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寫了什麼?

金滿說歷史啦


這是明代名人唐寅的詩作,近幾年這首詩被炒作的非常厲害。它寫了什麼,可從兩個層面來看。

1.從詩歌文字上看,我住在一個叫桃花塢地方的桃花庵,我在那裡種桃種田,生活安逸得很,自足得很,人們還叫我為“桃花仙”呢。我種桃種田之餘,就呼朋喚友在桃花樹下喝酒,一喝就喝個大醉。這種生活就是好,比王孫公子的生活還好,自由自在無牽無掛。

2.透過文字看它裡面,寫的全與上面的意思相反,帶有強烈的反諷色彩。如果真把詩歌文字層面的意思當成詩人唐寅的本意,就大錯特錯,我們把文字層面的意思全反過來理解就對了。唐寅風流倜儻文釆過人自命不凡,豈是肯安居一隅不問世事之人?可惜他命途多舛,科舉不暢,比之宋代“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柳永更加不堪。至少柳永中科舉作官了。唐寅卻是屢試不中,如此高傲矜持之人如何受得了。那麼大的名氣不中舉,而那些沒名氣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收到捷報,你讓唐寅情何以堪。唐寅家中本豪富,可唐寅總以科舉是盤中菜可以手到擒來,作官後還怕沒錢?所以他流連花叢結交損友一擲千金,很快豪富變窮鬼。科舉中不了,官也做不了,家也沒了。幸好還有好心之人可憐他,讓他在桃花庵住下,要不風流落魄的唐大才子就要淪落為街頭流浪的唐大乞丐了。心懷不滿懷才不遇的唐大才子怎麼會甘心屈居於此,又怎會對屢試不中不耿耿於懷?想學陶淵明?依唐寅的性子,想都不用想。

所以,《桃花庵歌》寫了唐寅看似寄情山水的平淡恬靜生活,實則寫了唐寅不甘平靜的騷動之心,它徹頭徹尾的是一首才子懷才不遇而憤世嫉俗的詩作。


取金記


《桃花庵歌》寫的就是唐寅的心聲!讀懂了這首《桃花庵歌》,也就讀懂了唐伯虎真正的人生。諸多以唐寅唐伯虎為原型的文藝作品中,總喜歡錶現他的才華橫溢和風流倜儻,故事的結局總是圓滿和諧。但歷史上真實的唐寅唐伯虎,卻是生活在落魄、痛苦、無奈甚至絕望之中。《桃花庵歌》這首詩寫於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這一年,上距唐寅科場遭誣僅六年。唐寅曾中過解元,後來受到科場舞弊案牽連,功名被革,在長期的生活磨鍊中,看穿了功名富貴的虛幻,認為以犧牲自由為代價換取的功名富貴不能長久,遂絕意仕進,賣畫度日,過著以花為朋、以酒為友的閒適生活。詩人作此詩即為表達其樂於歸隱、淡泊功名的生活態度。 所以,詩人在《桃花庵歌》中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間”與“鞠躬車馬前”分別代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貴與貧賤的各有所失,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




劍馬書生


《桃花庵歌》是明代文學家唐寅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此詩中詩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間”與“鞠躬車馬前”分別代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貴與貧賤的各有所失,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卻蘊涵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