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可不可以容下无心向学的学生

经常会听到有老师感慨,“这种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做作业,连考试都交白卷,不知道留在学校里干什么?!”

基本上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基本每一个老师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教这样的学生差不多是每个教师的恶梦。学校教育的任务到底是什么,这样一点都不想学习的学生是不是还应该留在学校。

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家长都已经放弃他们的学习。有很多家长被反反复复请家长弄得烦了,索性实话实说 :"我家孩子根本不是学习的料,老师也不用管他学习了,我只要他每天按时上学,在学校长大,不到外面学坏就好,学习就不劳老师费心了。"

学校里可不可以容下无心向学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的学校到底该不该留下这种完全不学习的学生呢?

笔者认为,学习真的是需要一定的智力水平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读书学习,更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读好书。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之类的鸡汤,只有没有长期在一线坚持工作的人才会这样说。如果还未成年的学生,只是学习成绩不好,不想学习,行为习惯并没有大的偏差,不是在学校里有恶劣影响的坏学生,那么这种学生是完全有权利留在学校,留在教室里和其它同学一起成长的。

孩子没有成年,不能因为他们基本不愿意学习,就剥夺他们的受教育权利。老师学校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一样很重要。让这样的学生留在学校里,其实和教书一样也是为社会做贡献。至少,这样的孩子每天坐在教室里,就算学不了多少东西,或者根本没尝到书本知识,但至少,他们可以和同龄人正常交往,可以和他们一起成长,可以不会因小小年纪进入社会而行差踏错,也可以解决他们父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留下这样的孩子,社会贡献一样很大。

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很多班主任很讨厌这样的学生在自己的班。除了因为这样的学生由于无心学习,多余精力无处发泄,难免会有行为偏差,而且教这样的学生更废心,并且缺乏成就感之外,各级学校对教师的考评制度也影响了教师的选择。

在很多学校,学生的成绩决定老师的绩效,一个班有这样的学生,老师的各项考评分数都会被大大拉低;还有些学校,只要有学生上课睡觉,就要扣上课老师的奖金,一个班有几个不愿意学的学生,老师的奖金都要被扣光。在这种苛刻的考评制度下,老师的耐心与爱心往往也被磨光,这种学困生在学校里的处境也不言自明。

所以,想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在充满爱与宽容的环境中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的管理理念非常重要。只有为老师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老师们才可能心平气和地去教书,只有我们的老师们心平气和,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