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制下投資者選股要會取捨

創業板也將要註冊制了,個股將會嚴重分化,投資者未來要加大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選擇優質公司長期投資,儘早遠離沒業績支撐的個股。

創業板的註冊制,和科創板有很大的不同,因為科創板有50萬元的開戶門檻,攔下了很多中小投資者,所以在大多數中小投資者的心目中,前5天沒有漲跌幅限制以及20%的漲跌停板等等,貌似和他們距離很遠。但是現在創業板也要開始執行20%的漲跌停板,也要上市前5天不設漲跌幅,這就跟廣大中小投資者有關係了,畢竟很多存量投資者都已經開通了創業板,而且即使新開創業板,開戶門檻也只要10萬元,這樣的要求很好滿足,所以本欄說,這次的創業板註冊制,離投資者很近。

交易規則的變化對投資者的影響會很大,從一個宏觀的角度看,未來投資者在選股的時候就要有所取捨。從新三板的經驗看,管理層把相對比較好的股票選出來弄了個精選層,基金公司也都會有一個股票池,基金經理選股票也要從股票池裡選。

註冊制之後,投資者也要建立一個心目中的股票池,未來並非所有的股票都可以放心買入。

雖然說註冊制下公司上市也要證監會同意註冊才行,但是審查的力度明顯會弱於現在的核準制,保薦機構也只是負責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考慮到虧損企業也能註冊上市,那麼投資者所能買到的股票,就不一定都是績優股,其中業績並不太好的燒錢公司也有可能被投資者買到。

本欄不是說虧損企業不好,但從投資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它們的資質肯定不如大盤藍籌股,但是它們的價值在於成長性,所以投資者買入這些公司,就需要把握好安全邊際,也就是說,投資者買入這些虧損股的股價一定要足夠低,否則就是不划算的交易。

那麼在創業板註冊制的背景下,什麼樣的公司能夠成為有價值的公司?投資者可以從戰略投資者的角度來考慮。首先,能夠有很多戰略投資公司參股的IPO公司,它們的概念題材肯定是被這些戰略投資者看好的。其次,這些戰略投資者持股要到公司上市一年後才能解禁,所以在上市後的一年時間裡,公司股價相對比較安全,所以投資者出現較大虧損的概率也就大幅降低。最後一點就要看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一家好公司可以暫時不盈利,但是卻不能沒有客戶,如果一家公司雖然業績虧損,但是客戶數量龐大,那麼它就有機會在未來轉變為盈利的好公司,但如果客戶沒了,那麼這家公司未來的業績發展一定會充滿不確定性。

創業板之後,相信未來主板的註冊制也就不遙遠了,投資者不必談註冊制色變,境外成熟股市基本都是註冊制,好公司照樣不在少數,牛市該有也還會有,從4月28日的股市走勢看,擔憂註冊制的投資者在低位賣出持股,被大資金悉數買走,兩者的盈虧一目瞭然。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