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元朝滅亡於紅巾軍的進攻。但在紅巾軍內部卻有兩大領袖,即攻北的韓山童、韓林兒父子,攻南的徐壽輝。韓氏父子和徐壽輝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傀儡性領袖。徐壽輝起義之初掌握著實際權力,韓林兒自始至終都沒有掌握過實權。

南北兩大領袖的操縱者北有劉福通,南有陳友諒。兩派鏖戰之際,又跑來一個張士誠,最終一切都被坐山觀虎鬥的朱元璋坐收漁人之利。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劉福通之死,與朱元璋的漁人得利

劉福通是安徽省界首市人,他在龍鳳政權元年(1355年)殺了杜遵道後,在紅巾軍內部就沒有了能夠與其制衡的人物。紅巾軍的好與壞、榮與恥都與其有直接關係。當三路北伐失敗後,龍鳳政權已經處在風雨飄搖時代。最終,劉福通成了歷史人物。

人們對他的死還是有爭論的,但無論怎麼爭論,其結果都是一樣——被人所殺。

一種觀點認為是被張士誠的手下呂珍所殺。

《明史》《明太祖實錄》《明史紀事本末》《明通鑑》《罪惟錄》《國初群雄事略》《元史紀事本末》稱其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被張士誠部下呂珍在安豐殺害,朱元璋在劉伯溫請求下派出救兵,打敗呂珍後救出韓林兒。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另一種觀點認為是朱元璋將其和韓林兒一同暗殺。

《新元史》《國初事蹟》《國事群雄事略》《庚申外史》《記事錄》《平吳錄》《劉氏家譜》《朱元璋系年要錄而且》則說劉福通、韓林兒皆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被廖永忠害死在江蘇的瓜步江中。

近代學者中吳晗、翦伯贊、周谷城、劉澤華、蔡美彪、朱紹侯、黃冕堂等在作品中認為劉福通是被張士誠部下所殺。

郭沫若以及元史的韓儒林、邱樹森、楊訥等人則認為:既然劉福通已經戰死(如何戰死?),劉福通死後,韓林兒如何堅守一個月?而且《國初事蹟》《庚申外史》等雖然是野史,但它們的作者都是元末明初的官方史學家,前者修《太祖實錄》,後者修《元史》。所以,這些野史的地位並不比所謂的正史低。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我們根據一些史實判斷,明朝是有理由掩蓋歷史真相的。明朝之所以將劉福通之死放在呂珍頭上,主要是因為廖永忠暗害韓林兒說成還能夠說得清,韓林兒1366年死去,一個十六到二十二三歲的青少年溺水而亡已經離奇了。如果再加上劉福通也溺水,那就真是說不過去了。

南北兩派紅巾軍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發起紅巾軍起義。直到起義地點在哪裡都沒有形成共識。爭論焦點就是“白鹿莊”在什麼地方。其一為永年縣(河北);其二黃陵崗(河南蘭考東北);其三潁上縣(安徽境內);其四潁州;其五潁水流域;其六界首劉福通的家中,因為家中養鹿所以被稱為白鹿莊。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紅巾軍的宗教信仰是成立於南宋的白蓮教,韓山童也是因為是白蓮教的首領之一,擁有廣大信徒才得以發動起義。那麼,一個鬆散的宗教組織,其領袖必然是多位。

韓山童之外,還有一位徐壽輝。五月韓山童起義,八月,徐壽輝也發動起義。而且,徐壽輝一方打得還很不錯,不像韓山童剛一起義就被抓了。

九月,徐壽輝率眾打敗了威順王寬撤不花,攻佔蘄水(今浠水)。由此,徐壽輝稱帝,建國號“大宋”(又說“天完”,即壓大元一頭,壓大一頭即為天,壓元一頭戴頂帽子),年號“治平”。設置了統軍元帥府、中書省、樞密院以及中央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等軍政機構,任命鄒普勝為太師,倪文俊為領軍元帥,陳友諒為元帥簿書椽(當時陳友諒還排不上主要領導,所以官職較低)。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沒過兩年,徐壽輝逐漸被倪文俊裹挾,到了至正十九年(1357年),倪文俊想投降元軍,結果被手下陳友諒所殺。徐壽輝成為陳友諒的傀儡,1360年被陳友諒派人打碎了腦袋。總之,紅巾軍第一代領袖們都沒得好,都被第二代新起之秀們所吞併。陳友諒、朱元璋都屬於第二代起義人物。

朱元璋建明之後,對曾經臣服龍鳳政權的歷史進行掩蓋。對於同為白蓮教、紅巾軍系統徐壽輝部也同樣比較敵視。像劉福通、徐壽輝這樣的人,竟然在《元史》《明史》中沒有單獨列傳,徐壽輝生平被放入張士誠列傳之內。

毫不誇張地說,朱元璋滅元本質上就是和紅巾軍內部的大大小小割據勢力作戰。雖然張士誠、方國珍不屬於紅巾軍系統,但在奪取天下過程中,二人也並非朱元璋最可怕的敵人。

羽扇綸巾的朱元璋:劉福通殺奔元軍,張士誠拔刀突擊

朱元璋最可怕的敵人反而是陳友諒。大明建立後,朱元璋在統一天下過程中,仍然是消滅南派紅巾軍的餘部,例如四川的明夏政權。

為什麼這麼亂?其實就是兩個字“活著”。

公平的牛角尖是什麼?郭翀的狀元被朱元璋一句拿下,沒處講理

朱元璋滅元並非撿了龍鳳政權便宜,談九字真經的背後思維

左宗棠氣節、李鴻章學識是否可共存?晚清時代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