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文/許小美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級了,每天起床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能不能不去上學。”

問她 為什麼不想去上學?

她說“我的拼音不會讀,字不認識,數學也算錯。我什麼都不會,老師也不喜歡我。”

原來,孩子是因為自己什麼都學不好而感到自卑和焦慮了。

朋友當時也沒有刻意的對孩子進行幼小銜接,想著到了一定的年紀,孩子自然就能適應小學的環境。

可短短几周孩子變得如此焦慮和自卑,這讓她感到非常崩潰。

幼小銜接,這意味著孩子從幼兒園正式升入小學,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屁孩轉變成一個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了。

幼小銜接是幼兒在學前階段為了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而進行的能力、心理、生理和習慣等方面的準備。

包括提前讓孩子儲備一些知識技能,比如(拼音、數學、唐詩等),也包括一些社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從幼兒園到小學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一旦幼小銜接不順利,很容易對孩子的心理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

就比如,朋友家孩子目前的狀況:

睡眠不足、食慾不振、精情緒低落、自信心不足、怕學、厭學等。

小溫馨最後一年大班生涯了,為了能讓她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所以我已經提前開始做幼小銜接的工作。主要是一些知識的銜接、習慣的培養還有心態上面的轉變。

在幼小銜接的工作中,我覺得父母也擔任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知道,進入小學後,孩子不再像幼兒園生活那樣主要以遊戲為主。

小學之後,孩子的活動習慣是基本是在課堂,以學習為主。

好在小溫馨一直有很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9點半睡覺。

我是覺得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合理的作息時間表,把一些學習的計劃和安排放在時間表上。當然,制定的過程也要多聽孩子的建議和想法。

俗話說: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試著放開包辦的手,教孩子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自己刷牙洗臉、穿脫衣服、吃早飯、大小便、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等。剛開始,孩子很有可能會往東往西,甚至無法適應新環境。

父母要多點耐心和鼓勵,讓孩子慢慢學會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個凡事能自理的人,他才能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他也都能很快適應。

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和獨立意識。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家長要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家長要善於細心地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並且制定詳細的計劃,幫助瞭解更多知識。

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東西更多。

孩子天生都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求知的慾望,對周邊的一點一滴都有可能會刨根問底。

想讓孩子學習好,首先先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只有帶著興趣去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小溫馨最近在學拼音和數學,一開始面對學習她是各種的不情願。主要還是不會,學起來有點困難。

孩子不會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

如果父母總是逼迫孩子去學習,孩子自然會有逆反心理。而如果父母多點耐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並且引導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那麼孩子對學習自然也會更積極,更有熱情。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家長要調整好孩子的心理變化

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最好的心理老師。

想讓孩子能夠很快適應新環境,那麼家長就得言傳身教,給予孩子正面的引導和鼓勵。

孩子都是需要鼓勵和認可的。

尤其是面對新的知識她表現拙劣的時候,家長不能諷刺和挖苦孩子。

這個時候的她,更需要父母給一點關心和肯定。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言語去傷害孩子,只會在不經意間摧毀孩子的自信,給孩子帶來沉重壓力。

情緒是能相互感染的。

在孩子心煩意亂,自信心不足的時候,父母只要說一句話就夠:“孩子,不用怕,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你面對任何困難。”

想讓孩子充滿陽光,家長首先要充滿陽光。因為,家長的心態決定孩子的心態。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小美說:

雖然對於小溫馨幼升小還有半年,但我不會給她太大壓力,只想循序漸進,一切慢慢讓她適應。

幼小銜接,需要從多個方面去入手準備。這不僅僅只是靠父母,還得靠學校,靠孩子自己。

所以,我們只有多瞭解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才能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

在幼兒園,孩子的任務主要是遊戲玩耍,而到了小學之後,就得要掌握拼音、算數和書寫等。

提前讓孩子多做一些準備,有一些功底,她也不會太盲目。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當一個人能夠養成了好的習慣,那麼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人做事,都能有令人滿意的成就。

好習慣不是天生的,這需要父母對孩子進行後天的引導。

我也相信,只要父母嚴於律己,做好示範,孩子也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最後就是心態的調整

經常聽到很多父母對老師說:“老師,我管不了我的孩子,你愛怎麼教就怎麼教吧。”

這種輕言放棄自己的父母,是非常失職的。教育本來就是一項持之以恆的工作,作為父母怎麼能半路放棄自己的孩子呢。

包括一些父母也習慣與人攀比,挫傷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你看看別人,人家每天都寫作業到半夜,怪不得每次都考得比你好。”

這樣“逼迫”孩子成長的父母,並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好,只會扼殺掉孩子的自信,變得越來越糟。

幼小銜接,大部分孩子面對壓力都會有迷茫和承受不住的表現。

這個時候,父母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多傾聽,少責罵; 多鼓勵,少抱怨。

相信只要家長能夠以身作則,與孩子以及學校一起努力,孩子也能順利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期,成為一名優秀合格的小學生。


因為幼小銜接沒做好,孩子每天哭著去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