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土拍,一箭三雕

瀋陽土拍,一箭三雕

近日,瀋陽土拍可以說是有些火熱,一方面是參與土地拍賣的房企基本上都是百強企業,另一方面則是土地的開發模式。而此次瀋陽的土地拍賣,對於地方來講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一方面是從地價方面進行了限制,結合市場周邊的房價,起到了穩定房價效果,另一方面是拍賣出了土地,解決了短期的財政問題,而最重要的是地塊的特殊開發模式,為市場上提供了大量了人才租賃住房。無論是購房者還是人才亦或者是地方都獲利其中。

我們先來看一下土地信息。凌雲街-1地塊位於大東區黎明版塊內,東至聯盛南巷西側道路紅線,西至新東三街東側道路紅線,南至22米規劃路北側道路紅線,北至和睦路南側道路紅線。地塊土地面積約16萬方,為二類居住用地,地塊容積率不大於1.8大於1,綠地率不小於35%,商業比例不大於10%,地塊起拍價格6500元/建築平方米,最高限價8700元/建築平方米,地塊採取“限地價、競地塊範圍內產權無償移交政府租賃住房”模式。共有10家房企報名,分別為 中海、華潤、萬科、保利、金地、龍湖、新希望,華髮、招商、郡源。


瀋陽土拍,一箭三雕

從地塊性質來看,限價模式抑制了房價上漲的可能性,相比其他城市過萬的樓面價來講,這樣的價格其實並不算抬高。當然,也有人會說地塊的位置問題,這樣我們就要看樓面價和周邊市場價的問題,根據瀋陽業內人士透露,該區域正常房價在12000元左右,即使是沒有產權無償移交的模式地塊,那麼這個價格對於房企來講,依然很難盈利。畢竟樓面價都已經高達8700元。而且經過專業人士計算,除去交於地方的面積,正常樓面價在11500元左右,幾乎是賠本賺吆喝的狀態,而且這還不算其他配套條件要求。

另外,無償移交地方的住房,要求品質和其他商品房同等,這也就是說,未來有一批低價的人才住房進入市場,至於這些住房如何分配雖然還不得而知,但是從樓市供給角度,仍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從土拍層面來看,最“受傷”的應該是房企了。畢竟無論是開發,還是銷售亦或者是從價格角度,短期內房價都不會有太大起伏。當然,對於房企來講從來都不是一個項目的得失,而是整個城市的佔位思考,也許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不一定呢。不過對於購房者來講,確實是一個利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