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廢除“公攤面積”,那麼廢除之後,已經有公攤面積的怎麼辦?

“國家住建部發布了一個徵求意見稿,住宅面積應該以套內面積進行交易。”這什麼意思呢?建築面積等於,套內面積加公攤面積,很明顯公攤面積被排除了交易之外。

那麼“公攤面積”是指的什麼呢?是指的除了房屋本身的面積,外牆以外的面積,陽臺以外的電梯,過道,地下室等面積。

那麼國家為什麼要取消“公攤面積”呢?

因為,“公攤面積”的民患矛盾,隨著開發商的逐步建設,更多的去規劃了公攤面積比率,這樣買房人不僅獲得的實際套內面積較少,而且增加了暖氣費和物業費等公共管理費用。於是這種很明顯的民怨矛盾就愈發突出。

另外,國際上“公攤面積”不存在,只有中國有這個說法,這麼多年了,一直被默認為“存在即合理”,可是這只是因為開發商效仿香江後沒有相關管理政策的亂象。

另外,房屋的“公攤面積”的取消,也是為了後期政策,房產稅做準備,如果不取消“公攤面積”,那麼再徵收房產稅的時候包括的地下室,車庫等的面積費用,就會造成二次收費。

什麼樣的房子“公攤面積”大?

有三種房子公攤面積大,

第一種,小高層的房屋就處於公攤面積大的房子(其中別墅的“公攤面積”最小,一般在8%—12%),並且隨著樓層的增高而增大,比如最高層的房子就比一樓的房子公攤率大不少,“公攤面積”日漸增大,僅從“公攤面積看”買小高層的話,買第一樓“公攤面積”比較小。

第二種,擁有管理層的房屋,在房屋的地點,有一層單獨申辦房子相關事務的房子,這個屋子的費用,就是由業主平攤的,公攤面積。

第三種就是擁有設備層的房屋,設備層的房屋同樣也是屬於公攤面積。

那麼,取消公攤面積後,會發生什麼?

可能房屋出現更多擁擠的房子,因為公攤面積被取消,開發商就無利可圖了,原本設計寬敞的樓道走廊,外置綠化,等等可能被逐步縮減,從而出現更多狹窄,陰溼而陰暗的房屋會越來越多。

房價的單價可能會增長,因為原來的價位被公攤面積拉低,取消“公攤面積”後,為了維護房價市場的平衡,就很有可能太高房產的單價,或者通過其他的增值稅來維持整體的房價平衡。

那麼已經公攤面積的房屋怎麼算?應該還是按照以前的規矩來計算和售賣,要知道之前的,個人所得稅的提交,還有貸款市場平均利率的變動,這些政策下方都是不影響以前的房子,二手房的話,只按套內面積來算的話,房價會跌落太多,單價的房價可能會提高過來維護市場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