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盜墓賊又被稱為是土夫子,摸金校尉,我們應該也看過很多關於摸金校尉的電影吧,由於電影還有部分書籍的渲染,搞得盜墓賊好像是某種使命擔當一樣,實際上歷史上的盜墓賊要麼是為了財,要麼是為了有仇恨。當然中國歷史上的盜墓賊層出不出,能人輩出,今天我們就說說比較出名的幾個人吧。

伍子胥:誰也沒我毒
  說到伍子胥,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春秋末期吳國的軍事家,你說他是盜墓賊,打死我們也不會相信。但是《左傳》明明白白的記載著伍子胥挖墳掘墓的經過,他挖的誰的墓?答案是楚平王的墓。他為什麼要挖人家的墓呢,原來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費無忌陷害,父、兄均為楚平王所殺,伍子胥被迫出逃吳國,發誓要搞垮楚國,以報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孫武攻破楚國城池,成全吳王「春秋五霸」位後,伍子胥也尋得了報殺父兄之仇的機會。據說入楚後的伍子胥最想幹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當然也廢了不少周折,還真就找到了,伍子胥就把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為了解恨,打了三百鞭子,這得多恨周平王啊,他這一打不要緊,還真就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因為“鞭屍三百”這個成語流傳到現在。現在看,伍子胥挖人家的墓就是為了報私仇

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項羽:誰也沒我牛
  與伍子胥相比,項羽的盜墓顯得理由更充分更正義一些。伍子胥是為了報「家仇」而盜掘陵墓,是私心;三百年後,項羽為了「國恨」,掘開秦始皇陵,天下所願。秦始皇是甚麼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陵是甚麼陵?中國帝王陵寢中的「第一陵」,敢對這樣的帝王陵下手,只有項羽,厲害!
  對於項羽掘秦陵,班固的《漢書》稱,「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大師至其下矣。項籍焚其宮室營宇,往者鹹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羊,失火燒其藏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緊閉之禍,豈不哀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記載得更具體,「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作物不能竄,關東盜賊銷槨取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從那以後,歷史上再也沒有哪個人可以這麼明目張膽的燒這麼大規模的皇帝墓了,你說項羽牛不牛?

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劉去:誰也沒我變態
  盜墓有的是洩憤,有的是貪財,但中國歷史上有一盜墓者卻很變態,首先是為了好玩,他就是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劉去為西漢皇室,封地在河北、山西、山東相連區域,原為信都國,後稱廣川王。據說,劉去當年名聲很差,做事不靠譜,吃喝玩樂樣樣精。
  據晉人葛洪編著的《西京雜記》記載,在其封國內「國內冢藏,一皆發掘」,有點名氣的古墓幾乎沒有一座能逃過劉去的鐵鍬。劉去盜掘的對象主要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王族墓,魏襄公、晉靈公的陵墓都讓他掘開了。
  被劉去盜掘的有名古墓還有好多,如魏王之子且渠墓、晉幽王墓、欒書墓等一大批古墓。但盜墓多了,劉去也害怕。《太平廣記》記載,在掘開且渠墓時,劉去被嚇得半死,裡面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劉去趕忙讓手下人住手,退出,重新封好。史稱,劉去盜掘古墓的數量「不可勝數」,但具體有多少,又獲得多少寶物,現在已無從考證。

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曹操:誰也沒我專業
  盜墓,多是王者行為,這也說明一個問題,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設專職,設「盜掘辦公室」,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據說,在他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

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董卓:誰也沒我惡毒
  中國歷史上的厚葬之風到西漢時期達到了第一個高峰。歷史上,陵墓在100至200年內被盜的佔80%以上,據此,漢代以後必定形成一個盜墓高潮。史實證明,這推測是存在的。在中國歷史上三大盜墓高潮中的第一波,即出現在西漢末年至南北朝這一段時間。這一歷史時期,小朝小廷如玩遊戲般交替頻繁,因此世道很亂,饑民遍野,民間盜墓之風盛行,你盜我亦盜,大家一起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掘墓大盜曹操外,還有董卓、黃巢等人。不同的是,董卓沒有曹操那樣專業,但董卓手下能人多,規模亦很大,東西兩漢的帝王陵墓多被他盜掘了,與其為人一樣,「惡」名在外。
  西漢最有作為,也是中國眾多帝王中頗有作為的皇帝漢武帝劉徹的茂陵被掘開,董卓就是最大的罪人之一。東漢末年,為軍餉發愁的董卓盯上了茂陵,盜墓執行人就是他手下第一大將呂布。茂陵營建了54年,地宮巨大,為西漢皇陵中最大的一座。雖然之前已讓赤眉軍光顧,但呂布進去後。發現陪葬品仍是堆放滿地,呂布滿載而歸,把劉徹的棺槨翻得亂七八糟。

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黃巢:誰也沒我蠢
  黃巢雖粗通筆墨,但和曹操相比,由於沒有盜墓常識,加上他左右多為沒有多少文化的農民,他對盜墓不是太在行,不少墓掘而未開,故稱其為最蠢的盜墓者並不為過。
  黃巢軍隊前期「整眾而行,不剽財貨」,那他號稱四十萬大軍的糧餉從哪來?盜墓是其財路之一。黃巢成為中國盜墓史上的狂人,是因為其盜掘的對像都是重量級。一是效法項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學赤眉軍、董卓,掘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三是掘武則天與李治的合葬墓幹陵。對於黃巢盜掘的文字散見諸陵的盜掘記載中。在幹陵記載中,黃巢掘陵時動用40萬起義軍在梁山西側挖山不止,據說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後僅挖出了一條深40米的「黃巢溝」,此至今仍有跡可尋。由於農民軍中文化人少,加上幹陵的結構實在太堅固,兵士弄不清幹陵的內部結構,結果挖錯了方向,幹陵躲過了劫難,否則保存不到今天。

我們是一群盜墓賊,不是在盜墓就是在去盜墓的路上

溫韜:誰也沒我危害大
  連武則天在內,唐朝共有21位皇帝。其中9位皇帝的陵都在漢陵以北的北山山脈一帶,號「關中十八陵」。但其中17座都被盜掘了。而第一禍首就是唐末五代時期的節度使溫韜。溫韜也算是歷史上盜掘帝王陵最多的一個人,許多珍貴的文物都讓他給毀了,實乃危害最大的盜墓者。
  溫韜給中國帝王陵墓帶來的破壞是災難性的,許多珍貴的文物讓其給毀了,所以史學界、考古界都認定溫韜是中國歷史上危險最大的一個盜墓者,有千古之罪。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把《蘭亭序》等眾多珍貴的名家書畫真跡作為陪葬品,帶進了昭陵。搞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溫韜在把一批書畫作品帶出陵後,看上的卻不是價值連城的書畫作品,而是裝裱在外的華美綢緞,他讓手下將上面的綢緞全部撕下來,而把作品扔了。史學界推測,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從此不再出現,可能就是讓溫韜給撕毀了。
  劉豫:誰也沒有不義
  唐「十八陵」讓溫韜盜掘了,北宋「鞏義八陵」則讓叫劉豫的人盜掘破壞乾淨。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趙匡胤之父趙弘殷(追尊「宣祖」)的遷葬陵,號稱「七帝八陵」。相比漢、唐帝王陵冢巨葬豐,北宋帝王陵普遍簡單。劉豫本為北宋臣子,後降於北金政權。降順變節,本已不義,合夥盜掘陵墓,則更加不義。

  當了傀儡皇帝的劉豫學起了曹操,設了專門的盜墓機構,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有記載的官盜機構,分汴京、洛陽等幾路人馬,瘋狂盜墳掘陵。北宋的皇陵比較簡單,掘起來並不費多大勁。劉豫與粘罕的官兵先後盜掘,互相勾結,把趙匡胤生前認定的風水寶地毀得不成樣子,除了皇陵,後陵、妃墓、周圍的臣子墓都未能倖免。其間,陵區內到處都是盜墓的士兵,宋哲宗趙煦的屍骨被挖出後,亂拋在地,曝曬日下。當時被棄屍骨漫山遍野,風水寶地成了亂墳荒冢。
  楊鼙真珈:誰也沒我笨
  北宋皇陵被盜掘,南宋皇陵也未能倖免。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盜掘的,這也是中國帝王陵寢被盜掘事件最悲慘的一次。南宋皇陵實為「攢宮」。即為攢集梓宮,暫葬地。考慮以後遷回河南鞏義祖陵區內,所以棺槨葬得比較淺,盜掘起來很容易。盜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楊輦真珈的西域和尚。
  楊輦真珈沒有放過一座帝王陵,連后妃大臣墓都未能倖免,全部掘開,盜掠去了無數財寶。史書上記載被楊輦真珈盜走的寶物有,徽宗陵的「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鏽管」,高宗陵的「真珠戲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齒梳」、「香骨案」,理宗陵的「伏虎枕」、「穿雲琴」、「金獵晴」,度宗陵的「玉色藤絲盤」、「魚景瓊扇柄」,還有大量的黃金、白銀。

  在毀陵盜物之外,還有最令人髮指的事情。楊輦真珈將帝、後們的骨骸全部掘出,棄之荒野。理宗趙昀是大頭,楊輦真珈將他的頭顱從屍身上取下來帶回北方,鑲銀塗漆,製成盛酒的器具使用。又將帝后的屍骨收集於臨安皇宮中,上築高13丈的白塔壓之,名曰「鎮本」。
  陳奉:誰也沒我荒唐
   盜墓盜到了自己主子身上,打起了當朝皇帝祖宗陵墓的主意,看起來不可思議,但這樣的荒唐事在明朝萬曆年間偏偏就發生了。執行者是叫陳奉的宦官,與劉豫、楊輦真珈的盜墓含有政治成份不同,陳奉盜墓純粹是為了財寶,真的是利令智昏。顯陵位於今湖北省鍾祥市境內,是朱翊鈞自己的曾祖父、恭睿獻皇帝朱祜杭和曾祖母蔣氏的合葬墓。顯陵本為王陵,營建斷斷續續長達47年,規模宏大,陪葬不薄。陳奉借顯陵在棗陽礦山旁邊的便利,以開礦作掩護,進行盜掘。知縣王之翰探知陳奉用心不良,進言阻攔,結果反遭陳奉的誣陷,遭逮捕。老百姓對陳奉恨得咬牙切齒,要誅殺他,陳奉嚇得躲藏了起來。史稱,陳奉兩年之後離開湖廣時,搜刮來的金銀財寶貨物數以萬計,運載財寶的舟船首尾相連,長達數里,為確保萬無一失,陳奉增派了大量士兵護衛。從這裡可以知道,一個宦官敢盜掘當朝皇陵,當然這是得到了朱翊鈞的默許,為皇帝斂財的,不然陳奉的荒唐行為是不可能發生的。所以現在人稱,朱翊鈞的定陵被髮掘掉,也是一種報應,活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