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示劑“耽誤”的瀉藥

提到酚酞可能大家並不陌生,上過初中化學的人應該都瞭解酚酞是一種常見的酸鹼指示劑。確實酚酞自應用以來至今也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但你可能想不到我們的主人公酚酞其實是一種被指示劑“耽誤”的瀉藥。這在實驗室高大上的試劑怎麼就和瀉藥扯上了呢?

被指示劑“耽誤”的瀉藥

首先得從果酒說起19世紀末期,匈牙利以生產紅色果酒聞名,但總有一些不法商販製造假酒濫竽充數。匈牙利的藥物學家凡莫西當時就是一位檢測員,但這位“嘗酒大師”卻並不喜愛飲酒,不過他的手下一位實驗員卻是有名的酒鬼,經常偷偷地從儲存酒精的酒桶吸取酒精,有時喝得酩酊大醉。凡莫西知道這件事情後,便在酒精中加入了大量的酚酞和氫氧化鈉使得酒精呈現了深紫色,他以為這樣就能阻止這位實驗員偷喝酒精。

被指示劑“耽誤”的瀉藥

最初這個辦法還頗有效果,但漸漸地實驗員難熬孤獨的夜晚,再次偷喝了含有酚酞的酒精,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腹瀉不止,但他發現除了腹瀉也沒有其他不適因此還經常照喝不止。凡莫西知道這件事情後起初頗為氣憤,但隨後出於好奇自己也喝了一點含有酚酞的酒精,結果同樣引起了腹瀉。

被指示劑“耽誤”的瀉藥

後來經過人們研究發現酚酞能夠做作用在人的結腸,刺激腸道,增加腸蠕動,同時也能夠抑制腸道水分的吸收,從而產生緩瀉效果,我們的主人公酚酞也解鎖了一項新技能。

酚酞用於習慣性頑固便秘的治療,但也並非絕對安全,服用酚酞過量或長期濫用時還能造成電解質紊亂,誘發心律失常等症狀。

儘管現在酚酞在臨床上已經逐漸被其他緩瀉藥物替代,但這段酚酞致瀉的意外發現卻給了酚酞一個新的角色。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