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交易所修改規則,中行未及時移倉,原油寶的虧損該誰承擔?

個人認為,這次中行原油寶產品導致的鉅額虧損,應該由投資者和中國銀行共同承擔。投資者的責任在於其沒有積極主動了解所購產品的基本情況,輕視了所投產品的風險;銀行的責任在於產品設置有缺陷、風險控制制度不完善,未能及時敏銳地捕捉到市場的潛在變化;投資者和銀行雙方對此次投資的鉅額虧損共同承擔責任,不能夠簡單甩鍋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頭上,評判依據如下。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前修改規則,中國銀行有足夠的反應事件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修改IT系統代碼,允許負油價申報和成交是在4月3日,修改後的規則從4月5日開始生效,而5月原油期貨價格暴跌並以負值收盤發生在4月21日。並且在4月15日,CME清算所也修改了交易規則,告知投資者新規適用於新合約,也適用於存量合約,可以說交易所和清算所在這次暴跌前已經共同向市場釋放了潛在的原油期貨價格波動風險,給了投資者足夠的反應時間,在規則制定方面芝加哥交易所是沒有違規行為的。

芝加哥交易所修改規則,中行未及時移倉,原油寶的虧損該誰承擔?

並且從市場上其他銀行的反應來看,例如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針對同類型的產品都在15日左右提前進行了移倉操作,都沒有給產品投資者帶來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可以說,中國銀行的產品產生了如此大的虧損,中國銀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由於其沒有將交易所和清算所的規則變化列入市場風險考慮並引起重視,導致了其產品以負值結算平倉,給投資者帶去鉅額損失。

規則的修改主要為了完善市場交易規則,合情合理

芝加哥交易所修改交易規則是在國際原油價格出現鉅額波動的背景下執行的,由於現階段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情況嚴重,全球原油需求暴跌導致原油儲備基本上處於滿倉狀態,再加上原油的儲備、運輸成本等成本保障,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斷崖式暴跌,交易所修改規則允許出現零價格或者負價格,主要目標就是為了完善市場交易規則,讓期貨交易更接近於現貨交易,因為在現實交易當中,原油價格確實是有可能出現負數數值,這不是擅自更改規則,而是在完善規則。

芝加哥交易所修改規則,中行未及時移倉,原油寶的虧損該誰承擔?

並且交易所的規則修改對於市場上的多頭投資者和空頭投資者來說是公平的,如果多頭投資者覺得規則的設置不利於自己的投資,完全可以停止做多轉而做空,不存在被逼著做多的可能性。要知道,雖然這次中國銀行的做多投資者虧損了300億,但是同期的做空投資者可是賺得盆滿缽滿,所以投資失敗不能只怪交易規則的改變,更應該考慮自己的投資思維是不是出現了問題。原油期貨的交易更接近於原油現貨的交易。

原油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原油期貨產品本身風險巨大

跨入2020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本來形勢就不明朗,前期由於OPEC未能達成減產協定,導致國際油價暴跌,後期減產協議達成,很多投資者就開始賭國際原油價格會上漲,大筆買入原油期貨看漲後市油價。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對原油的需求驟降,油價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其實非常大,遠遠不是投機者所想的“超跌就會上漲”這麼簡單。

所以,其實即使交易所和清算所沒有修改規則,原油的價格也是非常動盪的,以投資者和中國銀行輕視風險的投資理念進行投資,可能本身也逃不了虧損,只是規則的修改、原油價格突然出現負數,讓這個損失擴大了許多倍。但問題的根本還是在投資者和銀行沒有做好風險防控,不能怪在交易所修改規則上。

芝加哥交易所修改規則,中行未及時移倉,原油寶的虧損該誰承擔?

桶石油和金融圖表在白色背景上。油價下跌。經營理念

綜上所述,這次投資者和銀行遭受的虧損主要歸責於雙方未對市場風險進行謹慎判斷和及時離場,不能把虧損怪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修改規則的頭上,中國銀行的產品設計以及風險控制存在問題也需要未來進一步改進,這次的事件對國內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是一次血的教訓,中國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要從自身尋找問題,吸取教訓,注重風險控制和預警止損措施,成長為更成熟理智的金融參與者。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