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時間不夠用?你需要的是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做副業,利用下班時間既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賺錢積累財富。可要同時兼顧主業和副業,時間不夠用怎麼辦?


《精力管理》:時間不夠用?你需要的是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在眾多時間管理的書籍中,我發現了一本不一樣的書——《精力管理》。這本書告訴我們,管理精力,而非時間,才是高效表現的基礎。我們無法延長一天的時間,但是提高精力的質量,照樣能很好的兼顧各項工作。提升精力才是點燃才華和技能的關鍵。

書中說到,再高效的時間管理,精力跟不上也是徒勞。比如當你參加一場長達4小時的會議,剛到下半場你的精力就急劇下降,頭腦昏沉。或者,你精心規劃了1天的工作安排,到了中午,精力就走向了負面,焦躁易怒,毫無耐心。又或是晚上,你專門為孩子騰出時間,卻仍舊被工作的思緒煩擾,無法專心陪伴孩子。

《精力管理》:時間不夠用?你需要的是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的確,信息化時代,我們的注意力隨時被一條條手機訊息拉扯走,似乎永不間斷。忙工作、搞副業、帶娃,諸事纏身,筋疲力盡。其實,人的精力是可以訓練的,我們需要的不是擠出更多的時間,而是如何有效地管理精力。

《精力管理》的作者吉姆·洛爾和託尼·施瓦茨在書中明確指出四個基本原則:一、全情投入;二、不時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三、突破自己的慣常極限;四、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

全情投入:在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四個維度都表現得精力充沛,由內而外散發出自信從容、樂於挑戰的精神風貌。

不時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有節奏地消耗和恢復精力,一段時間全情投入,一段時間閒雲野鶴,間斷性的休息和放鬆,留給精力再生空間。

突破自己的慣常極限:增加精力儲備如同增強肌肉力量,先突破極限,造成肌肉纖維的微小撕裂,再休整恢復,等它變得更強壯,再應對下一次極限。尼采說:“打不倒我們的會讓我們變得更強”

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人是習慣的產物。大多數行為都是非自覺和潛意識地重複上一天的行為。我們的自律性比我們想象的薄弱,有意識地建立儀式習慣,可以確保日後減少意識精力的消耗,讓習慣自動把我們拉向某條正確的軌道。

《精力管理》:時間不夠用?你需要的是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看似普通的四個原則源自30年來兩位專家對專業體育的案例研究。他們與世界頂級運動員合作,致力於幫助他們更有效地管理精力,以應對高強度的競爭壓力。這些運動員在他們的幫助下,訓練情況都有顯著好轉,比如速滑明星詹森經過他們的培訓,摘取了職業生涯中唯一一塊奧運會金牌。他們在體育界的成就有口皆碑,陸續接到了其他需要高效表現的領域的邀約:商界、醫療界、聯邦調查局、教師、律師。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對普通人精力管理的方法論。

對大多數人來說,想要獲得充沛的精力,重點需要走好三步:樹立人生目標、充分分析現狀、建立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

1.樹立人生目標

為什麼說充沛的精力和人生目標有關呢?因為只有內心真正渴望達成的目標,我們才會全情投入,也只有全情投入和充分休整不斷輪替,我們才能產生更多精力。

書中認為,根據深層價值取向所樹立的人生目標為精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使命感是人類的精神食糧。

請為自己留出一段不受干擾的時間,回答以下4個問題:

1.如果現在就是人生的盡頭,你學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麼?為什麼它們如此重要?

2.想想你最敬重的一個人,描述他身上你最欽佩的3種品質。

3.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麼樣?

4.你希望你的墓誌銘如何總結你的人生?

以上的每一道問題都在幫你挖掘深層價值取向。價值觀是終極的行為指南,若你看重健康,或許就可以抵抗炸雞和奶茶;若你看重卓越,或許可以在不被認可的環境中依然專注做事;若你看重責任,或許更有勇氣承擔超出個人利益的風險;真正的試煉不是在安全舒適的環境,而是在需要抵抗片刻歡愉、付出乃至犧牲的時刻。

《精力管理》:時間不夠用?你需要的是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生存在岩石縫隙中的竹子,因為紮根深入,才能“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因為我們的根基薄弱——缺乏堅定的價值觀,所以容易被生活的狂風推來桑去。只有堅持自己的價值觀,才能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不被負面情緒困擾,不懼外界力量阻撓。

2.充分分析現狀

釐清價值觀後,每天都要按照價值觀去做事。但不瞭解自己的現狀,就不知從何入手。

你需要將自己當做研究對象,對目前的生活進行詳細的審查,請拿出紙和筆,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的飲食、鍛鍊、睡覺的習慣如何?

2.現實跟價值觀有多大的差距?

3.有哪裡做得不足?

4.現在我把精力都花到了那裡?

5.哪些事情需要優先考慮?

比如你的現狀是不鍛鍊,精力花在了工作或其他事情上。代價就是力量和身體健康水平下降,容易得病,長期下去會損害健康。而如果你把健康視為重要的價值觀,精力就會開始花在鍛鍊上。

再比如你的現狀是焦慮,精力花在了促進提高行動效率上,表面上似乎緩解了你的現狀,代價是會引起周圍人的不滿和遠離,長期下去會損害親密關係,也會危害健康,而如果你把平和作為深層價值觀,現狀就與人生目標完全違背了。

認清現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痛苦的現實會產生負面情緒,焦慮、沮喪、煩躁、悲哀和不安。但為了改造自我,值得為之努力。

正如一首短詩所言:

“我們思想與行動的上限

是我們未看清的事實

因為我們看不清

所以無法

做出改變

直到我們明白

正是無法看清的現實

塑造了我們的思想和行動”

3.建立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

樹立人生目標並充分分析現狀後,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建立積極的精力儀式習慣。建立儀式習慣既能減少對主觀意志力的依賴,也能將深層價值觀和人生目標轉化為日常行動。

建立儀式習慣的原則有三個:第一、精準具體。如果確定了時間、地點和具體行為,就不必在完成上想太多。小兒神經外科醫生本·卡森給自己設置的良好習慣是每天早上用半小時閱讀《聖經》。還有些人在起床後寫日記、冥想、閱讀鼓舞人心的文字等。第二、一段時間專注一個習慣。剛開始適應一個習慣,需要耗費意志力,如果一下子設置的習慣太多,反而不利於培養習慣,一段時間專注一個習慣就好。第三、記錄進展。每天進行行為自查,在床頭放一張自查表,記錄習慣的完成情況。


《精力管理》:時間不夠用?你需要的是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精力管理》從體能、情感、思維和意志力四個維度全方位解讀精力的來源,其中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它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尼采有句名言:“知曉生命的意義,方能忍耐一切。”管理時間也好、精力也好,本質上都是希望成為更好的自己,達成一個又一個人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