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这是出自《诗经》中的一篇《小雅·采薇》,描写的是一种因为在外征战盼望回家的思乡哀愁,这其中的“薇”其实就是我们在野外常见的“野豌豆”。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关于薇是这么描述的:“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春天的野外,可以随处见到这种蔓生的开着淡紫色小豌豆花的植物,它的野生能力非常强,在公园草坪中稍不及时处理,待到它豆荚成熟时,第二年就会从草坪中冒出一大堆。它的豆荚就宛如这个季节我们菜场中见到的迷你版豌豆,也因此得名为“野豌豆”。别小看这种野豌豆,这种植物在古代灾荒的年头可是可以帮人挺过饥饿威胁的,因此,野碗豆属里有一个品种名称就叫“救荒野碗豆”。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相传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天下归周,伯夷、叔齐拒不服周,毅然登上首阳山隐居,采薇为食,不食周粟,三年后被周武王发现后激将“天下均已归周,山间薇菜也是周薇”,于是伯夷、叔齐听了,作《采薇歌》,饿死在了首阳山上。这个典故也是宋代爱国英雄文天祥诗句《南安军》“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的由来。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野碗豆,是豆科的一种草本植物,茎蔓生可达1米,其叶为偶数羽状复叶,长2-10厘米,叶轴顶端呈2-3分支的卷须。花期4-7月,花冠呈紫红色或红色,和豌豆花非常像但不豌豆花小,这种花型学术上称为蝶形花,五枚花瓣中,一枚最大的在外侧上方的叫旗瓣,中间两枚稍小的瓣,最下方中间部位有两枚龙骨状细长的叫龙骨瓣。果实成熟后外表呈黑色,一枚豆荚中长着4-8粒小豌豆。中国在各地均有分布。生长在海拔50-3000米荒山、田边草丛及林中。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野豌豆虽然其嫩叶可以食用,也常作为牧草,但需注意的是,其在花果期及种子是有毒性的,虽然加热后其茎叶部分毒性可降低一些。

王药师说本草-诗经中“采薇”的野碗豆


野碗豆是可以药用的。入药的是野豌豆属其中的救荒野豌豆,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晒干或鲜用。主要功效为补肾调经,祛痰止咳。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月经不调,咳嗽痰多;新鲜植物捣烂外敷可以治疔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