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調研行 | 通州金北村:一條“農路”越走越寬

交匯點訊 最美人間四月天,走進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金北村,恬靜愜意的田園景象撲面而來:綠柳成蔭,桃紅李白,小樓林立;曲折清澈的溪流,成片碧綠的麥田,寬闊整潔四通八達的水泥村道上時不時駛過幾輛小轎車,來回會車毫不費勁。“張書記,您這村裡的農路也修成雙向車道啦!”“是啊,目前村裡農路正在升級拓寬,正是這一條條農路,帶著我們全村脫了貧,奔小康。”村黨總支書記張慎建說。

“金北村是個農業村,10多年前,全村4000多戶農民幾乎全都靠著六七千畝農田過活,勞動力全拴在‘一畝三分地’裡,吃是吃得飽,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卻不容易。”張慎建介紹,“那時候,村裡都是砂石、泥路,又窄又難走,一旦颳風下雨,身上全是泥點子。想要致富奔小康,泥濘道路走不通。” “可不是?砂石泥路不好走,全家都被土地給拴著!之前家裡五畝地,全靠父母妻子常年在家照看,種地多苦啊,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下來卻也只能收穫4000多斤水稻和3000多斤的小麥,一家人田地裡的收入還不到一萬塊。”說到十來年前的日子,村民張林青感慨萬千,那時候,全家的生活主要靠他在外接一些小建築工程,可每到農忙,他還得放下工地上的活回村幫忙。張林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農忙時節一來一回大半個月,連帶上路費工資要貼上好幾千,“這田不種也罷!” 金北村像張林青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如何讓農民的口袋都鼓起來?傳統農業村轉型箭在弦上。一是發揮好這六七千畝地的最大效用,二是把人力從田間釋放出來,張慎建覺得辦成這兩件事金北村離脫貧致富的那一天就不遠了。“要致富,先修路!大路引進大機械,大機械耕作大農田,全村村民能一起賺大錢。”2008年開始,金北村全村範圍內開始農路改造,張慎建介紹,為了爭取到更多的農路改造份額,村裡出資100萬元,把60多公里農路路基全部鋪好,路面部分爭取上級經費,村裡愛心老闆捐一部分善款,東拼西湊,僅3年時間,4米寬的水泥農路就延伸到了金北的角角落落。如今,全村60多公里的農路全部建成,其中20多公里農路已升級到5.5米寬。

“金北村是個農業村,10多年前,全村4000多戶農民幾乎全都靠著六七千畝農田過活,勞動力全拴在‘一畝三分地’裡,吃是吃得飽,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卻不容易。”張慎建介紹,“那時候,村裡都是砂石、泥路,又窄又難走,一旦颳風下雨,身上全是泥點子。想要致富奔小康,泥濘道路走不通。” “可不是?砂石泥路不好走,全家都被土地給拴著!之前家裡五畝地,全靠父母妻子常年在家照看,種地多苦啊,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下來卻也只能收穫4000多斤水稻和3000多斤的小麥,一家人田地裡的收入還不到一萬塊。”說到十來年前的日子,村民張林青感慨萬千,那時候,全家的生活主要靠他在外接一些小建築工程,可每到農忙,他還得放下工地上的活回村幫忙。張林青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農忙時節一來一回大半個月,連帶上路費工資要貼上好幾千,“這田不種也罷!” 金北村像張林青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如何讓農民的口袋都鼓起來?傳統農業村轉型箭在弦上。一是發揮好這六七千畝地的最大效用,二是把人力從田間釋放出來,張慎建覺得辦成這兩件事金北村離脫貧致富的那一天就不遠了。“要致富,先修路!大路引進大機械,大機械耕作大農田,全村村民能一起賺大錢。”2008年開始,金北村全村範圍內開始農路改造,張慎建介紹,為了爭取到更多的農路改造份額,村裡出資100萬元,把60多公里農路路基全部鋪好,路面部分爭取上級經費,村裡愛心老闆捐一部分善款,東拼西湊,僅3年時間,4米寬的水泥農路就延伸到了金北的角角落落。如今,全村60多公里的農路全部建成,其中20多公里農路已升級到5.5米寬。

大路通到了農田邊,六七千畝農田誰來種?怎麼種?“讓我來試試!”村主任瞿國華第一個站出來“吃螃蟹”。2011年瞿國華借了50萬元,流轉了200畝土地,把零零散散的“補丁田”整合起來,又買了兩臺中型拖拉機,基本實現播種、耕地機械化,就這樣家庭農場紅紅火火開了張,種的還是水稻和小麥。

“當時每月工資只有兩千塊,50萬元的債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好在機械化這條路走對了!“瞿國華告訴交匯點記者,機械化種植不僅效率高,糧食產量和質量也都提高了,第一年下來就賺了10萬塊,抵得上過去3年!第二年他又流轉了200畝土地。2015年,不但還清了50萬元借款,還買了輛小轎車。

“種田竟然也能賺錢!”村裡人看著瞿國華取得成功,紛紛效仿,現在金北村已有大大小小家庭農場十來個。

機械化農業把土地都承包給了小部分人,那其他村民怎麼富?“村裡的路修好了,讓我們農民從田裡爬上來,去大城市淘金。”2014年,張林青家的五畝地全部流轉出去,他帶著妻子一同去南京打拼,如今,夫妻倆在南京開了公司,買了房,從“田裡人”變成了“城裡人”。“現在我家每年能分到水稻5000斤,小麥4000斤,比過去種地收成更好,村裡、城裡兩份收入,想不小康都難!” 寬寬長長一條村路,連起農村和城市。一部分農民走出去變成城裡人,一部分城裡年輕人卻又走回來,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走在寬闊的村道上,碧綠的麥田在春風中翻起陣陣麥浪。麥田上空,4架無人機低空盤旋嗡嗡作響,不遠處,一個小夥子手持遙控杆站在田邊。“這4臺無人機是農藥機,現在是預防小麥赤黴病的關鍵時期,得趕在下雨前給小麥打農藥。”小夥子是金北村田夢合作社合夥人瞿炎,介紹起農事頭頭是道,“1000多畝的小麥田,靠人工打藥水得10個人幹10天,如今這4架機器飛上天,三四個小時就能噴完。”

機械化農業把土地都承包給了小部分人,那其他村民怎麼富?“村裡的路修好了,讓我們農民從田裡爬上來,去大城市淘金。”2014年,張林青家的五畝地全部流轉出去,他帶著妻子一同去南京打拼,如今,夫妻倆在南京開了公司,買了房,從“田裡人”變成了“城裡人”。“現在我家每年能分到水稻5000斤,小麥4000斤,比過去種地收成更好,村裡、城裡兩份收入,想不小康都難!” 寬寬長長一條村路,連起農村和城市。一部分農民走出去變成城裡人,一部分城裡年輕人卻又走回來,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 走在寬闊的村道上,碧綠的麥田在春風中翻起陣陣麥浪。麥田上空,4架無人機低空盤旋嗡嗡作響,不遠處,一個小夥子手持遙控杆站在田邊。“這4臺無人機是農藥機,現在是預防小麥赤黴病的關鍵時期,得趕在下雨前給小麥打農藥。”小夥子是金北村田夢合作社合夥人瞿炎,介紹起農事頭頭是道,“1000多畝的小麥田,靠人工打藥水得10個人幹10天,如今這4架機器飛上天,三四個小時就能噴完。”

瞿炎從金北村走出去的大學生,畢業後在江蘇遠洋船舶工作,過著有房有車的城市生活。“怎麼會想到回來種地呢?”面對記者的疑問,瞿炎赧然:“村裡基礎設施跟上了,廣闊的農村大有可為!”2012年回到金北村,瞿炎邊看邊幹邊學,發現家庭農場也有侷限性,如果能實現更大規模、更全面的機械化,土地效用會更大。說幹就幹!2015年,瞿炎和幾個村民湊了600萬元建立了田夢合作社。“‘田夢’,就希望在農田、在鄉村實現中國夢。”瞿炎告訴記者,“我們田夢合作社集合本村9個家庭農場,統一技術,統一種植,統一銷售,糧食產量高,品質佳。我們的‘緣粳粒’‘思壽源’等品牌已叩開了上海、南京、蘇州等大城市的大門,‘錢景’光明。”

走進田夢合作社,插秧機、播種施肥一體機、中型大型拖拉機、烘乾機一應俱全。張慎建自豪地說:“現在我們村家庭農場有10多家,農業合作社5家,在新農村的建設中,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奔小康的道路。去年,我們村人均收入達到了22800元,幾乎家家住上了小樓房,開上了小汽車。” “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我們村是‘十年奔小康’!建設小康村之路沒有盡頭,我們還要建設一個更高質量的小康村。”儘管已經59歲,說到村裡發展,張慎建渾身是勁,“除了這成片成片的農田,我們金北還有2000多畝的林地,接下來,我們要結合我們臨近通州城區的地理優勢,利用我們村的‘天然氧吧’,把鄉村遊搞起來!讓村民把這致富路越走越寬。” 交匯點見習記者 嚴磊 通訊員 吳欣欣

走進田夢合作社,插秧機、播種施肥一體機、中型大型拖拉機、烘乾機一應俱全。張慎建自豪地說:“現在我們村家庭農場有10多家,農業合作社5家,在新農村的建設中,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奔小康的道路。去年,我們村人均收入達到了22800元,幾乎家家住上了小樓房,開上了小汽車。”“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我們村是‘十年奔小康’!建設小康村之路沒有盡頭,我們還要建設一個更高質量的小康村。”儘管已經59歲,說到村裡發展,張慎建渾身是勁,“除了這成片成片的農田,我們金北還有2000多畝的林地,接下來,我們要結合我們臨近通州城區的地理優勢,利用我們村的‘天然氧吧’,把鄉村遊搞起來!讓村民把這致富路越走越寬。” 交匯點見習記者 嚴磊 通訊員 吳欣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