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輟學家庭的背後:有什麼辦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入坑?

本文為教子無憂原創,首發於 SPC2008SPC

10萬輟學家庭的背後:有什麼辦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入坑?


10萬輟學家庭的背後:有什麼辦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入坑?


前陣子在微博上看到一則輟學孩子的新聞。

10萬輟學家庭的背後:有什麼辦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入坑?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的時候,背後都一陣涼。


在一面指責這幾個未成年人害人不淺,監護人失職的背後,我們卻也很少反思過自己對孩子的教育 ——


會不會有一天,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


“我孩子怎麼會殺人害人呢?”

“我孩子不可能做犯法的事情的!”

“我家孩子肯定不會輟學的呀!”


一個成績一直平平在中游的A同學,到了高三那一年,和爸媽提出不去上學了。


爸爸媽媽都覺得很突然,因為在此之前孩子似乎並沒有那種“不想上學“,”不要上學”的徵兆。


可A同學十分堅持,並且計劃好直接去社會上闖蕩,不去上學。


但是一個高中還沒畢業的孩子,能社會上找到什麼工作?


去餐廳打工,去ktv做前臺,去酒吧做調酒師……


爸媽每天都焦慮地等到孩子很晚才回家,不知道孩子每天在社會上結識了什麼樣的人,同時也為孩子的未來擔憂。


我們常常懷著僥倖心理看待的很多事情,但其實看似遙遠的事離我們很近。


10萬輟學家庭的背後:有什麼辦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入坑?


教子無憂在12年裡,接觸超過10萬個家庭教育厭學輟學案例,而嚴重棘手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12年10萬個案例這龐大的數字背後,意味著還有更多的家庭和孩子的家庭教養方式都出現了問題。


最後導致的結果,輕則輟學,重則犯法或輕生。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厭學輟學?


12年龐大的案例背後,我們總結了6個最普遍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學習問題,最後卻導致孩子輟學的原因。

家校溝通


這可能是幾乎所有家長都煩惱的事情。


一些家長甚至都不敢接班主任的電話,一來電話就知道孩子一定在學校裡犯事了,又要“捱罵”了;


一些家長看不慣學校老師常常電話“投訴”孩子的行為,覺得自己能解決的事情早就解決了,身為老師自己沒有能力,還來向家長抱怨是沒有用的。


學習動力


現在超過80%的孩子,都不是自己真的熱愛學習才學習的,都是因為“應該”要學才學習。

好像是為了父母在學習,為了老師在學習,為了學校在學習,但都不是為了自己在學習。

倘若並不真正熱愛學習,又談何學習動力呢?


10萬輟學家庭的背後:有什麼辦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入坑?


學習習慣


很大一部分最後學不下去,對學習喪失信心,甚至對自己喪失信心的孩子,是因為屢次失敗,屢次屢差的成績。


或是,覺得作業太難,做不完,壓力大,處在一種“怎麼學都學不好”的狀態。

這種“不知道該怎麼學”的根源,是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容易手機上癮,遊戲上癮,逃避校園生活的壓力,最後輟學。


情緒管理


一回到家,就開始找爸爸媽媽要手機,要平板。


玩到最後,作業做不完,人又困想睡覺。


特別是小學生最容易在這種情緒上的衝突下發脾氣,開始又打又罵,扔東西,覺得全身不舒服。


扔完了,打完了,罵完了之後呢?


作業還是沒有做完,人還是很困,矛盾的情緒依舊在那裡。


這樣的情緒管理問題還會導致以下問題。

親子關係

要不就是每天和父母吵架,說什麼都對著幹,要不就是悶不吭聲,說什麼都對照著做。


後者看似是大家眼裡的乖孩子,但其實也是一種“無聲”的反抗。

最後爆發起來,就是家長們常常納悶的“毫無徵兆,怎麼就輟學了”,“以前好好的,怎麼突然就這樣了”。


而長期錯誤的親子溝通方式,就彷彿一顆定時炸彈,隨時爆炸。


同伴關係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也是需要朋友的。

但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在同伴關係的處理上就像一張白紙,不知正確的處理方式。


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往往容易誤入歧途。


交不合適的朋友,和朋友吵架影響學習狀態,嚴重的演變成校園凌霸,又或者前段時間令人髮指的大連殺人男孩事件。


文:Joyce

排版:susi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