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今天是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

最后一天~

快要结束了,感觉有点不舍

因为在这一周里,自然妹儿看到了

很多的通过生态治理收获绿水青山的故事

真是让人开心呀!

毕竟谁不想看到

咱们共同的家越来越好呢

珍爱地球,守护自然

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好啦,话不多说,来讲讲今天的文章~


今天的封面自然妹儿觉得太美了

用人间仙境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赶紧来看看

这样仙气满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瓦屋山

是如何保护生态的


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项目


近日,洪雅县国有林场团宝山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保护区巡护时,在头道河一号桥处发现了藏酋猴群的视频。管护站的党支部书记介绍说,藏酋猴出现在这里,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项目,是2017年我省环保督察组挂牌督办的10个突出环境问题之一。这个距离成都180公里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一方面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青山绵延、空气清新;另一方面,存在于保护区内的矿山企业和小水电站分外违和,其对生态产生的破坏亟待修复。


2017年5月开始

一场探矿采矿权清理

和矿区生态修复的攻坚战

保护区正式打响


“止痛”——保护区内矿硐全部封硐


大岩窝位于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因可能存有铅锌矿,2003年,探矿活动启动。此后的14年里,这里的探矿权几经延续和转让,直到2017年6月20日,洪雅县与业主方协商一致——永久封硐


“无论是探矿还是采矿,都会破坏地表植被,对山体、河流、土壤等都有严重影响,也是《自然保护区条例》中明令禁止的。”省环保厅督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洪雅县环保局出具的资料照片看,大岩窝一带原来保存完好的天然林和次生林,因探矿、采矿变得千疮百孔,多处山体裸露在外,挖出的矿渣到处堆放,植被破坏严重。

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据了解,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共有14家矿山企业,其中拥有采矿权2家、探矿权12家。对保护区内探矿采矿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综合整治,让其依法依规有序退出,正是本次挂牌督办的重点之一。一系列行动紧锣密鼓地推进——


2017年5月开始,洪雅县组织5支工作组进驻,明确矿山企业不得进场开采;6月25日,组织14家矿山企业业主座谈;6月26日,依法下发《停产整改通知书》,并对所有井硐实施断电、断水,张贴封条;7月6日,县委、县政府再次召开座谈会,引导业主配合做好后续工作;7月10日,保护区内14家矿山企业52个矿硐全部封硐。


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矿山整改任务实地核查


洪雅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按时保障保护区内所有矿山全面拆除设施,查封井硐,实施生态恢复。此外,对到期的矿权将不再延续,及时上报注销,到2020年,全面实现采(探)矿权退出。


“整容”——培土复绿恢复植被


停工、退出、封硐,并非最终目标。


“从全部封硐到山体‘创面’的全部修复,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矿硐附近的矿渣上,植物很难生长。因此,在修复时,要先将矿渣推平或拉走,保留山体和地形原貌,并科学培土,再栽种乡土植物。仅在大岩窝这一处,施工队就拉来1000立方米泥土,平铺在原来的道路、矿渣上,形成30多厘米厚的土层。


为尽量用自然的方式让地表恢复到最初的环境,针对大岩窝的生态修复工作,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挑选了箭竹、扁竹根、蕨类作为主要修复物种。


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瓦屋山


乡土植物生长适应性好,且不影响其他生物生长,“两种草本、一种蕨类”这样的选择还照顾到了植物覆盖的搭配,尽量营造良好的“小生态”。


“为加快修复进度,我们边铺泥土边栽植物,最多的时候有70多人同时上阵,到6月30日,大岩窝矿山修复已全面完工。”施工负责人说。


在大岩窝新堆的泥土上

成活的箭竹、扁竹根、蕨

远看一片葱绿

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整治下

植被恢复取得了明显成效

被破坏的矿区生态植被已全部恢复

森林覆盖率超过96%

拥有约3500种植物、890种动物

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博物馆

来源丨四川日报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四川自然资源”,获取更多!

美哭!人间仙境博物馆,你不点开看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