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贪官被查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通常认为无非是三种,要么痛哭流涕,悔不当初,要么负隅顽抗,不见黄河不死心,要么乖乖伏法,坦白交代。跟这些人相比,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田凤岐可能算是个另类,2002年,中纪委调查组刚刚找到田凤岐时,他曾叫板道:“你们查吧,或许能查出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一副大义凛然、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模样,可他真的禁得起查吗?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田凤岐)

1

难抑贪欲 闸门大开


1942年,田凤岐出生在辽宁朝阳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自小家境贫寒的他过了许多苦日子,他深知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因此从上学开始,田凤岐就十分刻苦。1958年初中毕业后,田凤岐选择读师范学校,并在第二年九月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教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待了四年,因为表现出色,田凤岐在1964年被保送北京政法学院(即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成了一名人人称羡的大学生。

毕业后,田凤岐从建昌县委办公室主任做起,一路高升,仕途坦荡。尽管走进了城市,但田凤岐仍旧保持着山里人淳朴节俭的品性。从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到沈阳市委主管政法的副书记,再到省法院院长,田凤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很传统,作风朴实,衣着整洁而不奢华,没有绯闻,甚至没有业余爱好。田凤岐常说:“我是‘三不干部’——不酗酒,不唱歌,不跳舞。”的确,从来没有人在夜总会和歌舞厅见过他,即使在当年没有酒桌就谈不成公事的风气下,也从来没人见过他醉得东倒西歪的样子。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外景)


这个农民的儿子似乎头脑很清醒,好像什么欲望也没有,很难让人把他和“腐败”二字联系起来。他学法、懂法、执法,曾经主持过慕绥新等人在辽宁地区的审判工作,社会上也没有什么花边新闻或不良传言。这样一个长期从事政法工作的高级干部,怎么会坐到了被告席上呢?说到这,就不能不提他的妻子张振琴,田凤岐的贪腐之路,这个枕边人可谓是“功不可没”。

张振琴是辽宁省监狱管理局老干部处处长,她和田凤岐原来都是朝阳市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当时学习成绩优异的田凤岐看上了长相不错的张振琴,可张振琴嫌他家里穷,人长得又黑又丑,哪点都与她不般配。田凤岐自尊心大受伤害后,更发愤读书。当他从北京政法学院毕业,衣锦还乡后,“黑三郎”终于成了张振琴心中的“白马王子”。

张振琴此人贪慕钱财,最喜欢买房子、置家产、攒钱,对金银首饰更是爱不释手,她认为这些是财富的象征。但她毕竟已上了年纪,戴太时尚的首饰很不协调,她就经常在家里戴上首饰照镜子,过足了瘾再收起来。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不仅如此,张振琴爱慕虚荣,非常喜欢与人攀比,最开始时,田凤岐也是个洁身自好的好官,可张振琴看到周围一些干部家中不仅摆设豪华,还开上了轿车,心里十分不平衡,经常在田凤岐面前抱怨:“同样是当领导,怎么别人家中就那么有钱呢?再说有的人还没你官大呢。大家都这样,你就别假正经了,不为我们自己想,你也得为孩子想想。现在什么都是假的,就钱是真的,不趁现在多攒些钱,以后下来了谁还搭理你?”枕头风吹多了,田凤岐的心思也就松动了。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后来,田凤岐披着传统的外衣干了许多一点也不传统的事。有一年,省法院要盖办公楼,从外单位借了一个叫陈长林的干部来搞基建。陈长林见这活儿油水挺大的,想干正式的,可是基建处处长的肥缺轮不到他,他就先调到省法院当政治部副主任。当上副主任后,陈长林依然想当基建处处长,他瞄准了田院长的权力,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摸透了田院长的喜好,决定不送钱而送物——送很雅致、很值钱的物。他花了两万元请著名画家画了一幅非常喜庆的牡丹图,然后把牡丹图送到田家。田凤岐很高兴,当即表示有机会就给他副厅级待遇,他乐坏了。不久,他如愿以偿当上了基建处处长。而陈长林到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两万元“报销”了。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2

不动声色 贪亦有道


田凤岐不是不收钱,只是送钱的必须给他收钱的“平台”,让他有收下的借口。一名市法院的干部想进省法院,抓住田凤岐母亲摔伤住院的机会送去1万元,春节再去看望老人家时,又送去7万元。田凤岐夸他尊敬老人,赞他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向他许诺:你进省法院没问题,一年后保你当上正处长。田凤岐母亲的一个跟头,竟然“摔”出了那名干部的“锦绣前程”。

田凤岐捞钱是不动声色的,事前他从不要钱,事后他也只是让对方看着给。1999年,部队副旅长贾福贵转业,想到省法院工作。他通过关系先认识了田凤岐的女婿,把信息传递过去,可是田凤岐谨慎地说“先跟秘书谈谈吧”,根本没接见他。贾福贵找到田凤岐的秘书才了解到,全法院只进五个人,想进去的人很多很多,竞争十分激烈。于是他又让人递话过去:不会让田凤岐白帮忙的。之后,个人报名、党组讨论、办调动手续,程序一切都按正常操作,贾福贵不但进了省法院,而且当上了基建处副处长。2000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贾福贵带着妻子去田家串门,送了田凤岐一个果篮“聊表心意”。其实果篮暗藏乾坤,里面装了整整五万元。田凤岐收了果篮,贾福贵算是了却心事。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可贾福贵万万没想到,自己打通的这条“捷径”,最终被自己的嘴给堵死了。据说有一次和朋友喝酒,贾福贵喝多了,借着酒劲开始吹牛,他说:“我和田院长关系非同一般,我进来全凭他一句话,他家我常去,还进了贡。”这话传到田凤岐那里,田凤岐勃然大怒: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简直是败坏我的名声!这人的嘴连把门的都没有,要他的钱太危险了。当时是2001年初,正处在慕马大案的敏感时期,虽然到手的钱再拿出去确实让人肉疼,但田凤岐一狠心,还是叫女婿把钱送了回去。贾福贵傻眼了,这五万块钱送回来,意味着他跟田凤岐的“亲密关系”结束了。

3

儿子“下海” 老子开路


田凤岐腐败路上的另一个“助推器”,就是他的儿子田丰。

田凤岐不苟言笑,儿子、女儿都怕他。田丰学习不好,高考落榜后,田凤岐通过关系将他送进了部队当兵。由于田丰是省委政法委领导的儿子,便受到别人的格外“关爱”,入伍8个月就被选送进某武警指挥学校学习,分配、提干,一路顺风顺水。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田凤岐之子田丰)


1997年,田丰转业到地方时,田凤岐已是沈阳市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副书记。他想让田丰到市安全局工作,但田丰是个典型的公子哥儿,养尊处优惯了,觉得机关再好也不自在,薪水“太少”。在他看来,凭着老爸担任市委副书记的“资源优势”,自己经商肯定能挣大钱,于是他提出要“下海”做老板。

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田凤岐知道领导干部的子女是不允许经商办企业的。但他在外面叱咤风云,在家里却管不了老婆孩子,最终还是同意田丰“下海”经商。

当年,田丰听说沈阳市要发放新出租车指标,认为这是个比较稳妥的挣钱机会,就对老爸说要申办出租车公司。田凤岐正愁儿子刚刚“下海”,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就给当时的沈阳副市长马向东打个电话,请马副市长在出租车“上线费”问题上予以照顾。马向东当时正好想讨好田凤岐,借此机会,大笔一挥,当即批了50个出租车指标给田丰,至于“上线费”则允许先交一半。田丰仅此一项就“节省”了260万元的周转成本。出租车公司成立后,田丰当即把部分出租车指标转手倒卖,赚了100万元。权力使他转瞬间由一个身无分文的军转干部,摇身一变成了阔老板。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马向东)


4

二田联手 结“腐败缘”


为官多年的田凤岐虽不曾经商,却也懂得做买卖。他想:像自己儿子这样一天买卖没做过的人,就想单挑独来,搞不好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会被商海“淹死”。因此,他要物色一个人带一带自己的儿子,当时,商人田华启成了他的首选。

田丰转业那年年初,田华启刚好想要成立房地产公司,他通过田凤岐的关系,拿到了批文和资质证书。田凤岐认为此人头脑灵活,还算靠得住。一天,田凤岐对田华启说:“我儿子从部队回来了,他不爱上班,我把他交给你,你教他做生意,先给他弄辆车吧。”田华启十分不愿意,但转念又想:这车必须给,车款以后通过田凤岐还能捞回来。于是,他不但痛痛快快地给田丰买了一辆轿车,还按照田凤岐的意思带田丰下海,加上自己的媳妇,三人成立了成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自此,两家田姓结下了不解的“腐败缘”。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田华启投资开发的成城花园)


最一开始,田丰打心眼里没有瞧起过自农村来的、靠倒卖粮食发家的土包子田华启,“他是什么东西!还想当我师傅。经商有什么好学的?遇事找老爸写个条,打个招呼不就解决了?”但田凤岐比儿子想得周全:田华启是中间人,没有他,儿子做什么都会暴露,引起别人的猜疑。此田与彼田双方都知道,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情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田华启这人十分聪明,田丰在他的指点下,很快搞到了400万元存款的证明和1000万元的假注册,并利用老爸的关系把开发土地转让金压到1100万元最低价。而事实上,这笔转让金直到商品房卖完了,他也没交一分钱。

田华启搞房地产发了财,送给田丰一套290平方米、价值90万元的房子,田丰不但不领情,还嫌少,又让田华启帮他还了80万元的出租车贷款,还让父亲借口原来的车手续不全,向田华启要了一台桑塔纳轿车。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就这样,田凤岐家共向田华启要了250多万元。田华启是生意人,这个账他算得很明白,挣了3000多万元,给田凤岐一家回扣250多万元,不赔本。而田丰跟他学到了什么呢?花天酒地、造假蒙骗,而真正的做人道理一点也没学到。

5

夫妻同心 齐力“捞金”


田华启带着田丰赚钱,他若是遇上什么困难,需要田凤岐“帮忙”,田凤岐自然不能视而不见。1998年,田华启的房地产公司签了沈阳工商局附近一块公建土地的联建合同,这块土地早在1993年就已经立项,为了回避重新审批立项并继续享受原来的优惠政策,田华启再次请求田凤岐帮忙。为此田凤岐找到时任沈阳市市长兼任市房地产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慕绥新,请慕绥新对此开发项目给予照顾。在慕绥新的批示下,光国有土地出让金一项,田华启就少交了177万。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慕绥新)


但是,田凤岐对田华启也不是有求必应,有时候田华启求上门,田凤岐也端着架子不见,让张振琴接待。几次过后,田华启意识到,这条“夫人路线”十分重要,自己可不能马虎。他时常搞些高档的首饰送给张振琴,她一高兴,有时不请示田凤岐,自己就把事情给办了。

一次,田华启到田家给张振琴进贡,说想求田大哥帮忙贷点款。张振琴看到金灿灿的首饰心花怒放,说:“你直接到建行找信贷科的于科长吧,我这就打电话过去。”田华启去了,于科长果然答应给他500万元贷款,但是必须按规定拉2000万元存款。

田华启只好再次到田家求援,这回田凤岐亲自出面了。田华启张罗了一桌宴席,田凤岐找来有关部门的领导,在酒桌上,他指着田华启说:“这是我的亲戚,以后请多关照。”就这样,几百万元的贷款顺顺利利地解决了。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事情办完后,张振琴迫不及待地敲打了田华启好几回,她阴阳怪气地问:“最近生意火不?”田华启闻言,知趣地将20万元“感谢费”送给她。岂料张振琴的胃口很大,并没有显现出多高兴。田华启又请张振琴去钓鱼,张振琴玩够后狮口大开:“华启呀,我女儿没房子,你给我女儿弄一套怎么样?”在张振琴追命似的盯了几天后,田华启只好把价值50万元、已经卖掉的130平方米的房子收回一套,以张振琴的名义办了房产证。

张振琴的贪欲没有止境。一天,她对田华启说:“听人说棋盘山风景区有块好地,我想到那里去看看盖别墅是否合适。”田华启战战兢兢地陪她去了棋盘山。张振琴说,这地方真不错。田华启担心自己的几十万元又没了,马上接口说:“这里的风水可不怎么样,荒山野岭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谁敢在这里住啊。”张振琴不再吱声了。田华启趁势张罗打道回府,这一“刀”才算没被宰。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沈阳棋盘山)


6

天网恢恢 东窗事发


田凤岐为人低调谨慎,况且他所收受的贿赂,大多数都是妻子、儿子经手或享受,本人很少直接参与,要不然他也不敢直接跟中纪委叫板。况且他身在政法部门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政法”,对构成犯罪的要件以及量刑依据和尺度心知肚明。2000年慕绥新落马,作为当时的省高法院长,田凤岐也有参与此案,这也足以见得他隐藏之深。


2001年10月10日,慕绥新在大连被判处死刑。田凤岐此时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有传言说自己“要栽了”。他有些坐不住了。11月底和12月7日晚,田凤岐两次召集全家和田华启,订立攻守同盟。田华启知趣地表态:“我开发房地产一切手续齐全,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

“我给你说过话吗?”田凤岐提示道。

“绝对没有!”田华启仿佛背台词。

“那你替田丰还的那80万元怎么解释?”

“我就说是还向田丰借的债。”

“可是田丰哪来这么多钱?”

这时,田凤岐的女婿插话了:“就说是我哥哥借给田丰的。”

“那你可要先跟你哥打招呼啊。”田凤岐叮嘱。

“放心吧。”女婿说。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打发了儿子,田凤岐还是不放心,再次召见田华启:“你不是党员,不会被‘双规’,但是你有没有偷漏税的把柄呀?”田华启说:“没有,他们抓不到我的把柄,关我多长时间我也不会咬你的。”但是在毫无保留地交代田凤岐犯罪全过程时,田华启把当初的话全抛到脑后去了——保住自己的命才是最要紧的,他才顾不得别人呢。

另外一边,田丰作为田凤岐的儿子,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隐约觉得自己倘若被抓住,就是老爸案件的突破口,痛苦了几个晚上后,他带着妻子神秘地消失了。

田丰为了躲避纪委调查,藏在天津一个出租屋里,时间一长,心里没底,于是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暴露了藏身天津的秘密。他闲极无聊倍感寂寞,就到街头图书出租点用身份证租了几本小说。而此时,全天津的警察都在查找他,一位民警在图书出租点查到了田丰的身份证,守株待兔抓到了他。田丰到案,很快就交待了田凤岐的腐败问题。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在这期间,田凤岐也没闲着,他积极安排有关涉案人员出逃,又指挥家人转移赃物,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动作越多,留给专案组的线索也就越发突出。2002年1月30日,田凤岐被免去省高法的职务后,“因病”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田凤岐不是一言不发,就是为自己辩解,可在越来越多的证据面前,他的狡辩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最终,在到案二十多天后,田凤岐终于扛不住心里那块巨石的重压,如实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曾向中纪委叫板的辽宁副省级贪官田凤岐


(中央纪委领导宣布对田凤岐实行“双规”)


2003年5月12日至13日,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田凤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那个曾经的优秀教师、在基层踏实肯干年轻人,最终还是在败给了自己的贪欲、栽倒在“亲情树”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文章由本网编辑整理,部分图文资料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田凤岐;

最高检查院,《蜕变,从放纵私欲开始——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田凤岐的堕落轨迹》。

来源:辽沈法律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