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期間,清朝陸軍的武器裝備如何?跟日軍相比有優勢嗎?

歷史宴


這個問題的答案估計會讓很多人覺得意外,那就是甲午戰爭時清朝陸軍的裝備和日軍相比總體上處於劣勢。

確實在早先的一些研究裡認為清軍裝備了新式的後膛連發步槍和克虜伯大炮,其裝備比日本裝備的國產村田單發步槍和青銅炮要先進的多,因此清軍的裝備要優於日軍。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裝備的數量。

在洋務運動開始以後,清政府和地方督撫都大量購買了西方的洋槍洋炮,還設廠仿造,因此清軍的武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因為清政府上下保守勢力很強,加上財政緊張,並非所有的清軍武器都得到了更換。即使是那些辦理洋務的官員,也大多隻是以此撈點政治資本,並不真的瞭解洋務,所以買到的落後武器也不少。

因此到了甲午戰爭的時候,清軍既裝備有最新式的後膛連發步槍和克虜伯大炮,也有已經被列強甚至是日本淘汰的前膛槍、前膛炮,裝備差點的部隊還會有火繩槍和土炮,裝備最差的部隊甚至還在使用冷兵器。

比如說日軍在平壤之戰共繳獲了各類連發步槍550支,單發步槍409支,火繩槍201支,這新式的連發步槍不到一半。而平壤之戰參戰的清軍是整個甲午戰爭中裝備最好的幾支部隊。

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日本繳獲的各類後膛槍總數為10344支,前膛槍、火繩槍、抬槍等舊式火槍7193支,各類冷兵器則達到了11764件,這後膛槍的裝備率甚至不如冷兵器。而日軍雖然是以單發後膛槍為主,但是沒有舊式火槍和冷兵器,所以在輕兵器上實際上處於優勢。

步槍如此,火炮也差不多。清軍裝備的火炮中,有相當部分是小口徑山炮和舊式土炮,新式的克虜伯大炮是少數。而日軍的師屬火炮全部是仿造克虜伯的75毫米國產青銅炮,所以在炮兵上也是日軍佔據優勢。

同樣以平壤之戰為例,清軍共裝備了16門克虜伯75毫米火炮、13門37毫米山炮、6門加特林炮,這75毫米火炮不到半數。而此戰日軍共出動了58門75毫米山野炮,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

也有一些人把清軍炮臺上的重炮計算在內,認為清軍的火炮還是有一定優勢的。但是炮臺的火炮不能機動,在野戰中發揮的作用有限。因此在甲午戰爭,清軍在火炮中處於劣勢。

雖然說清軍甲午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不是武器比日軍差,但是無疑武器的落後,對於戰爭結果還是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不沉的經遠


據日方統計資料,在甲午陸戰中,日軍人均之消耗了8發子彈就擊潰了清軍。可資對比的是:甲午戰爭錢,清軍又大炮和機關炮1733門,日軍有大炮294門,清軍裝備洋槍23萬支,舊式鳥槍等4萬支,12萬參戰部隊有85%裝備了槍支;參戰日軍的槍械裝備率則達到了100%!

總體而言,中日陸軍裝備差距不大。若單純就武器而言,清軍還略佔優勢。如藤村道生所說:“北洋陸軍裝備毛瑟槍和克虜伯炮,...............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槍和青銅山炮的日均優越。”

雙方之間的武器差距在於整齊劃一。清軍陸軍的武器裝備主要依靠國外進口,其數量相當龐大。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在1894年奏報,買快槍9250支、火炮30尊、子彈700萬顆、炮彈1.44萬顆;兩江總督劉坤一到1894年,已購槍支1.5萬支,子彈280萬顆。而直隸總督李鴻章上奏,已向各國訂購快槍2.8萬餘支、快炮56尊,以及合計1500多萬顆炮彈、子彈,此外各地也都自行採購了大批槍炮。

這些槍炮大都被清軍及時裝備。如甲午戰爭中,各地督撫從德國所購的1萬餘支毛瑟槍,1萬餘支馬蒂梯尼槍裝備各軍。

但由於朝廷沒有統一規劃,地方所買槍支、火炮、來自美、德、英等國不同型號。僅淮軍就裝備了美國的亨利馬梯尼後門槍、德國的毛瑟槍、三十響快槍等好幾種,而其他清軍中還有哈乞開斯、土得槍,以及國內土產的抬槍、鳥槍、火繩槍等。僅來復槍在清軍之中就有14種之多。

日本在發展軍事工業之初,也遇到過相同的問題,但隨著日本意識到其中存在的弊端以及軍事工業的發展,很快就自主發明了明治十三年式、十八年式步槍和野炮、山炮等,並批量生產、裝備全軍,實現了日軍在部隊訓練、彈藥補給以及製造調配等諸多方面的統一。

但甲午之戰時日本陸軍近代化改革首次出海作戰,在衛生預防等方面的缺陷也不少,使其最終能夠以壓倒性優勢擊潰清朝陸軍,關鍵因素並不在武器的統一化,而在於其部隊的作戰理念與訓練模式均已實現近代化。

簡言之,首先清軍將領對近代戰爭毫無概念,清軍部隊大多不知如何部署步兵和炮兵,往往將炮兵陣地安排在“第一線步兵陣地內或其間隙”,使火炮成為顯著目標,在戰鬥的初期階段,屢次被日本炮兵破壞。

而參加甲午戰爭的18位日軍旅團級以上軍官中,有一半曾到歐洲留學或考察,深知如何利用火炮給以清軍致命打擊。

其次,清軍士兵普遍訓練不足,大多時間只要求“演奏各樣陣法,步伐既甚整齊,釋放連環槍炮,聲響亦均連貫”即可,而且戰爭爆發後臨時招募的新兵更是沒有訓練,只是學習“一齊將矛起向前一衝,口中就喊一聲‘殺’。”

反觀日軍,不僅步兵訓練有素,且已有了獨立的工兵與輜重兵。而清軍尚不知後者為何物,從國外購置的武器雖然先進,但在清軍手中缺額難以發揮應有效力。如清軍進攻時,“沒有整然的秩序”,“經常用的隊形是在散開的一隊中揮舞大旗開火,開火為隨意射擊”。

清軍射擊的子彈“多從(日軍)頭上通過,達到很遠的距離。他們不考慮利用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臥射,一律站著射擊”,而且在開炮前,清軍士兵先要搖動大旗,恰好成為日軍射擊的靶子。

此外,清軍也不懂得如何保養武器。劉坤一駐紮山海關時,發現“自天津運往山海關機器炮四十尊,有彈十萬枚,由火車運送到關,堆積沙土中,閱數十日,無人收管。經德國某教習前往查看,謂子藥全行潮溼,不堪運用。”

緣此,平壤戰役中,清軍在與日軍人數基本持平,而彈藥補給遠勝日軍的情況下,自損2000餘人,僅擊斃日軍180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簡言之,甲午中日陸戰,乃是近代化之日本與中世紀之清軍間的對壘,其勝負不問可知。


折緣


甲午戰爭我們輸了,到底輸在哪?如今依然是眾說紛壇!今天我們就從武器裝備這個問題上,來說說清軍和日軍在海軍和陸軍兩個方面,到底誰更好一些?

雙方海軍對比:

雖說清王朝的北洋水師,當時有著“亞洲第一艦隊”的稱號。但由於清王朝以翁同龢為代表的清流們,多年如一日削減北洋水師的軍費,到了甲午戰爭前夜,北洋水師其實已完全被日本甩開。

就以黃海海戰上雙方的實力對比來說,日本聯合艦隊的總噸位,比北洋水師高出近八千噸,航速高出一倍多。這就意味著,北洋水師就算是面對面跟人家撞,所以當鄧世昌追著人家吉野號撞時,還是撞不到人家。

鄧世昌試圖去撞沉的日本吉野艦,不過海戰結束後其軍艦上尚剩餘120毫米和150毫米炮彈1251發,各種機關炮彈6095發,彈藥仍舊極其充足。問題是出在了使用彈藥方面,對於這一細節影視劇多有描述:

致遠艦上的水兵將彈頭拔下,從炮彈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這一情節,至今讓每個中華兒女必然無比憤慨,沒想到清廷的腐朽竟至於此。其實這裡有點要更正,這種實際上就是實心彈,它雖然不會爆炸、威力小,但卻是北洋海軍最常用的炮彈。

當時中國的近代軍工已經起步,對中、大口徑火炮所需的炮彈,只能製造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實心彈,而開花彈則緊缺,必須要依賴進口。北洋海軍極為稀缺的開花彈,無論是外購還是自造,彈內填充的都是黑火藥。

據北洋海軍總教習、德國人漢納根在甲午海戰後報告,北洋旗艦定遠艦在戰前只補充了55顆國產普通開花彈,平均一門炮頂多分得十幾枚。在甲午海戰中,僅一個半小時這類開花炮彈就打光了。

因此在剩餘的3個多小時裡,旗艦定遠艦的305毫米巨炮只能發射根本不會爆炸的實心彈。而日本海軍用的所有炮彈,均是開花彈。所以,當時雙方無論是在軍艦戰鬥性能還是彈藥方面,清軍是劣勢的一方,但愛國熱情清軍絕不輸日軍,“撞沉吉野”成為那個時代愛國熱情的迸發!

雙方陸軍對比:

甲午戰爭不僅僅海戰,陸戰也是不可忽視的戰場。甲午戰爭時的中國陸軍,之前也打過十餘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剿過捻軍,平過西北、雲南回亂,將領也都是作戰經驗豐富的職業軍人。

清朝陸軍使用的是從德國進口的先進步槍,日軍使用的是日本國產的老式步槍。許多日軍在繳獲清軍的“先進武器”之後,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日軍竟然還不會使用清軍的這些新式步槍!

而清朝加上舊軍隊八旗,綠營還有淮軍等算下來,全國總兵力為60多萬左右,其中淮湘楚甘這些曾經與太平軍打過,具備相當戰鬥力的軍隊總數也有10多萬左右。

甲午戰爭時,日本常備軍有七個師團,士兵人數20萬,甲午戰爭時達到24萬,其中17萬參加了戰爭,日本同時還僱傭了不算入軍隊的15萬人參與了後勤保障。

但簡單的兵力對比沒有意義,戰鬥力才是根本!日本打這仗是天皇帶頭,民眾一心,朝野上下都給了這仗很大的支持,反觀大清,清流黨無論是在戰前還是戰時都一再攻訐李鴻章,攻擊淮軍,攻擊北洋水師,把這場仗視為扳倒李鴻章的契機。

李鴻章也因為怕軍隊覆沒,失去了在朝廷上的地位和發言權,所以指揮混亂,極力避戰。晚晴的各級軍官,主要依靠的是鎮壓農民起義的軍功步步高昇的。這批軍官,鎮壓農民起義打打雜牌軍還湊合著,但和久經訓練的日軍比較,立刻原形畢露了。陸軍武器裝備並不比日軍差,但主要是人出問題了!

甲午戰爭失敗,暴露出清朝軍隊質量迅速下滑的情況,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武器裝備問題,而是腐敗制度使然,晚清重文輕武的政策,太平天國運動讓清朝岌岌可危,出了風頭的湘軍等實力派馬上被朝廷要求解散,可見清朝不允許戰力強悍的新軍存在,而自己的嫡系八旗已經沒落,愈發演進成用文防武,說是滿朝文武,實則已經全成文官,甲午戰爭最後輸給日軍也無話可說,其實是輸給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