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演員,卻因此受限,一生只演過兩種角色

這幾天日蘇蘇正在網上衝浪,突然看見小兵張嘎的扮演者在社交平臺上發了他的老婆和孩子,不禁感嘆,歲月是真的不饒人啊!當年那個白洋淀裡的嘎子哥居然已經是個有妻有子的大人了。

《小兵張嘎》這部劇可以算是當年的爆款劇了,裡面出了好多小童星,比如男一號謝孟偉,還有英子的扮演者“莫小貝”王莎莎,以及樂樂的扮演者“劉星”張一山。

除了這些正面角色,還有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那就是齋藤君,矢野浩二。

他是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演員,卻因此受限,一生只演過兩種角色


如果說嘎子是這部劇的男一號,那由矢野浩二扮演的齋藤君就是不折不扣的反一號。

矢野浩二演的齋藤君簡直就是國內抗日劇中日本軍官裡的一股清流。劇中的齋藤君不再是臉譜化的“蠢傻壞”,而是一個智商在線,還有一定軍事素養和情感溫度的日本軍官。
小時候看電視劇《小兵張嘎》的時候,蘇蘇就覺得:“這人演的真好,真像日本人”。一翻演員表,嘿!還真是!

矢野浩二早年間在日本發展平平,但是他發現在中國演日本人是個不錯的商機,於是他決定背水一戰來中國發展。其實這樣做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他一旦要是在中國發展的不好,回國後就會被自己國家的人民當成叛徒,要是在中國混的好了,更是會被自己國家的人民當成叛徒,沒準兒還要給他扣上一個“賣國求榮”的帽子。

可是他管不了那麼多了,他覺得人生必須要為自己拼一回。來到中國後,他並沒有演那些蠢笨猥瑣的日本人角色,而是去演那些在中日兩國之間來回周旋的中間角色,不僅智商在線,而且還都喜歡讀書,對中國文化多少還有一點了解,軍事作戰水平方面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

他是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演員,卻因此受限,一生只演過兩種角色


可以說,矢野浩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抗日神劇”裡日本人“蠢傻笨”的形象,他們不再只是那些只會說著彆嘴的“八嘎呀路”和“嗨”的單純大壞蛋,而是文氣儒雅甚至還會拿起書本跟你講道理的日本軍官。

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也漸漸厭煩了“抗日神劇”裡那些類似於“手撕鬼子”“彈弓打飛機”這樣不尊重史實和客觀現實的惡搞橋段。

矢野浩二的出現,正好挽救了這一尷尬的局面,再加上他在綜藝節目《天天向上》中的可愛表現,這些都大大改變了中國觀眾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矢野浩二因此吸粉無數,名氣大漲。

他是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演員,卻因此受限,一生只演過兩種角色


雖然日本人一開始心中很是鄙視矢野浩二在中國的“撈金”行為。

但他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卻是很高的,畢竟他是為數不多的,在中國演抗戰片裡的日本人的真·日本人。這句話可能有點拗口,蘇蘇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哈:

在他之前幾乎所有抗戰劇裡的日本人都是由中國本土演員來演的,演技的好壞與否放在一邊暫且不說,一個日本人在和中國人說話的時候講漢語也就算了,日本人在和日本人交流的時候居然也說漢語!這也太讓人出戏了吧。

矢野浩二這個“中國通”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就說說日語嗎?我會!講漢語?我也會一點點哦!他的特殊身份反而成了中日間文化交流的橋樑。

他是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演員,卻因此受限,一生只演過兩種角色


當矢野浩二回到自己的國家日本時,發現電視劇行業裡也很是需要一個瞭解中國的日本人來演中國人,你說這不就巧了嗎?那這種角色自然是非他莫屬啊!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日本媒體也逐漸地改變了對矢野浩二的看法,不再稱他為“賣國賊”,反而把他當成“中日文化交流大使”來看待。

因為他在中國並沒有演那些很賤很壞的日本軍官,所以日本人覺得矢野浩二改變了中國人對日本人的固有看法,很是了不起。

當然,無論怎麼樣,日本人曾經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是鐵一般的事實,不可能因為一個兩個像矢野浩二這樣的日本演員而發生改變。歷史帶給我們的慘痛教訓我們應該時刻銘記。

不過呢,從經濟層面和國家的長久利益來看,合作共贏才應當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旋律。

我們痛恨的是在那個戰爭時代裡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也必須時時刻刻地銘記這種奇恥大辱。

但矢野浩二這樣的現代日本人浩二,並不是我們的仇人。

他是備受中國人喜愛的日本演員,卻因此受限,一生只演過兩種角色


現在的矢野浩二憑藉自己的勇氣和耐心一步步改變了中國和日本對他的看法,使得他的演藝事業開始走了上坡路,而且還娶了一箇中國媳婦,妻子生下的寶貝女兒還入了中國國籍。

涅槃重生後的矢野浩二也讓我們重新開始思考,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其實還有很多中間地帶能夠給我們提供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矢野浩二的成功在於他敢於正視歷史,這也是他最具有價值的地方。

而那些不知歷史真相的日本民眾之所以會覺得他是一個叛徒,是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過有關於那段歷史的普及。

最近聽說浩二在嘗試轉型,引用一句朱時茂先生的臺詞:
“你說你這條件多棒,啊,你讓大家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