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全程184公里,平均時速32公里,途經15個景色優美的古村落、6個特色小鎮,運行在淄博與泰安之間的7053/7054次綠皮小火車,從曾經的“莊戶列車”,到“扶貧列車”,一步步走來,如今被很多人稱為“網紅列車”。4月10日,這列火車升級為新型空調車,7053也作為象徵符號,出現在更醒目的位置。

4月14日早上7:08,由濟南出發的K8279次列車抵達淄博站。11分鐘後,火車緩慢啟動,新一天的7053次“慢火車”,迎著朝陽出發了。

這一天,記者坐上這趟列車,傾聽不同乘客的心事。除了那些拋向窗外的驚喜眼神,那些把目光釘在車窗上的乘客,或許也是運行46年從未停歇的7053,存在的意義。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7053”情結

“完全不一樣了!太美了!”一進車廂,忙著拍照的張萍興奮地回頭對“驢友”王莉說。

太陽鏡、衝鋒衣、速幹褲、尼龍大容量運動揹包、登山杖,旁人很容易看出張萍和同伴們此行的目的。

“你在哪下?”一位裝扮相仿的男乘客拽了下張萍的衣角。

“北牟。”

“你這回去哪?”張萍回問道。

“常莊。”

“剛才那人看著面生啊。”坐到座位上,王莉才表現出好奇,“不是咱們的人吧?”

“原來經常一塊出來,好些年沒在這車上見過他了。”張萍說著望向車廂裡的“7053慢火車”標誌,把回憶拉得好長。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張萍第一次坐7053是10年前。2010年,兒子考到西安上大學,她終於有時間出門轉一轉。她算是7053上比較早的一批“驢友”,當時這趟車上人還不多。從QQ群到微信群,她們的組織日漸龐大起來。7053,也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網紅列車”。

那時候,冬天車上取暖靠人工燒煤,夏天則靠看著離頭頂很遠的小風扇“心靜自然涼”。越來越多的目的地通了高鐵、動車,張萍還是常坐這趟車。“這叫7053情結。”她說,山裡的風景很好,春天可以挖野菜,冬天可以看冰瀑,怎麼也玩不夠。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運行在淄博與泰安之間的7053/7054次綠皮小火車,服役時間遠比張萍記憶中還要長得多。1974年,這列車開始運行時,是鐵路職工的通勤車。全程184公里,沿途經過山區的幾十個村莊,後來,為了方便大山裡的村民走出來,列車開始對外售票。11.5元的票價穩定了很長時間,站與站之間最低票價僅為1元。4月10日起,這列“網紅慢火車”升級為新型空調車,行程壓縮了34分鐘。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大學生張明和女友便是看到報道後,天還沒亮就從濟南出發上車“打卡”。“聽說會路過15個景色優美的古村落,還能買到新鮮的土特產,很期待。”他合著女友的手說。

慢一點

那些眺望窗外的驚喜眼神,恰如兒時的孫誠。

上個世紀90年代,越來越多山村的年輕一代坐上7053,走出靠天吃飯的大山,孫誠的父親就在其中。工作日在城裡打拼,週末回家,父親和很多村民一樣,每週都會在這趟“莊戶列車”上,欣賞沿途的風景。很快,一家人在城裡安了家。孫誠的媽媽常回憶起孫誠坐火車去淄博時的興奮勁兒。

“進城啦!進城啦!”小孫誠把臉貼在車窗玻璃上一遍遍地喊。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斑駁樹影間,陽光穿過來,孫誠才向窗外望了一眼,物是人非。

車上人不多,獨行的乘客,很容易找到一對空著的座椅和一張小桌。孫誠面前的小桌上,左手壓著自己的體檢報告。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單位每年例行的體檢,36歲的孫誠一直沒太當回事。往年有些數值偏低,但也大多與正常範圍差距不大。今年,他接到電話說,高度懷疑甲狀腺微小惡性腫瘤,建議複查。

4月13日,複查結束,大夫說了好些話,孫誠還是沒聽明白。大夫又給他說得更通俗一點:“甲狀腺癌”。

這次聽明白了。他馬上想到了女兒。他曾很害怕女兒婚禮現場,他會不爭氣地掉眼淚。

“不爭氣的那天,我還在嗎?”從醫院到家有直達的公交車,但從醫院出來,他是走回家的。

上有老下有小之間的頂樑柱,他不知道怎麼跟家人交代。他只給在泰安當醫生的高中同桌打去了電話:“我跟你說個事,如果沒辦法,你就當我沒說。”

聽他說完病情,同桌給他推薦了經驗豐富的大夫,恰好第二天值門診。不知道是安慰還是事實,同桌告訴他,沒什麼大不了,手術後定期複查就可以了。“但很有可能就不行了。”孫誠當時聽到電話裡的這一句腦子嗡地一下。“手術後可能會失聲一段時間,你這種話癆,大概得憋死。”

可是,畢竟是癌啊!一夜未眠,天剛矇矇亮,他就去了火車站,宜早不宜遲。從淄博到泰安還有更快的車,但孫誠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選擇了7053。或許是搖曳在他頭上的彩旗上的那個字,慢。嗯,要抓緊去,最好慢一點。

窗外突然橫穿過一道白線,把孫誠的目光從車窗彈了回來。那是一輛逆向行駛的動車,於孫誠而言,如白駒過隙,回想到自己的高中時代。同桌雖然總喜歡開玩笑,但一直是踏實靠譜的。對吧?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假裝去“上班”

同樣希望“慢一點”的,還有“上班路上”的張旭。

從臨淄站開車前,他看完了一部70多集的電視連續劇的第一集。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這是春節後他第二次出門,第一次是前一天。

張旭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3年前,大學畢業後他通過招聘考試,進入淄博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事業穩定順風順水,孝順父母言聽計從,他是小區裡標誌性的“別人家的孩子”。這樣的“人設”下,他每天早睡早起,三餐準時,從來不會從單位或家附近抽菸,下班前總會給媽媽發消息,回家吃飯。週末除了應付相親,就待在家裡看書。

但很快,他就萌生了辭職創業的念頭。他想開一家風格明顯的餐館,大概的選址、裝修的風格,甚至每道菜他都已經在腦海中過了好多遍。他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去年10月,他鼓足勇氣,跟父母交了底。果不其然,激烈反對。

幾個月的掙扎,春節前,他終於向單位領導遞交了辭呈,沒跟父母說。他想幹出一點成績,再請父母到自己的店裡,說出實情。心儀已久的一處門頭房,一直貼著出租的告示。他本打算正月十五過後,就去和房東談談。然而在這之前,由於新冠疫情暴發,他所在的小區封閉了。也是在這段時間,他突然對開餐館失去了信心。畢竟,這是辭職創業的第一步,一定要走得穩穩當當。自己能幹什麼?他卻一頭霧水。

這段時間,他一直跟父母說,單位通知在家辦公,把自己關在屋裡看創業故事。由於從小都扮演著聽話的孩子,他沒被父母拆穿。眼看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媽媽問了好幾次,“你們單位還不去上班嗎?”

4月13日星期一,他“上班”了,早上7:30出門,去他的小學母校門口坐到太陽下山,然後回家。

4月14日,上班更早,早上7:00出門,他坐上了7053。中午下車後,他在出站口抽了支菸,趕緊走向進站口。泰山發往淄博的7054次列車,開始檢票了。

看孫子的長路

“西桐古到了。”儘管車上已經有了語音報站,聲音渾厚的列車員張亮寶還是習慣性地喊了一聲。

車門打開,李芬提著一大包韭菜上了車。她幾乎每週一都會坐這趟車去淄博市裡看孫子,週五再坐這趟車回家。上週末,孫子在姥姥家多待了一天,她便晚一天去。

車上的空調不算涼,剛一坐下,李芬還是打了個寒顫。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感受到這趟車的變化。上個世紀80年代,她還沒結婚時,跟父親扛著大包去城裡賣菜,就是坐這趟車。那時候,車上還是木板座椅,手指有小胡蘿蔔那麼粗的列車員每次都會接過她肩上的包,幫她扛上車。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結婚生子之後,李芬便很少坐這趟車了。兒子畢業在城裡安了家,就住在他岳父岳母那個小區。三室一廳,兒子兒媳一間,孫子一間,還有一間書房。

兒子很早就要她老兩口搬去城裡住。她和老伴商量著,孩子們上班的時候她去照顧孫子,週五就坐車回家。一來週末讓他們三口好好玩玩,二來摘些新鮮菜再帶去。“淨挑些他們喜歡吃的菜種,咱種的菜也沒使農藥化肥。”說著說著,李芬後槽那顆假牙露了出來。

起初,兒子堅持每週開車來接她,說是正好到鄉下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有一次,她邁腿上車時,踩到鋪得平整的報紙咯吱一響。路上她跟兒子說,小車坐著憋得慌,咱家門口就有火車站,以後還是坐火車吧。

這並沒什麼。李芬的失落,另有原因——孫子好像更喜歡在姥姥家住。“週末他姥爺教他下棋,姥姥從網上學了好多菜譜給他調劑著做。”李芬把韭菜黃葉塞進塑料袋,抬頭看了眼窗外的鬱鬱蔥蔥。

好在,孫子隨了他爸爸的口味,很喜歡吃她烙的韭菜盒子。兒媳婦受不了擇韭菜的味道,她便從火車上找個沒人的地方擇菜。就像每次做韭菜盒子,面和餡都正好用光,火車開到終點站,她總是剛好擇完韭菜,重新打起包。

闖觀記|46年慢火車裡的心事:驢友、患癌者和跳出體制的人

這幾年,李芬已經很少見到扛著大包上車的人了,坐這趟車旅行的人卻越來越多。她不瞭解什麼叫“網紅列車”,在她眼裡,這列曾經的“莊戶列車”,確確實實成為了“扶貧列車”。如今,村民們再也不用扛著大包去城裡,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來到家門口購買土特產。精明的村民開起農家樂,錢袋子越來越鼓。

2016年,7053/7054沿線有7個村被列入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火車往返間,當年年底,這7個村就全部實現脫貧。

“西桐古那一站,就有老些下車玩的人。”李芬說,每年大年三十、年初一、年初二……她和老伴一遍遍看著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都會嘀咕好幾次,“他們三口什麼時候回來過個年?”

夕陽西下,7054緩緩駛入站臺,李芬呼了一口氣,兒子他們家到了。

張旭把手機屏幕劃亮,嘴唇貼上去說,“媽,我下班了,回去吃飯。”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部分為化名)

農村大眾記者 王闖

策劃 任鵬 蘭姬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