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話版”《道德經》(15)——《德經》十二章“聖人皆孩之”

聖人恆無心,以百省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屬耳目焉,聖人皆咳之。(馬王堆版)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傳統版)

聖人永遠是沒有私心的,把百姓的心思當成自己的心思。以善意對待善良的人,對不懷好意者同樣善待,(從這點看,“以怨報德”的思想是道家提出的,之後會詳細討論。)這是“大德之善”(即具備崇高道德之人的善良品性)。對有信用的人充滿信任,對沒有信用的人同樣相信(可見聖人不需要智商太高),這是“大德之信”。聖人行走天下時收起自己的心思(歙:收斂,吸進。如同前面文章裡分析過的“聖人芮其身而身先”的“芮”,實為“內”,通“納”,內收的意思。),全心全意為天下百姓(渾:全部)。百姓都像聖人的耳朵和眼睛一樣(換句話說就是聖人關心百姓的所見所聞,即百姓關注的事情),聖人把百姓都當成孩子。(“咳”應為“孩”,所謂“孩之”,就是“以之為孩”,當作孩子的意思。)

現在你或許會奇怪,之前(按《德經》前《道經》後的話,就變之後了)不是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嗎?怎麼就“愛民如子”了呢?其實,中國古代尊崇的是“孝道”,以祖先和長輩為尊。所謂“父母官”也就是把老百姓當自己孩子,而不是“當爹”,孩子的事當然父母說了算。一大堆孩子,都是“小輩”,哪像今天都變成“小祖宗’了?所以聖人把百姓當成“孩子”和當成“芻狗”沒有什麼大區別,只要“一視同仁”即可。這和本章的開頭“聖人永遠沒有私心”不是正好呼應嗎?那麼多孩子,當然不能有所偏袒。

如果你看過對於傳統版《道德經》此章的各種版本釋義,幾乎都是不知所云,文法邏輯上要多彆扭有多彆扭。看到一些人居然還刻意地去“雲山霧罩”,讓一干信徒“不明覺厲”,真是忍不住心裡要罵髒話!

“人話版”《道德經》,讓《道德經》說“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