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破產——這是常識

我很早就想寫關於保險公司破產這一話題,因此也做了很多功課,買書翻看,網上搜索,各種比較。

我也能從“情”、“理”、“法”來闡述,從微觀到宏觀,從“胸懷祖國到放眼世界”。

但是我覺得即便寫了,也是“白費蠟”,在網上有好事者對保險公司破產這個觀點寫的非常詳盡,不過被湮沒在浩瀚的“不破產”口水中,沒人會信。

更多人會拿出各種證據:這個世界的天,整個宇宙,就是井口那麼大個圈。而且從井的高度、寬度、圓周率各種科學數據證明:我們保險公司掌握了宇宙真理,永不破產,永遠照耀。

不管是代理人群,還是經紀人群,我都會敗下陣來,我灰溜溜的就像孔乙己或者阿Q,聽到身後發出快樂的嘲笑並漲紅了臉:.....破產的事,你們......遲早是要看到的.......

眾人更是一片鬨笑。

《保險法》到目前為止,出了三個版本,對保險公司破產的規定從無到有,可以仔細對比——保險公司破產,是有法律保障的。

不過這不重要,國內學者都認為:因為內地保險業發展還不夠成熟,沒有破產經驗,所以法律規定的實操性還很含糊。

所以要看的第二本書是《中國保險史》,從歷史的時間線上瞭解保險在祖國的起源、發展,從我大清國,到民國,到抗戰,到解放戰爭,到建國,到為什麼取締了所有保險公司,到為何又要開啟保險行業。

保險公司破產,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兒。

保險破產根本不是什麼可怕的事,真正可怕的是——保險公司被取締、保險行業被消失。這種違反經濟規律、違背社會發展的行為,會導致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大動盪。

接下來,可以看現代保險的起源地《英國保險史》,保險的昌盛之地《美國保險業監管》,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日本壽險業研究》,跟我們息息相關的《香港的保險業》。

這些書還不用看完或者仔細學習、研究就能得到一個答案:

保險公司破產,不是常事,但絕對是個常識。

這是經濟的規律、社會發展的必然;適當的保險公司破產,有利於保險業的健康發展,有利於相關法制的建設和完善,有利於人民群眾的更好選擇,有利於社會的更和諧。

就不舉例資本主義保險業的破產史了,有人說我們社會主義保險公司絕對不會破產——這個,我不敢不信,行麼。

國內學者孫麗娟教授寫了一本書《保險公司破產與危機預測問題研究》,算是給“破產和不破產”一個回答。

看一個問題或者事件,我認為從歷史的時間線,加上不同地域空間所發生的故事——通過這種縱橫交叉比較,得出一個常識的答案並不難。

難的是,始終在計算井的寬度、高度得出天的面積。

中國的保險業既古老、又年輕;朝氣蓬勃、活力無限;但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保險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無論是管理,還是產品開發,還是行業發展,還是群眾的保險意識。

比如和日本保險業的差距。

有人就臉紅脖子粗的指著戳:你找出來!哪裡差了?!差哪裡了?!

我喪家犬一般夾著尾巴灰溜溜的退群了。

尼瑪,我敢說小兔崽子小日本兒二戰就有航母了麼。

所以,我覺得與其爭論破產的理論,不如掌握學習的方法;方法,才能讓人獲得一技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