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不同乡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紧要问题、关键问题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九大模块单独推进,也可选择若干模块组合推进。往期我们为大家解析了九大模块的具体内容,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乡村振兴九大模块的实践应用方法。


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一)单独改造、滚动推进

在实践当中,一些任务复杂、难度较大的地方,可以选择某点为突破点, 以单一模块带动其他任务实施,逐渐形成滚动推进态势。产业主体、产业组织、乡产创新、靓山美田、人居环境改造、环境治理、新农人才、乡村自治和土地机构九大模块均可单独进行。所有这些模块均具有溢出效应,例如,产业定位模块实施后,如果产生效益,往往就有进行乡村产业组织改造的需求、村规民约制定的需求,此时,应当抓住时机实施产业组织 模块和乡村自治模块,实现单点突破,滚动发展。


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二)特色改造、优势带动

一些拥有某种独特资源优势或条件的乡村,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特色改造、优势带动的策略。 乡村振兴要快速推进,必须抓住突破口。乡村可根据自身优势,决定首先实施什么模块。这样,模块实施效果更加明显。乡村资源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发 展路径,尤其是要学会用自身优势模块的发展,带动劣势模块的补强。贵州省贵安新区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针对部分乡村“守着金饭碗乞讨”的现状积极做出了应对策略,通过策划“偏芯”品牌,统筹包装10万株古树茶,并将产业的销售价格提升到每千克2000元,成为两个行政村脱贫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要对乡村的基础条件进行评估,顺势而为,特色驱动,进而通过单一或几个优势模块带动整个行政村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


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三)整体成型、经验输出

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乡村,应尽可能实现模块的整体实施、系统推进,形成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标杆示范。以江津石门区李家村乡村振兴项目为例,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组合实施了多种模块,包括靓山美田、产业组织、环境治理、新农人才、乡村自治等。在李家村实施了芳塘工程,以“多村一品”策略,实现石门(含李家村)产业定位和发展;以乡产联盟优化了李家村晚熟柑橘产业的生产组织;同时,通过举办乡村大学、乡村组织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李家村乡村振兴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九大模块的运用及实践,主要还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来展开的。

而在这20字浓缩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基础与保障。在乡村振兴工程具体推动过程中,产业兴旺与否成为检验成果的第一道关卡。首先,需要明确产业主体,确定产业选择与定位,以此来约束各成员在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边界与责任;其次,需要选择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打通生产、管理、销售、推广、品牌等各环节通道,为乡村产业提供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最后,要对乡村创新型产业和经济体有足够的敏感度和包容性,加强农村内生经济活力。


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在实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同区域特征、产业发展基础、地方人才储备、地方企业发展情况等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可能有不同主体主导的模式选择,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式、企业主导式和集体经济主导式。

在进行产业主体模块适用性的设计中,我们主要根据以上三大主体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进行拆分。在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中,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和农业 产业的主导振兴为核心方向。政府在不同产业的发展模式中也承担不同角色,以文旅产业发展为例,政府往往需要在启动和培育市场时充分利用其对所有资源的整合能力,对旅游开发中的公共型产品进行开发和供给;到更高阶发展阶 段时,则需要对地方品牌、行业标准等顶层内容进行主导和把控。


实践应用九大模块,“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

从社会发展的经验看,政府向产业统筹、规划、保障功能演变是最可能的路径;企业的投资属性增强,外来资本与当地组织组合孵化,村集体才是最终的实操主体。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农业技术、市场资金、组织形式、金融保障体系,都是产业模块内的支撑要素。

九大模块的运用及实践对于实现产业兴旺具有卓越的成效,上述提及的贵州省贵安新区及江津石门区李家村均通过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状况的发展方式进行变革,从而实现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其他关卡打下基础。在后续的“鬼点子”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解析产业主体模块。

更多有关乡村振兴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八斗鬼才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