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经常看古装戏的朋友应该对以下情节非常熟悉了:皇上乔装打扮出宫,不小心碰到了女一,当即被吸引住,因为身份原因,于是便带回宫里先成为宫女,在经过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宫斗,女一成功上位。

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但故事就是故事,有点历史常识朋友应该都知道,皇帝微服私访的可行性是非常低的,而且宫女可是要日常服侍皇室生活起居,招聘过程怎么可能是个美女就行,那岂不是乱了套,万一是刺客来一出行刺,举国震惊。

事实上呢,在清朝,即便是成为一名我们好似看不上的宫女,那也是超级困难的!因为宫女也是有很高条件的。

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是旗人!大清根本就不招汉人宫女,符合这个条件还要去参加选拔。每年的春天农历二月,经过皇帝允许后,户部会要求八旗的各层官员把符合资格的女子送到京城,进行统一的考察。

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严格来说呢,清朝的宫女又可以被分为秀女和宫女,秀女是从八旗官员的女儿里选拔来的,她们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宫女,而宫廷挑选八旗秀女的目的,不止是为了充实皇帝的后宫,更主要也为了许配给亲王或者皇子皇孙。而宫女内务府秀女,她们其实是是内务府包衣的女儿,在满语中“包衣”是指家里的奴婢,她们祖先一般是清军俘获的世仆,但是因为他们世代服侍皇宫,所以在法律上,他们甚至会被允许拥有官位财产,他们的地位比一般人高,但是与秀女不同的是,包衣的女儿即便幸运被选上,她们也只是做打杂累活而已,几乎是不可能嫁进皇室的。

每个人都要参加吗?

清律规定,只要是符合身份的旗人女子,在到达十三四岁的年龄之后,就必须得去户部报选,不过在各部提交名单之前,会把残疾的、有病的和长得太丑的剔除出去。一般有三轮选拔:

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第一轮:容貌

第一轮重点是容貌,过分高矮胖瘦的全部都不要,还有一点可能会跟大家的认知有点差距,就是这一轮,长得太漂亮的也不要,为什么呢?因为在清朝皇帝的观念中,是很忌讳美色误国的,所以说这一轮想要获胜,既不能太漂亮也不能太丑,还不能穿很好看的衣服。

第二轮:体型和声音

这轮五官体姿等不周正的不可以。声音太难听也不可以。

第三轮:走路姿势

这一轮里淘汰的是手足过大、走姿不良的女子,高低肩驼背的更不用说了。而且在选拔的时候,秀女胸前一般都要挂一个牌子,牌子上会注明该女子的身份,如果通过了,就需要把自己的牌子留下来,叫做“留牌子”,没通过就叫“撩牌子”。

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着三轮选拔成功胜出的人就能留下来,成为正式的宫女。可见要当宫女也是不容易的。每次参加选拔的秀女都有数千人,但能留下来的只有一两百。好不容易成功留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却也不是那么幸福,因为这一两百人里平日能和皇帝见面接触还不足一半,更别说被皇帝突然宠幸一朝成为主子。按照地位等级尊卑,这辈子基本上都轮不到,就算运气非常好,能被选为后妃或者福晋等,熬上几十年也未必能够出头。

清朝历史里,太多太多的宫女从被选上到进宫,一辈子没有见过皇帝,就连回家探亲也不被允许,只能呆在皇宫里任凭大好青春被白白浪费。有一部分宫女会选择了和太监处对象,这种情况称为“对食”。

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等到三十岁后,如果宫女还没在宫里婚配,会被强制出宫,另行择配嫁人,后来雍正皇帝觉得这个规定太残忍,于是改成了二十五岁。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句,明朝的宫女是终身制,她们只能老死在宫里,还没有出宫可说,更加悲惨。

清宫里的悲惨女性:层层选拔胜出又如何,宿命是青春被浪费


中国几千年的宫女制度,进入皇宫的这些女性都是不幸的,她们本有大好的年华,却不得不被强行幽闭的深宫中,不能与家人接触,不能呼吸外界的空气,如果皇帝不幸驾崩还要被殉葬,如果碰到战争,她们则会被抛弃,受尽屈辱,这是何其不幸啊,被撩牌子可以回家自由婚配又何尝不是幸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