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祕密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建甌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 賴少波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近日細讀《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頗多收益。最大的收穫是不經意發現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小秘密,今特撰此文,以饗讀者。

首先,有必要向大家大致介紹一下《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的基本情況。

一、《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概要

《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系乾隆六年(1741年)組織編纂刊印。由榜眼出身的清代名臣、禮部尚書王安國作序。

附註:王安國(1694—1757),字書城,號春圃(《清史稿》作字春圃),江蘇高郵人, 王念孫之父。王安國從小精讀四書五經,雍正二年以殿試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廣東學政,左都御史兼領廣東巡撫、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王氏祖上素貧,王安國由巡撫入為尚書,衣食器用不改於舊。乾隆二十二(1757年)去世,享年六十四,乾隆帝賜白金五百治喪,諡文肅。遺稿被輯為《王文肅公遺文》一卷,《補遺》一卷。

書名中的建安,即今建甌。書名中的紫陽,為朱子的一個別號,出自朱子少兒及嫡裔世居之所一一建安的紫芝山與紫霞洲。因居所在茲之陽,故稱紫陽。《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全書分四冊,木刻豎版宣紙印刷。字跡清晰,篇幅完整。《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的許多內容承襲朱熹於宋淳熙十年撰修的《新安朱氏世譜》和明萬曆本《紫陽朱氏建安譜》的譜例,收有朱熹撰寫的《新安朱氏世譜序》和朱熹門人真德秀撰寫的《朱子譜記》。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建安譜》內容細分為12個板塊:一會元、二圖像、三象賢、四實錄、五留題、六淵源、七丘隴、八祠院、九褒典、十族田、十一祭規、十二世系。比《紫陽朱氏建安譜》(明萬曆本)新增了兩個板塊:族田、祭規。

  一會元部分。所謂會元,即古代科舉制度中,通稱會試第一名者為“會元”,該譜引伸為第一篇之意。會元部分包括朱氏源流、朱氏郡望、朱宗支系、朱族紀遷等內容。

二圖像部分,共有自一世祖茶院公以下至朱熹第十六世孫朱瑩共24幅尙像。明景泰皇帝親為朱熹題寫像贊:“德盛仁熟,理明義精,布諸方策,啟我後人”。

三象賢部分,下分列傳、職官、翰林、進士、舉人等18個類別,詳細介紹了歷代朱氏的優秀代表人物。

四實錄部分,則重點介紹了文公行狀、文公本傳、文公年譜、文公雜紀等,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首篇《七世祖承事郎退林公行狀》系朱熹於慶元五年十月撰寫,主要敘述朱姓源流及退林公的生平。次篇《八世韋齋府君行狀》,為朱熹於慶元五年十二月撰書,主要敘述朱松少時好學和數易官職的梗概。該行狀文筆流暢,如歌如訴,似行雲流水,款款道來。字裡行間透出朱熹對其父的無比崇敬和對賣國賊的無比憎恨。第四篇《文公年譜》詳述了文公從出生到去世的七十餘年的生活軌跡,為該譜的重中之重。其中突出了朱子求學問道、官職變遷、著書立說、創辦書院、開門授徒等方面的內容。第五篇《文公行狀》為朱熹門人、女婿黃榦於嘉定十四年正月撰寫,詳細敘述了恩師不平凡的一生:誕降尤溪、靈童問天、沙洲畫卦、金榜題名、延平問道、窮究義理、創辦書院、宦海沉浮、體恤民情、皇宮侍講、著書立說等方面的內容。篇幅宏大,文字精練,基本涵蓋了朱熹輝煌的一生。

五留題部分,收錄了文公家訓、文公家政、文公家箴等。其中還收有《文公童蒙須知》、《文公居家要言》,以及後學題贊等。

六淵源部分,著重是追溯朱子的道學淵源,從孔子始,即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周敦頤——程顥、程頤——楊龜山——羅從彥——李侗——朱子,故朱子成為“實集諸儒之大成者”。

七丘隴部分。丘隴即墳墓,本篇記載了朱氏先人及夫人墓葬的地點、規模、特徵、謁墓詩及生卒年月等。

八祠院部分。本篇集錄了各地先後創建的朱子祠堂和書院的情況及其部分代表性的祠記、院記。

九褒典部分,本篇記載歷代帝王恩詔賜封的誥書及表彰之事。

十 族田部分,本篇詳細記載了鬮祭田、書燈田、惇宗田、撫卹田的情況。

十一祭規部分。本篇完備而詳盡地保藏了當年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府的歷任博士,在建安(今建甌)的朱子祠和啟賢祠,每年舉行春秋家祭和官祭的全套操作流程。

十二世系部分。本篇全面而完整地記述了朱子世居建安的嫡派長房,從一世至二十五世的譜系情況。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只有朱子長房的嫡派子孫,一直恪守著“土金水木火”世代循環排行,嚴格遵照“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五行相生的命名準則世代沿襲相承。

下面,重點來說一說《紫陽朱氏建安譜》清乾隆本的世系部分。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二、朱熹嫡長房世系子孫名字總覽

朱熹宗族,源於安徽婺源(今屬江西)茶院朱氏,是我國江南望族。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的父親朱松攜父母、弟妹及妻祝氏從婺源到福建建州(今建甌)政和縣任縣尉、是為朱氏入閩始祖。建炎二年(1128年)三月,調任南劍州(今南平)尤溪縣任縣尉,建炎三年八月,隻身赴任泉州石井鎮監稅,把家屬寄居於尤溪南溪別墅。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朱熹誕生於此。

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朱熹隨父遷居建州城南環溪精舍,當時八歲,曾與小朋友到河灘嬉戲,留下一段“坐沙畫卦”的佳話。

紹興十三年三月二十日,朱松病逝,朱熹遵父遺命,於第二年春偕寡母祝老夫人遷居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裡,受學於劉子翬、劉子羽、胡憲等三先生。

朱熹娶劉勉之的女兒為妻,生有三子:長子塾、次子埜、三子在。

慶元五年(1199年)朱熹七十歲。四月,朝廷有旨,讓朱熹守朝奉大夫致仕。朱熹作《致仕告家廟文》,希望到建寧府(今建甌)建家廟祀祖,將主持祀事交長孫朱鑑(時年十歲),囑二子“埜、在相與佐之。”

寶慶三年(1227年),年已59歲的朱在遵父遺囑,佐其長兄之獨子朱鑑(時年38歲)自建陽考亭遷居建安(今建甌),在城東(高門外)建祠奉祀。因此,長房(尊朱塾為一世祖)及三房(尊朱在為一世祖)在建甌繁衍生息。

朱鑑(二世祖)生朱浚(三世祖),浚有二子:朱林、朱彬(四世祖)。朱林生五子:炣、煟、烇、煃、耿(五世祖)。

朱鑑,字子明,號環溪,歷官奉直大夫,主管鴻禧宮。再授大中大夫,湖廣總卿、兩浙運使。38歲時遷來建安專事奉祀。

朱浚,字深源,號尚友,是宋理宗的駙馬,官任朝散大夫,右文殿修撰總卿,吏部侍郎。奉命領兵守福州,元兵南下,守將王剛中見大勢已去,出城請降。朱浚為保大節,服藥殉國。當時公主帶著兒子朱林、朱彬住在建安,聽到消息也想自盡殉夫,但想到二子尚幼,自己死了,二子活不成,朱氏將斷嗣絕祀。為此,公主忍痛訓子,二公也謹遵母命,閉門讀書,以待天下之青。後來朱林、朱彬先後都任儒學提舉,教育了大批學生。

朱浚長子朱林,字公茂,號竹所,生五子。

朱炣字光大,任衢州清獻書院山長,升光澤縣主簿,轉延平路照磨。無子,由二房朱煟的長子朱堂承繼。

朱煟,任汀州(今長汀)武平縣主簿,生子二:朱堂、朱壑。朱堂過繼到朱炣名下。

朱煃,自幼聰明過人,人稱神童。因在房無後,過繼給在房為嗣。朱 任邵武府同知,遂在邵武落戶。過去邵武東關有“朱半街”之說,屯上鄉也有朱姓聚居,人丁興旺,傳說是朱在後裔,可能就是朱煃一脈發展起來的。

六世祖朱堂,是朱煟長子,過繼長房朱炣名下為嗣。任建寧路(今建甌)照磨。生有六子:鑾、鐵、鍰、銅、銀、錫。

七世祖朱鑾,生子朱淞。

八世祖朱淞,字希源,無子,過繼二房朱鐵之孫、朱潪之子朱梴為嗣,此時已是明朝初年。

九世祖朱梴字孟齡,號怡庵。生於永樂三年(1405年)十月初三,卒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十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八歲。生子燉。明景泰六年(1455年),朝廷認為朱文公“有功於世道”,要取用朱熹嫡長孫做“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以奉祭祀”。朱熹九世孫朱梴當任,於是,便選址紫霞洲建安開國侯朱在府左建博士府,由朱熹嫡長子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居府內,專事祭祀之職。其他房系,成家後遷出博士府另居。博士府田產人丁,享受免除賦役之優待。

五經博士世襲演替,到民國時將博士改稱奉祀官,優免仍舊。據《紫陽朱氏建安譜》載:十世火敦、十一世土與、十二世鋮、十三世法、十四世楗、十五世火瑩、十六世土雋、十七世鼎鉉。

另據《考亭紫陽朱氏總譜——清代及其以後塾房世系》載:十八世鼎鉉(按“建安譜”以朱塾為一世祖、“考亭譜”以朱熹為一世祖),十九世瀠、廿世楷、廿一世世熊、廿二世堯城,廿三世雲錦。雲錦生三子:玉藩、玉藻、玉池,是為廿四世。因一、二房皆早卒無嗣,遂由三房玉池之子鳳梧、朝梧兄弟先後接任廿五世博士。鳳梧無嗣,由朝梧之子朱點元過繼一子雙祧擔,任廿六世博士。這時已是民國初年,五經博士改稱奉祀官。鳳梧有兄弟五人:鳳梧、朝梧、瑞梧(人稱三叔公)、詠梧、崗梧(人稱五叔公)。朱點元生有三子:秉珪、慶珪、年珪。點元逝世時,秉珪才八歲,遂由三叔公瑞梧之子朱勳元暫代奉祀官之職。到秉珪20歲時,仍交由秉珪任奉祀官,是為廿七世。秉珪逝世無嗣,遂由五叔公崗梧之繼子朱燾元代理。這時已是抗戰勝利之時,過幾年建甌解放,世襲博士(奉祀官)之職自然消失。

結語

從上面朱熹嫡長房世系子孫名字總覽裡,完整而清晰地記載了一世至二十七世朱熹嫡長房世系子孫名字情況。

比如一世到五世:朱熹(一世祖)生朱鑑,朱鑑(二世祖)生朱浚(三世祖),浚有二子:朱林、朱彬(四世祖)。朱林生五子:炣、煟、烇、煃、耿(五世祖)。從火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迴歸到木生火,完成一個五行相生的小循環。

再比如十八世到二十三世:十八世鼎鉉(按“建安譜”以朱塾為一世祖、“考亭譜”以朱熹為一世祖),十九世瀠、廿世楷、廿一世世熊、廿二世堯城,廿三世雲錦。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又回到土生金,也完成了一個五行相生的小循環。

從中可以我們驚奇地發現其中隱藏的一個特大秘密:只有朱熹長房的嫡派子孫在名字的命名上,一直恪守著“土金水木火”世代循環排行,嚴格遵照“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五行相生的命名準則世代沿襲相承。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獨家策劃:淺探朱熹嫡長房子孫名字背後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