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我是小杨,用文字记录身边故事,欢迎点击关注。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文/小杨 编辑/小杨

电影看完,我哭了好几次,心情沉重的好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影片开始,一位12岁左右的男孩赞恩,作为少年犯被带上法庭,瘦小的他铿锵有力的说出:“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句台词牢牢抓住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为什么要起诉他的父母生下了他?为什么成了少年犯?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1

赞恩住在贫民窟,跟父母和7个兄妹挤在一间破旧的阁楼里。

为了生存,瘦小的赞恩要给人打零工,搬货物送煤气打水,帮父母买药制作饮料,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售卖。

11岁的妹妹萨哈来例假了,照样穿着带血的裤子,在街上看更小的弟弟妹妹,他的父母并没有发现。

是赞恩帮妹妹偷卫生巾,把她带到公共卫生间,帮他清洗了裤子并警告她,不可以让父母知道,否则就会把她送给那个坏男人。

他把坏男人给的方便面和甘草糖,扔到垃圾桶,他想方设法挽救妹妹,提前准备好了,帮助妹妹出逃的食品,跟客车司机,讲好了去往目的地的价钱。

父母愚昧,坏男人用几只鸡,就把妹妹萨哈给换走了。

拼命的挣扎、反抗、哭闹、无助的静止的画面里绝望的赞恩,选择了自己出逃。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2

在游乐场,他遇到了一个埃塞俄比亚黑人女子拉希尔。拉希尔也是一名母亲,在赞恩的求助下,好心的拉希尔把他带回了家。

拉希尔有一个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尤纳斯。

白天,赞恩跟尤纳斯一起在家,拉希尔因为没有合法身份,只能去打黑工。

一天需要转换好几个工作地点,同时打好几份工,却依然买不起黑市上的假身份证。

走投无路的拉希尔被警方抓获,留下赞恩和哺乳期的孩子,再也回不了家。

赞恩带着小小的尤纳斯,开启了一段,更加艰难的求生之路。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为了让饥饿的“弟弟”尤纳斯吃上东西,他去偷奶瓶,奶粉,去抢比他更小的孩子,去卖“饮料”,可是一切都没改变。

他只能像他父母一样,把尤纳斯卖给了一个男人。

他保护不了他的妹妹,也保护不了尤纳斯,他绝望,又充满希望。

3

他想离开这里,需要回家,拿回能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明。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想要保护的妹妹,已经不再了。

没有身份证明,失去了最亲的妹妹,他所有的希望都没有了,绝望让赞恩拿起了匕首,他要去报仇,他要那个伤害他妹妹的人,付出相同的代价。

当沾满鲜血的手,被戴上手铐,另一种灵魂的拷问才刚刚开始。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一、没有养育能力,却一直生孩子,是家庭悲剧的起源。

生而不养?没有养育的能力,却一直生孩子,是这个家庭悲剧的起源。

男孩子去打零工补贴家用,女孩子被卖掉换一点小钱,是影片里赞恩父母的做法。生孩子不是为了养育,而是为了帮助父母生存。

何以为家?不是孩子越多,家越大。

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赞恩的父亲不让他去上学,小小的年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造成的。

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只能让孩子长期喝糖水续命。

家,是一个感情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如果父母连最基本的,孩子的生存和成长都保证不了,那生孩子就是不负责任

不配做父母,更不配生孩子。

二、养育孩子,需要陪伴和交流。

赞恩的父母,把小小的孩子用铁链拴在桌子腿上,大点的孩子自己去上街卖饮料。整部影片,跟孩子们的交流就是打骂。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忍受打骂,学会了“犯浑”,长大了一点儿,有了“犯浑”的资本时,就用暴力来对抗这个世界,然后在狱中度过后半生。

活成他们父母口中的,那个“垃圾一样的人”。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父母教育过程中犯的错,需要孩子用一生来承受。

何以为家?生而不教,猪狗不如。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影片里,同样生活在底层的黑人妈妈拉希尔,自己工作的时候,哪怕打扫厕所的时候,也将孩子带在身边。

她亲吻自己的孩子,满脸笑容的跟儿子对视,生活再贫穷,依然为儿子买来小小的生日蛋糕,给孩子送上最好的祝福。

她穷的连黑市上的假身份证明也买不起了,依然不放弃自己的孩子,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一定可以给孩子挣到上学的钱,一定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合法的身份。

在陪伴中成长的孩子尤纳斯,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笑容,看到他的开心,看到他对妈妈的依恋。

世界上的一切都可能是凶恶的,空虚的,唯有家人的陪伴才是美好的,快乐的,值得回忆的。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陪伴和交流就是母爱最好的证明。

三、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

赞恩的父母,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他们两个才是最倒霉的人”,而赞恩犯错,是因为他自己“犯浑”。

赞恩跟自己的父母说,妹妹要嫁给的那个男人是个坏人,父母不信,他们只相信到手的几只鸡。

为了能去上学,赞恩跟父母保证,放学之后还会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父母依然不信。

他们从来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而当法官问拉希尔,如何看待赞恩卖掉她的儿子时,拉希尔坚信,在她入狱的时间里,赞恩对她的儿子尽了最大的抚养责任,并不清楚他把孩子交给的,是一个人贩子。

她给了赞恩最真实的信任,而赞恩回报给她的,是在拉希尔入狱的时间里,对尤纳斯竭尽全力的照顾。

信任是相互的。你相信我,我一定拼尽全力,对的起你的信任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也是孩子前进的最大动力

著名的心里学家卡耐基,讲过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他的父亲把他介绍给他的继母时说:“这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卡耐基的继母立即接口说:“你错了,他不是全社区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有找到发泄热忱的地方的男孩。”

这句继母的肯定和信任,给了小小的卡耐基力量,给了他进步的信心。

何以为家:我要状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孩子最初的信任关系,源自于父母的认可

愿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被温柔以待,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拥有父母的信任和美好期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