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馬鞍山省考如何判斷行測削弱和加強中的“最”

在行測考試中,可能性推理往往都佔有比較大的比重,其中的重要考點是削弱型和加強型題目。做過一些練習的考生會發現,對於削弱和加強型,往往題目要求選擇的是“最能加強”或“最能削弱”的選項,此時可能需要我們進行選項力度的比較。在進行比較的時候,我們是有一些比較原則的,下面中公教育就通過一道具體的題目來學習一種比較原則。

【例題】科學家發現,兒童時期不接觸細菌和病菌,是5歲以下人群糖尿病病例近年來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那些生活在農村的孩子由於更早接觸到帶菌的物質,有更多機會與寵物相處,患過敏症、哮喘和溼疹等疾病的幾率反而很低。所以,將細菌消滅得過於徹底的環境可能反而會給兒童的健康帶來危害。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有力地支持上述結論?

A.剛出生的嬰兒,其體表和體內是無菌的,但開始吃奶、喝水後,細菌便乘機進入體內

B.人體皮膚上的細菌大多起保護作用,併為每個人製造出獨特的體味

C.大部分細菌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人的健康長壽離不開正常的菌群

D.很多有害細菌平時與人體相安無事,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細菌便開始侵害人體

【答案】C。中公解析:這道題目是根據科學家的發現直接給出結論:將細菌消滅得過於徹底的環境可能反而會給兒童的健康帶來危害,也就是說,細菌對兒童可能具有保護作用。我們依次分析選項。A項講剛出生嬰兒接觸細菌的狀況,但是沒有涉及到細菌對其健康的影響,因此不能支持結論;B項是肯定了細菌的保護作用,可以支持結論,但是其討論對象只是“皮膚上的細菌”,範圍較小,支持不夠全面,因此支持力度有限;C項“有益於身體健康”也是直接支持了結論,而且沒有範圍的侷限,相對於B來說,範圍更大,所以比B項支持力度強;D項沒有提及細菌對健康的保護作用,不能支持結論。所以答案是C項。

這道題目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選項力度比較,我們用到了比較的一個原則“量大>量小”,即選項涉及的數量多少(範圍大小)會影響選項的削弱(加強)程度。這個原則在不少題目中都會出現,希望考生注重理解,才能舉一反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