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農民住房有保障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貢羊”養殖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蘑菇產業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教育脫貧,讓農村孩子強起來。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扶貧車間成為群眾增收新亮點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縣婦聯開展農民刺繡培訓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產業幫扶,種植業蓬勃發展。

“東鄉手抓”,這道馳名天下的美食,出自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東鄉縣)。近年來,東鄉縣在國家政策扶貧的大力支持下,“東鄉手抓”“東鄉貢羊”“東鄉土豆”“東鄉黑木耳”等地域品牌脫穎而出,成為當地老百姓的致富產業。

東鄉族自治縣是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總人口31.47萬人,其中東鄉族佔87.9%。目前,東鄉縣進入整縣摘帽決勝時期,全縣各民族之間緊密團結,凝聚了“敢死拼命、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東鄉精神,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破浪前行,確保全面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王雲祥

衝刺清零 起底核查補短板

東鄉縣五家鄉奴土坪村,這是坐落在山樑上的村莊。村上氣候乾旱,海拔約2300米。村民主要通過牛羊養殖,種植玉米、土豆和通過務工增加收入。

5月18日這天上午,東鄉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馬佔福一行,來到奴土坪村進行脫貧攻堅問題核查。

“這次主要來核查脫貧攻堅清零工作,要按照每戶情況進行逐步核查,並且將核查出來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落實。”馬佔福說,奴土坪已經實現了整村脫貧,從核查工作來看,存在的問題並不多。

晚上謀劃抓調度,白天入戶抓落實。面對脫貧摘帽的嚴峻形勢,東鄉縣領導幹部艱辛努力,縣上主要領導靠前一線調度指揮,引領全縣各級幹部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全身心投入到脫貧主戰場,推動全縣脫貧攻堅任務落地生根。

為了夯實工作責任,東鄉縣推行“村長、社長、聯戶長”的三長責任制模式,抽調2300名州縣機關幹部到扶貧一線工作,實現了3500名州縣鄉幹部包抓全縣215個行政村、1760個社和5.4萬農戶,解決了農村脫貧一線力量不足的問題,推動扶貧工作高效落實。

記者瞭解到,全縣以“3+1+1”清零行動為主戰場,選拔了一批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好乾部,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獎懲機制,激發了各級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

“既不降低標準,又不弔高胃口。”東鄉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底線任務,科學謀劃統籌,以繡花的功夫,整合全省各級幫扶力量,緊盯春臺、龍泉2個省級深度貧困鄉鎮和133個深度貧困村,全方位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力度,全縣近80%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向深度貧困村。

一週一調度、一週一分析。東鄉縣聚焦脫貧短板問題,每週召開一次調度會議,以視頻形式延伸到24個鄉鎮,選擇2-4個預脫貧村,研判診斷實際問題,動態運轉“一戶一策”,並以此為提升幫扶成效的重要抓手,精準落實各項扶持政策。

今年以來,全縣深入推進脫貧摘帽查漏補缺鞏固提升工作,對全縣所有農戶“兩不愁三保障”情況進行全覆蓋摸底排查,逐項建立問題清單,逐戶補標提標,逐一銷號清零。

在積極推進健康扶貧各項政策之時,全縣開展組團式結對幫扶,省人民醫院在東鄉縣醫院設立分院、臨夏州中醫院在沿嶺鄉衛生院設立分院,完成所有貧困人口簽約服務,提升了診療水平。全縣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全部達標,群眾“看病遠、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為了解決“上學遠”“上學難”“女童失輟學率高”和“鞏固勸返難度大”等難點問題,東鄉縣深入推進“教育立縣”戰略,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東鄉縣教育教學提質發展的意見》,創新提出“騰籠換鳥”辦學思路,啟動實施東鄉女童“希望工程”,全面打響控輟保學大會戰,義務教育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2019年投資1.99億元新建改擴建學校52所、幼兒園3所,碧桂園援建的國強職業技術學院項目今年8月投入使用。全縣1299名東鄉籍初高中學生(女童518名)分別在州、市和永靖縣中學就讀,沒有幼兒園的13個村校全部開設學前班,強化控輟保學措施,全力勸返失輟學生,臨夏市職教中心、縣職校和縣委黨校職普結合強化班就讀的452名年齡較大的失輟學生順利結業,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2%。

東鄉縣通過統籌整合各類資金、制定出臺獎補政策、實行差異化補助、建立“一日一通報”等措施,全面加快危房“清零”任務,對因災新增危房及時納入改造範圍,確保危房“應改盡改、應拆盡拆”,2019年省上下達的1132戶危房改造任務全部竣工入住。並且按照政府補助和群眾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創新實施“住房保險”,全覆蓋對所有群眾購買救助保險,最大限度降低災害風險。“十三五”期間全縣5255戶28023人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建成入住,2019年拆除舊宅2193戶,拆舊復墾率為41.7%。

在飲水安全方面,全縣統籌整合資金3.667億元,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人飲管道入戶改造工程等飲水清零項目,並通過修建集中供水點和水窖儲蓄等方式,解決了偏遠25戶以下412個自然村3250戶群眾吃水問題。

據馬佔福介紹,全縣集中開展兜底保障清零篩查工作以來,全面加強對城鄉低保、殘疾人補貼、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對象動態管理,做到應納盡納、應退盡退。2019年底全縣共納入農村低保戶11703戶50352人,貧困人口政策兜底保障5688戶17414人,逐村逐戶逐人全覆蓋開展戶籍清理,有效解決了戶籍數據不精準、不一致的問題,為精準落實各項政策奠定了基礎。

優化結構 項目帶動強實力

臨夏州廈臨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臨夏回族自治州扶貧開發辦公室(掛職)副主任,他在2017年來到東鄉縣時,當時這裡的路難走、孩童入學難、經濟基礎薄弱,經過幾年的發展後,現在全縣交通縱橫交錯,各項產業密集發展,適齡兒童實現了100%入學,縣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山海之情,協作見效。”李勇說,東鄉縣境內有大山,廈門靠近大海,在他掛職幫扶的過程中,兩地領導幹部和民間來往增多,兩地結下了山海之情。

靠山吃山,東鄉縣立足自然稟賦,深入推進“沿河、沿庫、沿川、沿路”四大經濟帶建設步伐,加快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發展區、肉牛規模養殖區、肉羊規模養殖區、中藥材連片種植區、經濟林果連片種植區和鄉鎮旅遊產業示範區六大片區建設,通過完善產業扶貧獎補政策、引進龍頭企業、建立合作社帶貧機制等一系列扶持措施,全縣實現了多產發展、多元支撐的“3+N”產業體系,形成了以畜牧養殖產業、東鄉美食餐飲產業和勞務增收產業三大產業為主導,以扶貧車間、光伏、設施農業、五小產業、旅遊、電商等新興產業為補充的產業發展格局。

在充分結合鄉情、村情的基礎上,東鄉縣依託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資金、光伏扶貧、東西協作項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組團發展、領辦合作社等方式,規範提升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力助推合作社提質增效工作,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堅持規模養殖與分散養殖相結合,在‘155’產業獎補增收工程基礎上,創新實施牛羊產業發展達標提升工程,充分調動群眾養殖積極性。”馬佔福說,全縣依託龍頭企業,加快品種改良,打造“東鄉貢羊”品牌,實施牛羊交易市場、屠宰冷鏈加工基地等配套項目,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防疫體系,推動養殖業提質增效,2019年累計落實獎補資金8101戶4860.6萬元、發放貸款805戶2572.5萬元,全縣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7.4萬頭170萬隻,規模養殖場143個、規模養殖戶4520戶。

事實上,以“東鄉手抓”為代表,歷史悠久的東鄉族飲食文化,為振興全縣餐飲經濟迎來了新的機遇。為了推進全縣餐飲經濟的穩步發展,縣上制定了“美食餐飲業發展的意見”和“美食餐飲業金融扶持實施細則”,通過貼息貸款等政策扶持,推動全縣餐飲業規模化、連鎖式發展。為了實現全縣勞務經濟大發展,全力實施大培訓大就業工程,加強與中石化、廈門湖里區和碧桂園等幫扶企業的對接,發揮勞務中介作用,進一步加大訂單輸轉、組織輸轉力度,提升勞務效益。2019年完成各類技能培訓5764人,實現收入13.5億元。

記者瞭解到,東鄉縣扶貧車間實現了規範提升,2019年全縣共建成運行扶貧車間35個,吸納就業1586人,幫助貧困群眾特別是婦女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並且結合電商扶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生態扶貧和消費扶貧等扶貧新業態,輻射帶動群眾實現多渠道增收。目前,該縣規劃總投資6.2億元、總裝機容量101.32兆瓦的“十三五”光伏扶貧項目,已全部建成併網發電,覆蓋全縣103個貧困村、2.06萬建檔立卡戶,年收益達1.135億元,可持續收入20年,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目前,東鄉縣健全完善了鞏固脫貧成果和防止返貧的政策舉措,持續加強對已脫貧戶、脫貧監測戶、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和措施跟進,有效防範和化解返貧風險。全縣共摸排出邊緣戶2098戶10531人、脫貧監測戶636戶3484人,全部在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進行了錄入和標識。

通過政策扶持帶動、召開村民知情大會、公佈各級領導幹部聯繫方式、實行縣級領導接訪制度、開通民生服務熱線等務實舉措,努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切實提升了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據馬佔福介紹,全縣通過產業獎補、技能培訓、龍頭帶動、選樹典型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讓群眾發展產業有方向、脫貧致富有幹勁,貧困群眾看到了發家致富的希望和前景,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升,充分調動了群眾致富的積極性。

“餐飲+基地+農戶” 農民腰包鼓起來

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東鄉縣結合實際,大力發展農村產業,一種“產業+”模式正在全縣興起。

記者瞭解到,東鄉縣有農民合作社656家,其中有貧困村創辦的合作社448家,帶動全縣2.96萬貧困戶實現了產業致富。為了加大農業產業化項目投資建設,全縣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園、扶貧易地搬遷後續產業培育、高原夏菜示範基地、果蔬保鮮庫等大項目建設,為縣域產業扶貧提供了強大動力,有效促進了貧困村農產品淡存旺銷,提高了農產品銷售收入。

隨著“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的建立,積極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目前全縣已建成了菌棒生產基地、黑木耳生產基地、香菇生產基地,在全面開展馬鈴薯、大田玉米、肉牛、肉羊等國家、省級品種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大接杏、金銀花、花椒、藏紅花、藜麥、油菜、向日葵、百合等種植業發展規劃,加速推進農產品保險業務建設力度,全縣種養產業綜合保險參保農民45173戶,形成了“餐飲+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

據馬佔福介紹,按照“項目+團隊+貧困村”選派模式,全縣選派27名專業技術人員到試驗示範推廣種植的貧困村開展科技服務,提升了產業扶貧政策落實水平、服務帶動能力和扶貧攻堅能力。

“以‘掛牌作戰’為抓手,以‘整縣摘帽’為目標,東鄉縣‘到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農村人居環境’穩步提升。”馬佔福說,按照‘逐鄉、逐村、逐戶’狠抓落實的方式,全力推進產業扶貧掛牌督戰工作,確保順利實現整縣摘帽目標,通過訂單種養、保底價收購、土地流轉、入股分紅、打工就業等形式,為貧困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提升帶貧益貧能力。

強化龍頭帶動,全縣重點依託“東鄉貢羊”“東鄉手抓”“東鄉土豆”“東鄉黑木耳”等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優勢,積極引進培育發展龍頭企業,從全產業鏈打造方面進行精細布局,積極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三個方面的利益聯結機制,創建“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總社+合作社+農戶”“餐飲+基地+農戶”模式,積極引導東沃農投、前進牧業、伊東羊業、伊淼菌業、燎原乳業、田地馬鈴薯公司等龍頭企業進駐東鄉,帶動全縣合作社、農戶進行種養殖生產,通過建立養殖基地、結對訂單養殖農戶的方式,解決企業手抓羊肉等特色產品的高質量供應。

產業振興,鄉村發展。在推進全面脫貧摘帽之時,東鄉縣農村經濟實力逐步增強,農業產業化、農業科技化步伐明顯加快,貧困戶變為脫貧戶,農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建設沿洮河經濟帶 縣域經濟強起來

在東鄉,全縣樹立了所有工作服務扶貧、一切工作圍繞扶貧、全部力量參與扶貧的思維,全力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創造環境、凝聚力量。依託優勢資源,持續深化在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勞務輸轉、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幫扶協作,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東鄉縣沿洮河經濟帶開發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周偉宏說:“搶抓機遇,先後引進了方大集團、碧桂園、廈臨公司、前進牧業、鑫源公司、騰達實業、燎原乳業等省內外大型企業來到東鄉縣工業園區興業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能力,為群眾就業創造便利條件,增加群眾收入,為合力攻堅注入了更多活力。”

目前,沿洮河經濟帶開發建設已經全面鋪開,計劃將居住偏遠分散、道路飲水、教育醫療等無法配套的25戶以下自然村(社)及極度分散居住群眾整體搬遷,通過棚戶區改造、地質災害搬遷避讓等項目,一次性解決吃水、行路、住房、上學、就醫、就業“六難”問題。

據周偉宏介紹,沿洮河經濟帶開發建設項目較多,包括市政道路、達三路、初級中學、國強職業技術學校、安置區棚改等續建項目和達板小學、縣第二人民醫院、臨洮(安家咀)至臨夏一級公路等新建項目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全縣極度分散居住群眾整體搬遷的56棟安居工程和棚戶區改造樓房已建成。自從安置區動工建設以來,州縣全力以赴督導推進,項目單位爭分奪秒加緊施工,沿線群眾積極支持配合,共同推進經濟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創造了“達板模式、達板標準、達板速度”。同步推進沿庫經濟帶、沿川經濟帶、沿路經濟帶建設,千方百計引進龍頭企業,推動實施一批產業合作幫扶項目,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滾石上山,背水一戰。美麗的山城東鄉縣,目前正在脫貧摘帽之時快馬加鞭,為衝刺全面脫貧最後一公里而努力。

(本文照片由東鄉縣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