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茴香豆,是溫暖了我童年的美食

本文來自南瓜屋簽約作者:一歆愛兮

《孔乙己》的茴香豆,是溫暖了我童年的美食

小時候課本上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記得最深的就是他有時會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今天我也寫一寫魯迅先生筆下的這道美食,只是在我們那裡叫蘭花豆。

上海這邊叫胡豆,現在正是它的季節,昨晚我買了好幾斤,拿回來和孩子們一起剝,甜兒問我它叫什麼,一聽叫蘭花豆,她笑的很開心,問我是因為它開花好看所以才叫蘭花豆?

一下子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說起蘭花豆,在皖北地帶可以說是70、80、90後的童年回憶,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蘭花豆絕對是我們為數不多的美味。

蘭花豆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農村地本珍貴,好地自然是要種小麥的,於是田邊地頭、河坑溝窪成了蘭花豆的最佳種植場所,每年初冬隨意刨個坑撒下蘭花豆種三五天就破土了,不用施肥不用精心呵護任由生長,待到來年的四月下旬就到了採摘的時節。

蘭花豆的吃法很多,根據其成長階段不同決定了它的吃法,先是苗,長到一紮高的時候可以挑選弱苗提走,熱水焯一下,或炒或用香油涼拌,吃到嘴裡清香而滑溜,美哉美哉;等到開春蘭花豆開花了,一串串的像小蝴蝶一樣,小心的摘下幾朵夾在耳邊,隨風奔跑,幸運的或還會引來幾隻真的蝴蝶,一起飛舞,開心極了;等到四月下旬時果實就可吃了,挑選肥壯的摘下然後一顆顆剝開放進鍋裡燒稀飯、爆炒或者加上香料煮一下,一道道美食就出來了。這時候的蘭花豆滿是清香,放進嘴裡一咬軟軟地糯糯地,回味無窮。

如果說這些吃法很是美味,那最後的一道壓軸吃法才是蘭花豆最大的美味。蘭花豆可食用的時間很短,從最開始可以剝開炒菜吃到最後完全成熟不過兩週時間。等到全部成熟後,蘭花豆葉子慢慢脫落,枝幹乾枯,最後只留下一串串發黃的果實,這個時候的蘭花豆外殼變得堅硬,採下剝開用針一個個劃開,鍋裡起油,放進去小火慢炸,豆子在鍋裡沙沙作響,不一會兒就會一個個地往上飄,漸漸的開始由黃變成紅,緊接著蘭花豆一顆顆裂開了花,然後迅速撈出,篦下油放進瓷盆裡,趁熱撒上些許細鹽,兩手抓住瓷盆不停的翻滾,讓蘭花豆每一個都沾上鹽。剛炸好的蘭花豆可不能直接吃哦,燙嘴又不脆。小時候我總是忍不住一出鍋就會拿幾棵放在嘴裡,被燙的齜牙咧嘴, 每次邢奶奶都會笑著搖頭戳我腦袋:“吃嘴猴,沒人給你搶,急啥麼?”

放涼後的蘭花豆很脆,放進嘴裡,酥脆的蘭花豆在唇齒間嘎吱作響,那個香!邢奶奶每次都把我花褂子的兩個口袋裡放滿,這樣每次去田間幹活累的時候偷偷地塞進嘴裡幾顆,日子都變的香了。

長大後,日子好了,吃的東西也多了,但是記憶裡的蘭花豆依然深刻。後來蘭花豆被邢奶奶帶去了北京,又被她帶到了美國,奶奶總說那是屬於家鄉的記憶,不能丟。

是啊,不能丟,剛炸好的蘭花豆本是熱的,因為它有那口大鐵鍋裡油的溫度,也有柴火間家的溫暖。所以不管在哪裡,不管走多遠,我都堅持有個屬於自己的大廚房,始終覺得有煙火氣的日子才是日子。於是我努力研究做飯,盡力抽空下廚,只是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溫暖和有味道的童年。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看最真實的人生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