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60載 烈士魂歸故里

——昌邑教師徐躍東實現爺爺遺願,幫陽穀籍烈士徐文啟找到親屬

  徐躍東為實現爺爺的遺願,多年來一直幫助徐文啟烈士尋親,在熱心人的幫助下,終於找到烈士的家鄉和親屬。4月9日,徐文啟的骨灰從昌邑回到老家聊城市陽穀縣,並安葬在了當地烈士陵園,離家60載,徐文啟烈士終於回家了。4月21日,記者聯繫到了徐躍東,傾聽他為烈士尋親的背後故事。

  村裡徐姓族人主動守護烈士墳墓

  昌邑文山中學教師徐躍東的老家是龍池鎮東利漁村,村東約2公里處便是徐姓的家族墓地,緊挨著南邊有一座孤墳,就是徐文啟烈士的墳墓。

離家60載 烈士魂歸故里

徐躍東(左)、李生輝(中)和劉兆文。

  “我從小就在這裡長大,村裡人都知道墳墓的東面就是解放軍的濰北靶場。”徐躍東告訴記者,相關村志記載,1960年,解放軍在這裡進行了一次演習,發生過一次事故,一門炮因故障爆炸,當場犧牲了三位解放軍戰士,部隊把他們葬在當地。村裡的很多老人親眼見過埋葬過程,犧牲的戰士都很年輕,用的是紅色上等棺木,儀式非常隆重,墳前豎立著木製墓碑。過了幾年,陸續有兩位烈士的遺骨被家屬遷走,只剩下一位烈士的遺骨仍留在這裡。

  徐躍東的父母清晰記得,這位烈士的墓碑上寫著:“山東陽穀徐文啟班長之墓”。這成了為烈士尋親的唯一線索,可是墓碑早已不復存在。

  由於徐文啟烈士的墳墓緊挨著東利漁村徐姓家族的墓地,徐姓族人主動承擔起了守護烈士墳墓的責任。徐躍東的爺爺生前經常說:“我們必須守護好烈士的墳墓,因為他是為國犧牲的烈士,而且也姓徐,就把他當成是我們家族的一分子。”

  徐躍東說,從他爺爺一輩開始,到他的父親和叔叔們,每年的重大節日,徐姓族人都會給烈士添土、上香和燒紙,60年時間裡一直精心守護烈士墳墓。“徐文啟烈士一定不會孤單,因為他已經成了徐姓家族的一分子。”徐躍東說。

  在當地老師幫助下找到烈士家屬

  雖然爺爺已經去世多年,但徐躍東依然記得爺爺生前常說的一句話:“徐文啟烈士犧牲時太年輕了,應該讓他回到家鄉去。”

  徐躍東的父親也和他說過徐文啟烈士的事蹟。“我父親說,村裡知道的人不多了,已經快60年了,再找不到烈士家屬,這件事可能就無人知曉了,一定要盡全力找到。”徐躍東說,他把這件事一直記在心上。

  種種原因,徐躍東等人一直無法打聽到烈士親屬的消息。最近幾年,徐躍東的叔叔又託人多次打聽未果。

  機緣巧合,2019年11月份,徐躍東到曲阜師範大學參加培訓,認識了一起參加培訓的陽穀縣西湖中學老師劉兆文。

  今年清明節前夕,徐躍東把關於徐文啟烈士的情況通過微信發給了劉兆文。劉兆文對此非常熱心,奔走多日,並在陽穀很多熱心人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烈士的家鄉和親屬,最終得知徐文啟是聊城市陽穀縣大布鄉徐良府村人。

  劉兆文趕緊前往大布鄉徐良府村,聯繫到了村黨支部書記和烈士家屬。烈士家屬感動不已,他們同樣也在尋找徐文啟的下落。徐文啟的四弟徐文富健在,並拿出了精心保存的烈士證和犧牲通知書。經過對照,情況非常吻合,這下才正式確認了徐文啟烈士的故里。

  徐文啟骨灰安葬在陽穀縣烈士陵園

  今年清明節後,在兩地有關部門的協商下,徐文啟烈士的歸家程序正式啟動。

離家60載 烈士魂歸故里

徐文啟的骨灰安葬在陽穀縣烈士陵園。

  徐躍東告訴記者,4月7日,陽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人員首先到達昌邑,提前做好準備工作。4月8日,劉兆文和大布鄉徐良府村黨支部書記、烈士家屬到達昌邑。當天中午,徐文啟烈士的外孫李生輝等人趕來後,受到了當地村委和村民的熱情接待,雙方親如一家。當天下午1時多,雙方在烈士墓前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東利漁村村民用當地最隆重的儀式送烈士歸家,不少村民對著墳墓低聲念道:“徐烈士,60年了,你終於回家了……”

  李生輝剷下第一鍁土後,當地村民開始挖掘。由於年代久遠,遺骨和黃土混在一起,但遺骨保存完好,李生輝細心地把遺骨一塊一塊撿拾到準備好的箱子裡。之後,徐文啟烈士的遺骨被送到當地殯儀館火化。4月9日上午,徐文啟烈士的骨灰回到老家,安葬在陽穀縣烈士陵園。至此,犧牲在他鄉60年的徐文啟烈士終於回家。

  4月21日,記者聯繫到了李生輝。他激動地說,他們一家等待了60年,終於盼到了自己的三姥爺回到故鄉。他也相信,三姥爺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欣慰,不會忘了昌邑市龍池鎮東利漁村,忘不了守護他60年的徐姓家族。

  “我們全家都非常感謝徐躍東,感謝東利漁村的村民。”李生輝說,特別是徐躍東的爺爺,一位抗日戰爭時期渤海走廊的紅色交通員,如果泉下有知,看到烈士歸家,也一定會感到欣慰。

  濰坊晚報記者 王路欣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