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採收露地香椿芽,提高產量,增加效益,5個關鍵點不容忽視

就在今天,農民王某給我發了一張圖,是二茬香椿芽,比我預想的要提前10天左右。閒談期間瞭解到,他三年生的香椿樹,今年採收香椿芽提早了12天,產量還比鄰地高出21%。同樣一塊地,收入相差4倍多,還不包括這二茬收益。

提前採收露地香椿芽,提高產量,增加效益,5個關鍵點不容忽視


原來,他第一茬香椿芽整整比鄰地提早採摘12天,在山陽縣城賣出的價格是12元,而鄰地香椿芽在清明節後幾天才採摘,當時的價格是4元。同時,他的香椿芽胖嫩、顏色好、質量高、產量高,收入高得多不在話下。他的做法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選用當地特有的香椿品種

雖然市場上有紅香椿、紅油香椿和綠香椿,但是具體到某一個地方,喜歡的類型很不一樣,今年的香椿市場真正看清了這一點。在今年的西安市、商洛市、山陽縣,絕大多數顧客購買香椿芽,首選的就是深紅色的香椿芽,價格高一點也沒關係。這種香椿芽,在我們當地就有,當地人稱之為“血椿”。在這些植株上面採集香椿樹籽繁殖出來的香椿幼苗就是血椿樹苗。血椿芳香味濃郁,顏色好看,是中高檔消費群體的最愛。

2.選擇整齊一直的壯苗,進行快速整形

栽植第二年就可以採收3~7個香椿芽,。今年是第三年,平均每株香椿樹第一茬採摘了15個香椿芽。相關技巧我已經在4月3日寫了一篇文章,做了介紹,可以查看。

提前採收露地香椿芽,提高產量,增加效益,5個關鍵點不容忽視


3.早春施肥並覆蓋地膜,是提早收穫和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商洛山區栽培香椿樹的地點都是旱地,沒有水澆條件,所以種植密度和玉米差不多,基本上控制在3300~3500株,實行寬窄行種植,寬行距80~85釐米,窄行距30~35釐米,株距較密,並不影響植株生長和分枝打岔。

三年生香椿樹根系基本上已經佈滿整個行間,早春中耕鬆土的同時,在大行間開溝,溝深25~30釐米,每畝地施入尿素20公斤+鈣鎂磷肥20~25公斤+三元複合肥30公斤,上面覆蓋4000公斤土雜肥後壅土。然後在大行距覆蓋透明地膜,增加地溫。這個過程需要在2月中旬完成。

地膜覆蓋以後,土壤溫度很快提高到8℃以上,香椿幼芽就開始萌動了,在10~14℃開始抽生枝葉。因為地膜提高了土壤溫度2~6℃,提前採收香椿芽10~15天非常正常。

一般人栽植香椿樹疏於管理,根本就沒有對香椿樹施肥,春季產生的幼芽乾癟瘦弱,光澤差,就沒有賣相而且產量低。而血椿顏色好,又粗又壯,不到產量高,而且質量高。

4.實時採摘,是保證效益的關鍵

春季採收香椿幼芽,以12~18釐米質量最好,最長不要超過20釐米。所以採摘期把控非常有必要。為了提高產量,聰明的種植者,都會每天選擇15~18釐米的香椿芽採摘出售,第二天再巡迴採摘。

不同的植株生長勢有差異,所以採摘期不一致很正常,先採摘生長髮育健壯的植株的頂芽,再採摘第一主枝的頂芽,最後採摘側枝頂芽。生長勢弱的就保留下來培養主枝或者側枝,培養造型,為下一年豐產打下基礎。

三年生幼樹一般只採摘一茬,側芽萌發出來的香椿芽瘦弱,可以通過摘心處理繼續擴大樹冠,避免造成樹體生長不良。

提前採收露地香椿芽,提高產量,增加效益,5個關鍵點不容忽視


5.採後施肥澆水,恢復生長,是多次採收香椿芽的必要條件

採摘香椿芽,相當於打破了香椿樹的頂端優勢,必然會重新產生大量的潛伏芽萌發,就會損傷香椿樹的根系,迫使根系再次產生新的根系。所以,每次採摘香椿芽,就有必要追施一次三元複合肥。香椿樹在夏秋季節,也需要充足的水肥供應,在沒有灌溉條件的情況下,多次人工鋤劃,破除土壤板結,留住水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綜上所述,山區栽培香椿芽,也能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主要在於想辦法提早上市和促進頂芽粗壯,所以,也需要地膜覆蓋和充足的水肥供應。後期葉鏽病危害嚴重的話,可以連續噴施兩次三唑酮類殺菌劑就能有效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