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你最不想听到什么话?

小七爱小七xiaoqi


作为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你最不想听到什么话?(原问题)

有些发言权。

就最近的一件事儿做个例子。

应邀请,曾经从清零的角度,打算了解一个孩子的情况,当然就耐心细致地聆听了。家长一番絮絮叨叨之后,我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还有孩子原先的情感、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以及一些心理细节近几年的变化。

令人不解的是,疫情期间,此学习优秀的高三学生——平时成绩能甩第二名二十多分的“学霸”级学生,竟然不再回去上学了。

出于惯常的做法,我对家长提出了五六个问题,家长的回答开始自相矛盾起来。

沉思良久,我把孩子成长期间经受的五次挫折和家长进行了总结,告诉他孩子的情况必须放到大的背景下结合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家长表示愧疚,继而又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当然也问了孩子的属相、血型、星座、性格和孩子几个亲密朋友的情况。家长又开始口若悬河起来。

当我试探了解家长的内心期望值时,他却说了好多边缘性的话语,对我的提问避而不答。作为建议,我用适当的、应该是符合家长的口吻给了他几点方案。

家长开始标榜自己了,对我建议的每一条都迎刃而解——意思是他已经早就做到了并且颇有成效。而他的焦躁不安和自以为是的完美无缺做法使我最终下了判断——问题出在这个单亲家长身上。

与家长沟通中,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自以为是的声音,却往往不绝于耳!

这位家长,是来解决孩子学习问题的,他孩子的问题却不属简单的学习问题。他头顶着愁云,紧锁双眉而来,坐那里又滔滔不绝,又自圆其说。根本不是本着诚实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坦诚前来的,而是标榜和吹嘘,又夹杂着焦躁不安和倍受压抑的成分——他太想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了!

最后我觉得和他沟通都比较困难了。

后来又接触到他的孩子——一个很优秀的孩子——在他的错误教育引导下已经即将呗挤兑到叛逆的边缘。我见过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也见过成天絮絮叨叨、担心和焦躁之音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耳朵的家长,也见过拿过量的金钱弥补亲情不足的家长,还见过只考虑自家孩子、丁点儿公允心都没有的家长,甚至见过被窝里睡懒觉却信誓旦旦叫孩子早起早睡规律锻炼学习的家长,动辄给即将高考的孩子一两千为买化妆品的家长……

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

只能说会考虑问题的人太少了,他们的试验品往往是自己的孩子。



阿尚青子自由写作人



无赞可点


老师最不想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玩游戏,不做作业,问老师是怎样教学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