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支付,有時候需要低調點

兩天某支付公司老總在公司例會上如是說。

我相信各家支付公司每過一段時間都會給渠道部門以及代理商們這樣的提醒:“做業務做宣傳的同時,也要注意點影響嘛”,以前例行公事般的規勸,但這次情況可能不一樣……

這幾天很多家支付公司集中發公告,嚴厲要求代理商們不得“網售”和“違規宣傳”,個別代理商甚至被殺雞儆猴處理了。

之所以鬧的這麼雞飛狗跳,事情的源頭要從今年的“315晚會”說起。今年央視315晚會說了銀聯閃付的問題,也附帶說了“pos機網售”的問題,於是淘寶行動了、京東行動了,各電商平臺行動了,相關監管部門和領導也行動了……

就在前幾天,銀聯業管委根據2018年成員機構違規行為的積分情況對違規機構進行處理,3家機構被暫停全國範圍內非標準商戶申請權2-3個月,8家機構因違規被從嚴處理,12家機構被延長非標商戶審核時限, 20多家機構被髮送警示函。你說暫停非標申請影響有多大,機構少賺多少錢,這麼多錢買排骨吃,它不香嗎?

雖然這次銀聯大規模處罰,“網售”不是直接原因,但“網售”被央視315點名引起的社會輿論,讓各方都承受了不少的壓力。相信銀聯在這次處罰的同時也對相關機構提出了此類警告:“注意點影響……”

做支付,有時候需要低調點


其實“網售”這件事,有個別的大支付公司一直在做,只不過在315之前關閉了官網渠道,這個業內皆知。監管禁止“網售”是從安全和風險角度考慮;如果從商業角度,無疑是逆互聯網化潮流的。信用卡可以網申,收款二維碼可以網申,個人收款機具(不是線下實體特約商戶收款機具)能不能網購網申是值得討論的,如果實名制流程、機具溯源(一機一碼)、交易安全性、風險責任機制做的符合監管要求,理論上網售就不會為監管所不容。

真正的硬傷是目前mpos類個人收款機具的實際應用場景……大家心知肚明,所以也無從辯駁……

1929年,有個匈牙利作家“考林西”(Frigyes Karinthy)寫了篇小說叫《枷鎖》,在這篇小說裡他寫到一個觀點:“兩個陌生人最多通過5個人就能建立起聯繫”。

後來在1967年,有個叫米爾格蘭姆的美國心理學家,根據這個觀點提出了“六度關係理論”,簡單的說就是你和世界上任何人之間的間隔不會超過6度,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2011年,社交網絡巨頭 Facebook和米蘭大學共同宣佈了他們關於六度分離理論的新研究成果:他們以一個月內訪問 Facebook 的7.21億活躍用戶為研究對象,計算出其中任何兩個獨立的用戶之間平均所間隔的人數為4.74個。

這種人際關係理論,被聰明的人在商場上發揚光大,也是“直銷模式”“多級分銷模式”的理論基礎之一,直銷和多級分銷模式降低了行業進入門檻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打破了“目標受眾“壁壘,讓收單業務的場景深入到社會上的各行各業,讓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接觸到pos機。快速裂變擴張的同時,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隨之也帶來了很多隱患。

原本一些只是侷限在一個圈子內不好明說的規則,如今被堂而皇之的公諸於世。時間久了很多人就忘記了一些“忌諱”並認為理所當然。

做支付,有時候需要低調點

之前有很多粉絲留言認為pos機可以自選多商戶是“公開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大家都懂,就記者不知道……”等等。說的理直氣壯,但毫無意義……

現實就是絕大多數普通人不知道pos機可以自選,並且不知道自選是違規的,也不知道自選可能會導致商業糾紛甚至是利用自選進行詐騙……目前已有案例顯示,有人利用此類pos打著xx大公司的名義進行儲蓄卡收取消費者訂金後玩消失……最後給誰帶來麻煩?誰會因此負責?如果真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那肯定是在被監管集中整治後。

“敬畏之心”要有的。相信很多代理商最近都注意到兩則新聞。

一是上個月銀川某地就因為一些中介沒有“敬畏之心”,在鬧市之中開設“刷卡套現”順便賣pos的專賣店,最後二十多家被當地有關部門給專項整頓了。

二是前兩天湖南電視臺報道的,某代理商公司因為公開宣傳並“誘導客戶套現”被電視臺暗訪,最後舉報到相關部門,公司被調查的新聞。

看新聞不是圖樂子,別人倒黴我就開心……那是路人甲。關注pos圈的群體大多都是希望在在新聞之中尋找到輿論導向和監管趨勢,從而吸取其中的教訓和規避掉風險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以及調整自己的培訓、宣傳以及定位好目標客戶群體。

所以我們的建議就是最近“網售”是逆鱗,別輕易去觸碰,做大的代理一定要注意“合規宣傳”,315的餘波還在持續影響行業,低調是一種美德,一定要保持。

做支付,有時候需要低調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