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名字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跟隨一輩子的印記。對於世人來說,長輩起名字的時候,一般都蘊藏了對晚輩的期望和愛戀。但是對於有的作者來說,給書中人物起名字,往往隱藏了人物的命運,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比如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的歌劇《白毛女》一樣。這部歌劇是根據晉察冀邊去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改編而成。它主要講述的是喜兒和爹爹楊白勞被地主惡霸黃世仁欺凌壓迫,最後逼得喜兒逃進深山,從清清白白的人變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這一部歌劇中的名字,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喜兒,名為喜兒,其實整個生命就是一場盛大的悲劇。又比如楊白勞,確確實實是白勞動。因為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創下的勞動成果,還不夠利滾利的租子。而黃世仁呢,從字面上看,世仁世仁,塵世間,以仁義行走,奈何實際上卻是一個殺人不眨眼,欺凌弱小的惡魔。

這正如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中人物名字一樣。老舍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他的一生,都在忘我的工作,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而他所著的《駱駝祥子》成為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是國際上盛譽的現實主義經典之作。

他在這部書中給人物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意義非凡,甚至諷刺意味十足。比如祥子,比如小福子,比如老馬和小馬等等。這些名字都蘊藏了人物的命運,印證了他們的形象。


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一、駱駝祥子:像駱駝一樣溫順,卻沒有一個吉祥的人生

設若駱駝們要是像騾馬那樣不老實,也許倒能教他打起精神去注意它們,而駱駝偏偏是這麼馴順,馴順得使他不耐煩。

這是祥子遇見駱駝時想到的話。祥子從十八歲開始,在北平討生活。幾畝薄田失去了,父母雙亡,他孑然一身,無牽無掛。眾人皆不知他姓什麼,只知道這個人很大很高,有精壯的肌肉,正值大好年華。老舍先生在文中寫道:“他確乎有點像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

但是祥子更像是駱駝,溫順,逆來順受,不反抗,不改變。虎妞之所以選擇他,就是因為他是理想的人:老實,勤儉,壯實。

祥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輛自己的車,當一個自由的人,過一種安定的生活。他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一分一分的攢下錢買了一輛新車,可是他卻在拉車的時候被大兵抓走,車丟了。後來因為虎妞的緣故,他終於又拉上了自己的車,虎妞難產而死,他不得不賣了車,把虎妞安葬。好不容易安排好一切,準備去接小福子的時候,卻得知小福子已經自縊身亡。最後不要了臉面,成為了墮落的,自私的,信用喪失的人。

總之,當他每一次拾起希望的時候,命運總會給他迎頭痛擊。他一輩子追求的安定祥和,到死也沒有實現。

他從祥子變成了駱駝,也真正的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匹牲口。駱駝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命運走向。


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二、虎妞:如母老虎般厲害,卻沒有善終

他知道他娶來一位母夜叉,可是這個夜叉會做飯,會收拾屋子,會罵他,也會幫助他,教他怎樣也不是味。

祥子娶虎妞,完全是被逼無奈。他不知道反抗,更沒有膽量去據理力爭,只能像一匹駱駝一樣,被別人指使著前進後退。

虎妞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虎妞是人和車場場長劉四爺的女兒,是個三十七八的虎女。老舍先生寫道:“她長得虎頭虎腦,因此嚇住了男人,幫助父親辦事是把好手,可是沒人敢娶她做太太。她什麼都和男人一樣,連罵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時候更多一些花樣。”

她叫虎妞,有三個原因,一是父親劉四爺是虎相,自居老虎。二是她的長相,一姑娘家卻虎頭虎腦。第三個則是她的性格,潑辣,厲害的像老虎。

作為富二代的虎妞,確實是不愁吃穿。她精明,能幹,把人和車場大理的井井有條,是一把好手,父親根本離不開她。但是同樣的,她也有富二代們的享受,貪婪和冷漠。比如她在和祥子的家中,看著左鄰右舍衣不蔽體,艱難度日的情況,視而不見,更像看小偷賊人一樣的看待院中的人。

當小福子被軍官拋棄之後,她總是纏著小福子給她講述許多小福子說不出口的事。這些事對於小福子來說,是蹂躪。對於虎妞來說,卻是像聽故事,聊八卦一樣的享受。

話又說回來,虎父無犬子,當然虎父也無犬女。虎妞很厲害,更有聰明的頭腦。她可以讓祥子百分百的聽從他,也可以讓小福子的跪地求她。她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計算,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虎妞最後因難產而死。

老舍筆下的虎妞,是讓人討厭的,冷酷無情的一個人物,但是換句話說,虎妞也是一個可憐的人。她有頭腦,有魄力,有膽量,甚至像鐵塔一樣有力量,但最終還是以悲劇結束了一生。


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三、小福子:一生悽慘,無半點福氣而言

看著醉貓似的爸爸,看看自己,看看兩個餓得像老鼠似的弟弟,小福子只剩下了哭。眼淚感動不了父親,眼淚不能餵飽弟弟,她得拿出更實在的來。

她有什麼更實在的呢?不過是出賣自己,從靈魂到肉體,統統賤賣。這好像成為了她的宿命,小福子,從來沒有享福的時候。

她十九歲的時候,被父親賣給了一個軍人。小福子走後,她那個奔腦門,大腮幫,沒頭髮,臉上都是雀斑的母親一邊哭,一邊穿上了新藍大衣。而賣的200塊錢,很快的就被父親二強子揮霍一空。祥子三年不間斷的拉車,省吃儉用才攢了100塊,可想200塊並不少。老舍說:“懶使人脾氣大”,二強子也是如此。脾氣越來越大,直到妻子被打死,家徒四壁。

後來,軍人離開,小福子還完了房租等之後,一無所有的回到了母親家的院子裡。小福子長的並不難看,牙齒又白又整齊。否則也不會被軍官給相中,買走。老舍在書中寫道:

“正如一切貧而不難看的姑娘,像花草似的,只要稍微有點香氣或者顏色,就被人挑到市上去賣掉。”

小福子回到這個一貧如洗的家裡,看到的是酒鬼爸爸和兩個可憐兮兮的弟弟。被迫無奈,她只能去出賣肉體。最終因為虎妞的死,祥子的逃,流落到了“白房子”,不堪受辱,自縊而死。

小福子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受盡了磨難。福,代表的是福氣,順利和幸運,奈何她的一輩子都在受苦受難,何其諷刺。


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四:老馬和小馬:像牲口一樣努力,卻過最貧窮的生活

這時候,老者的乾草似的頭髮,臉上的泥,炭條似的手,和那個破帽頭與棉襖,都像發著純潔的光,如同破廟裡的神像似的,雖然破碎,依然尊嚴。

這就是老馬給眾人的印象,他不過五十五歲而已。小馬呢?小馬也就十二三歲,臉上挺瘦,身上可是穿的很圓,鼻子凍得通紅,掛著兩條白鼻涕,耳朵上帶著一對破耳帽。

小馬的父親當兵去了,杳無音訊,不知道死活,母親也走了。家裡就剩下了一老一小相依為命,能依靠的就只是一輛破舊不堪的洋車。

窮人的命,他似乎明白了,是棗核兒兩頭尖:幼小的時候能不餓死,萬幸;到老了能不餓死,很難。”一老一小,背影孤獨,在天地間,在北風呼嘯的黑夜裡,渺小的可以忽略掉。

這是祥子第一次見到老馬和小馬時候的樣子,他還給他們買了十幾個包子。第二次,他見到老馬了,卻沒有見到小馬。因為小馬已經死了。小小的年紀,因為沒錢看病。老馬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並沒有這麼八宗事”。他一輩子勤勤懇懇,和氣可愛,跳河的,上吊的,都救過。

馬,有良好的品質和個性,忠誠,沉默不語,總是被人騎在身下,託運重物。這不就像老馬和小馬嗎?善良,沉默,有好品質,只不過仍舊被生活的重擔壓迫,在塵世間艱難的行走。


品讀名字背後的人物形象和命運,看作者如何的化腐朽為神奇

四、化腐朽為神奇,唯有《駱駝祥子》

洋車伕、老媽子、便衣警察、車場老闆、擺小攤的······他們也有夢想,也有奮鬥,也都活鮮鮮的惹人愛,惹人愁,可歌和可泣。俗語云“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唯有《駱駝祥子》。

這是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司馬長風評價的話。在老舍先生的這部《駱駝祥子》中,每一個人物名字都起的讓人信服。

高媽,孤身一人,她的厲害是由困苦折磨中鍛煉出來的。她可以很和氣,也可以很毒辣,她知道非如此不能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在那個吃人的時代,高媽能有這樣的思想確實挺高的。高個子,哪裡還高?被生活壓彎了腰,折斷了脊樑。二強子,不過是一個打老婆,賣女兒,折磨兒子的慫包·····

《駱駝祥子》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悲苦,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諷刺的,或者契合的悲歡離合。老舍賦予了這些底層人們靈魂,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化腐朽為神奇,唯有《駱駝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