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區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邏輯思維能力,是人的一項基本能力。它是一種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判斷、和推理的能力,並且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一般來說,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基本都不差。他們善於分析事物的好壞,他們懂得權衡事物的利弊等。


現如今,大家的智商都相差不大,除了極個別的天才之外。智商並不是絕對的,智商的高低有一半取決於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的靈活,才是真正的聰明。思路清晰遠比賣力苦幹重要,選對方向遠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對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所以很多人會說:落後是觀念的落後,貧窮是腦袋的貧窮。思想要比知識重要,有思路才會有出路。
既然邏輯思維如此重要,那麼如何從小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從大的分類來看,至少可以著重從以下這個方面開始培養:數學邏輯能力。
數學邏輯能力,是一種嚴密的理性思維能力,就是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人一聽到數學就覺得「數學無用論」,買菜時用個加減法就夠了,學那麼複雜幹嘛。說這句話的人,往往是因為學不好數學,才認為數學沒用。其實,數學除了能訓練邏輯能力,同時還可以改變人生。
在中國,曾有一名初中生,由於從小家境貧寒,湊不出膳費,也拿不出學費,從而中途退學幫其父料理雜貨店。顧客來了,就幫忙做點生意,打打算盤,記記賬等。顧客走了,又埋頭看書或做算術題。後因一場傷寒成了一個瘸子。然而在疾病和貧困面前,他並沒有放棄自己,而是開始自學數學。

由於他出生的縣城沒有像樣的圖書館,他到處找數學書自修。從之前的老師那裡借來了三本數學書:大代數,幾何和微積分。他反覆解題,深入領會每條定理的意義,不徹底搞明白決不輕易放下。對於書中的問題,他都想盡辦法用各種辨證邏輯,試圖來探索一個問題多種解決方法的可能。以此來訓練自己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後因發表了一篇作品,驚動了當時清華大學的教授熊慶來。熊教授原以為他是某國留學回來的高材生或是哪所學校的老師,在得知他只念過初中,驚訝不已,力排眾議,把他請到清華。從此清華向他敞開了大門,兩年後他就成了助教,很快又當了研究員。後來,他留學英國和訪問美國,劍橋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主動希望他來讀博士,都被他一一婉拒。他說,他只是想求學問,而不是求學位。直到1979年,法國南錫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69歲的他才有了比「初中畢業」更高的文憑。
國際上以他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和「華氏不等式」等。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和多元複變函數論等研究的開拓者。因著他偉大而傑出的研究成果,最終成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他便是一個只有初中文憑,卻享譽世界的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曾說過:「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自學,不怕起點低,就怕不到底。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不單單是靠勤奮,而是善於透過書面知識,挖掘數學背後深刻的邏輯。通過這些邏輯把各項事務串聯起來,加上長期培養的獨立思考能力,創造出了一個個偉大的定理和研究。一切的勤奮,只有在強邏輯思維的前提下,才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凡事都需要邏輯,而數學代表了生活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培養小孩的邏輯能力,可以從學習數學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邏輯性,只有你的邏輯慢慢被啟發,你的其他能力才會逐漸被打開。
現實中,很多人卻對數學的教育有錯誤的認知,總是在過度強調做題和計算。一味的靠死記硬背的套公式來解題,也許能成為一名做題高手。然而分數高,並不代表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強。為追求分數而學,就忽視了對數學最本質的深刻理解,同時也失去了數學邏輯的思考

和判斷力。
為此,機靈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別設計了一整套完善的教玩具。讓孩子們從小就在寓教於樂中學習數學知識,在興趣中訓練邏輯思維,在遊戲中監測學習效果。孩子聰明與否的關鍵,不是當下的分數,而在於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弱。分數只是應付一時所需,而能力卻是伴隨一生之久。


邏輯思維能力,才是中國孩子與西方國家孩子巨大差距的根本。哲學和數學這兩個最古老的學科,一個代表了對事物整個面的分析能力,另一個則代表了對事物具體點的解決能力。如果邏輯混亂,你做的事再漂亮都不可能加分,甚至還可能減分。
一個人若沒有邏輯思維能力,往往輪不到拼其他能力。

孩子的區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孩子的區別在哪裡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