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公基行测练习题

公共基础知识

1. 【多选】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是:

A.周某对工商局作出责令停业的处罚不服

B.吴某对交警部门作出吊销驾照的处罚不服

C.郑某对县政府将其土地使用权确认为他人的行为不服

D.王某对市政府制定的《××市关于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不服


1.【答案】ABC。解析:A、B、C项皆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行政复议。D项为抽象行政行为,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而不能单独提起复议。故本题答案为ABC。


2. 【多选】重庆渝北区公安分局龙溪街道派出所因周某赌博,对其处以1000元的罚款。周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本案的复议机关为:

A.龙溪街道派出所

B.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局分局

C.重庆市公安局

D.渝北区人民政府


2.【答案】BD。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因此本题的复议机关为渝北区公安分局和渝北区政府。故本题答案选BD。


公务员公基行测练习题


3.【多选】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乙在30天内向甲交付并过户A房屋。在签订买卖合同后第三天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50天后出租A房屋给丙居住。从这两份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甲的行为,法律显示出哪些作用?

A.评价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3.【答案】BD。解析: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

(1)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以及违反这些规定的制裁,来指引本人的行为。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以及甲随后签订与丙的租赁合同,那么甲将按照合同规定作出合理的行为,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2)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行为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准。既可以评价他人的行为,也可以评价本人的行为。

(3)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人们可以预测即将作出的行为的后果,即主体可以事先预计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也可以预知国家对某种行为的态度。甲乙签订买卖合同,其即可预测即将作出的行为以及结果,从而甲与丙签订租赁合同等,体现了法的预测作用。

(4)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对各种违法行为可以实施制裁,以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

(5)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通过自身的存在及运作实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督促、引导、教育人们弃恶从善、正当行为的作用。

故本题答案选BD。


职业能力测试

1.上海租界中石库门建筑的产生,缘于战争。战争迫使长江流域的富人乃至平民涌向上海租界,人数激增,使得租界中的简屋应运而生。所谓简屋,材料上用的全是木头,形式上采用了西方住宅的毗连形式。因木板结构容易着火,为租界的长治久安,工部局将简屋大量拆除,而在1870年前后,上海开始建造里弄住宅,第一代石库门由此出现。

根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里弄住宅的历史记载

B.早期石库门的建筑特点

C.战争与石库门产生的渊源

D.石库门住户的社会地位


1.【答案】B。解析:文段主要讲述的是上海租界中石库门建筑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末句讲到在1870年前后,上海第一代石库门出现。按照一般行文逻辑,下文会围绕“第一代石库门”进行具体论述。综观四个选项,只有B项与“第一代石库门”有关。A项脱离了“石库门”这一主题;C项的“渊源”文段已进行阐述,属已知内容;D项属无关内容,与末句话题无法衔接。故本题选B。


2. 亚马逊公司推出一项新的版税规定,将对作家们的收入方式产生巨大影响。从7月开始,亚马逊旗下的电子图书作家将按照读者阅读的页数和时长领取版税。如果某本电子书无人问津,该作家的收入将受严重影响。亚马逊希望新的规定能更好地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作家的创作动力关联起来。为了防止作弊,还将会考量读者在某一图书页面上的停留时间,如果是快速翻页,可能不会计算为有效阅读页数。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新规定将会加快图书行业的优胜劣汰

B.新规定有可能带来读者量的大幅增长

C.作家将对亚马逊公司产生更大的依赖性

D.电子图书作家将更多地迎合读者的口味


2.【答案】D。解析:文段由亚马逊公司推出的新规定讲起,指出新规定对作家们的收入方式将产生巨大影响,并具体分析了都有哪些影响。由“亚马逊旗下的电子图书作家将按照读者阅读的页数和时长领取版税”“如果某本电子书无人问津,该作家的收入将受严重影响”可知,电子图书作家要提高收入,写作时就必须迎合读者的口味,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此相符的为D,故本题选D


3.在原始社会,人类不断受到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为了保护自己,都住在山洞里。原始人懂得,如果身处空旷的荒野中,就有被猛兽攻击的危险,而在较为狭窄的山洞里,猛兽就不可能从四面八方来袭,使他们防不胜防。山洞成为原始人的天然“保护所”。这种“山洞安全感”随着人类的进化,一直隐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并演化成了“狭窄空间”安全感。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原始人为求得生存会首先满足安全的需求0

B.“山洞”与“狭窄空间”给人相似的心理感受

C.通过狭窄空间获得安全感是所有动物的本能

D.现代人有许多行为方式和心理现象都源自古人类


3.【答案】D。解析:A项无中生有,“首先满足安全的需要”由文段推不出,排除。B项偷换概念,“山洞安全感”不等同于“山洞”,“狭窄空间安全感”也不等同于“狭窄空间”,排除。C项曲解原文,将“人类”说成“所有动物”,排除。因此本题选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