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這三類人對我們越“薄情”,我們越應感到欣慰

人們常說,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經歷的多了,看得多了,到了這個時候就應該對人生有一定的論斷了,即便要改變,也變化不會很大。

村上春樹說:人變老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間。當你突然發現頭上一撮一撮的白髮,臉上的魚尾紋越來越深,才知道,這些年,扛著生活壓力往前衝,真的為難自己了。

而人到了五十,有時候人際關係也就變得淡了,到了這個時候,要是這三類人對我們越來越“薄情”,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再傷懷了,而是要感到欣慰。

一是曾經的“真愛”

每個人都有一段往事,每個人都有過曾經。曾經的自己,有初戀,有前任女友或者男友,也許還有有緣無分的婚外感情,但都成為過去式了,別惦記了。畢竟自己也到了五十了,孩子也是大人了,執念於過去,不如暢享與妻子或者丈夫未來的生活。

少年夫妻老來伴,人越年紀大,越要懂得“當你老了,身邊有人陪;病了有人伺候;動不得了,有人推輪椅”,就是幸福。過去的“真愛”,也許一直戀戀不忘,但沒有意義,也別去和對方“約定”重逢了。

有一種真愛,叫放手。如果這輩子一直愛著對方,但無緣在一起,那就把愛情珍藏心底,彼此祝福對方,也是另一種天長地久。如果來生有緣,再續!

所以當曾經與我們有過瓜葛的感情,該放下了。對自己執念的人,也會變得“薄情”了,這時候我們應該感到欣慰才是。

人過五十,這三類人對我們越“薄情”,我們越應感到欣慰

二是普通朋友

人到五十,就會有種感覺就是朋友越來越少了,曾經經常聯繫的朋友好像失去了蹤影一般。而偶爾見到也只是寒暄幾句。再也沒有出去喝兩杯的衝動,好像一切顯得水到渠成,而一切又顯得十分刻意一般。

甚至會覺得他們變得十分的“薄情”,但是其實我們要辯證看待這個問題,朋友貴精不貴多,人到了五十,精力有限,如果一些普通朋友對自己“薄情”,我們反而還要正確對待,這樣我們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陪伴家人。

人在進入往後餘生的時候,我們更願意安安靜靜地守在自己的世界裡,靜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所以,當有一天我們發現身邊的普通朋友很難相見的時候,就互相理解和支持吧。也許,在我們漸漸老去的光陰裡,從此安安靜靜的生活,偶爾聯繫一下老友們,也是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另一種詮釋吧。

三是不成器的子女

有人說,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

的確,一個家庭孩子成材,父母也是最大的欣慰。但是總有一些子女是教育不出來的,好像他們天生就顯得有些“薄情寡義”一般。

人到了五十,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這時候我們要做到就是關心自己。孩子的事情就讓他們自己去做。特別是那些不成器的孩子,你越是管,他越是煩,感情也就越來越淡。

所以當那些不成器的子女對自己“薄情”,其實我們也沒必要放在心上,重要的是讓自己快樂。

因為我們知道這時候我們已經改變不了什麼,與其讓自己煩惱,不如讓自己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