入了更高的阶段,希望能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发展中来,他把这种叫做“参与式消费”。

按黎万强的说法,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构建参与感的三大战略是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在具体战术上是策划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

这些观点很新鲜,也启发人思考。不过秋叶我看了以后,很想给很多做参与感的朋友泼一桶冷水,做参与感,小米行,你不行!



为什么小米的“参与感营销”你学不会?

作为一个自认为早就深入研究了小米模式,并一直在努力学习小米模式的人,请看秋叶对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的分析,如有不妥,欢迎探讨。


一、你拥有参与感强的产品吗?——论极致的背后

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培养出有参与感的粉丝。

小米的手机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本质是一台小电脑,这种产品具有足够的空间让消费者体现自己的个性,并分享自己的个性玩法引起大家的认同。

比如手机可以做桌面、屏保、APP、拍照、外饰,太多太多了。

假如你的产品是一台普通的微波炉,请问你想怎样让粉丝制造出参与感?

其实微波炉还不是最惨的,至少还能分享做菜的攻略,可能性还是很多的,但是洗衣机和冰箱呢?

能否拥有诱发参与感的产品,的确不容易的事情。

化妆品能做参与感营销吗?有的有希望,有的很难。更多是玩品牌轰炸或社交口碑传播。

杜蕾斯的卖萌互动营销算小米式的参与感吗?我看也不是,但人家至少在努力做一个有性格的品牌。

我觉得杜蕾斯这么努力,也很难成为小米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产品本身很难有太多使用内涵,只能靠话题吸引粉丝热爱这个品牌的形象设计,而不是靠参与感。杜蕾斯的微博内容更多也是靠团队运营,来自网络奉献的目前还不够吧?

这么说起来,我觉得目前能打造出参与感的产品并不多,简单说,如果一个产品自己都能形成一个论坛进行交流讨论,那么这个产品就可能具有培养参与感粉丝的可能性。

看看这样的产品,似乎是汽车,电脑,手机,相机,各种工具软件...

做爆品,前提是做一个好单品。做一个好单品,前提是这个单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不同的人想象力。

所以在很多行业,不得不搞细分市场,比如空调,各种规格,各种马力,各种外形,你没有办法简单做单品。

目前这不是智能商品,无法去做一款产品打天下。产品线一长,只能简单做赔本价格战的爆品,而不是玩粉丝营销的单品。

你如果想拿钱赌一把,做一个极致的单品,但问题是赌输了怎么办?


所以你想做参与感营销,请先想想你的产品让粉丝们参与的点在哪里呢?如果你把微博转发就当参与感,那就算了吧。

二、你拥有养粉的耐心吗?——论专注的背后

小米论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黎万强自己在书里也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在小米发布第一代手机时,MIUI用户已经50万。而为了积累这50万原始潜在用户,小米也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

做到这一切,黎万强在书里面也坦承:老大带头,亲自泡社群,和用户互动,每天至少15分钟,一般是至少一小时,从高管到员工都不例外,整整一年。这个到今天有几个公司学得到?

全员粉丝化,哪里是那么好学的?一般的企业高管生怕员工上班不务正业。而小米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必须上论坛。

黎万强强调雷军这次创业心态很成熟,早已功成名就,不差钱,不差人脉,就是想实现自己的一个梦想,可以自由尝试自己的构想。

和他一起创业的联合创始人,没有一个是让自己生活还有巨大压力的,都是牛人。


所以这样的老大发烧友,想做一个社群,已经具备了建设“社群”最关键可能性——慢养。

社群是慢慢养出来的,靠金钱想短期砸出来,做不到。产品的社群,学习的社群,文化的社群,兴趣的社群,凡是能运营得好的,往往都是在开始运营一年后才能慢慢找对感觉,慢慢做大的。

我们不能简单说小米成功是因为创业有钱,关键是他的确因为有钱有资源拥有普通人不具备的心态——从容。

在社群运营上,从来都是“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早年玩论坛,一开张就开几十个分论坛的,死得快,好论坛都是慢慢做起来,慢慢找到新版主,慢慢扩张的。

后来写博客,一开始就列一堆目录写N个方向的,往往写不出名堂,专注一个领域的,倒是成就一批专业博客。

再后来微博,真正的微博红人,哪个不是身上有一个明确的标签?不管这个标签叫“公知”还是其它。

开始积累品牌的过程是很慢的,但是积累起来了,就可以加速成长。问题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太多的人担心“快鱼吃慢鱼”——我想慢慢长大,问题是市场马上绞杀。


雷军总结的一个“专注”,说起来很对,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在一个方向做出足够大的深度和影响力,第一专注并不容易,第二能找到这样大的市场让我们专注更不容易。

所以很多企业的运营策略其实是多元化,反而是借助自己的资金和经验,在不同相关联的领域,甚至是不想干的领域做多元化投资,也许是获得商业回报的更好方式。

但不专注,也就无法做到极致。专注首先就得要求创始人专注。领导不是专注者,员工表示要专注也一定是口头的拥护者。

雷军团队能把产品做到极致,一个要命的原因就是他们能专注,他们之所以能足够专注,我觉得一个关键原因是,他们都足够有钱。

钱不能买来一切,但是钱用好了,可以买来从容。

太多的企业,特别是创业者,不是不想专注,是没有办法先靠专注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熬到有商业回报的那一天,因而不得不先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曲线救国,但往往一曲线就回不来了。

三、你是一个有创意有执行力团队吗?——论快



如果你的产品有足够的包容度,你们也有足够的积累去打造一个极致的产品,那么是不是你们就可以玩有参与感的粉丝经济了呢?

我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发烧的人很多,但是又发烧又会玩的人才是王道。

怎么叫发烧?是你比别人更专业。

怎么叫会玩?是你比别人有创意。

两个加在一起,你才会做到“快”,你总是快粉丝一步,粉丝才愿意追随你一起玩,你才能带着粉丝追随,并激发粉丝的创意,做出更有趣的群体创意,大家变成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我们看到小米的各种经典营销时,你敢问自己,如果你是雷军,你会和他一样把《致青春》玩得这么有情怀吗?

如果是你,你会想到做一个晒一晒你用过的手机拼图发微博的创意,并能够马上找到人做出来上线吗?

就说这本书《参与感》吧,内容可是动了很多脑筋在诱发大家进行互动,处处有小创意。



再说一节,小米的员工是以加班文化出名的,而且小米的员工很多具备互联网创意实现能力的程序员,美工或者文案,甚至是摄影师。

他们不仅仅是手机发烧友,也是各种好玩发烧友,如果没有这样的员工,仅仅靠老板发烧,创意也玩不起来,如果能找到外包,那一般也快不起来。

没有一个快,就是企业追随会玩的粉丝,而不是粉丝追随企业了。

有了“专注”,才能“极致”,有了前两者,才能“快”,三者合一,才能积累“口碑”。

而粉丝的口碑,第一能带来购买力,第二能带来成就感,这就让投入其中的人更加热爱自己的产品和工作。

然后业务越来越快!这就是一个正循环。

这个正循环什么时候被打破呢?

答案很简单,规模是社群的敌人。

阜阳徐公子谈创业,小米产品款款成为爆款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