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這些年國內外有趣的公益活動!

公益活動集錦

國內

1.一個雞蛋的暴走

暴走是由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於2011年發起的公益徒步籌款活動,旨在為多個兒童領域的民間公益項目籌款。參與者需要在12小時內走完50km,並通過創意的方式向熟人網絡募集善款,完成甚至突破既定籌款目標,實現個人挑戰。“一個雞蛋的暴走”希望帶給公眾身體力行的公益實踐和豐富快樂的公益體驗,讓公益不再遙遠,未必苦情,也不止於捐款。六年來累計籌款3288萬元人民幣,直接幫助了來自116家民間公益機構的200個兒童公益項目,超過33萬兒童直接獲得幫助

2. 同一天出生的你

在“同一天出生的你”活動頁面中,用戶輸入生日日期後會看到一個和自己相同出生年月的貧困學生,並可以選擇為其捐贈一元

盤點這些年國內外有趣的公益活動!


3. 小朋友畫廊

“小朋友畫廊”H5中展示出的全部畫作都是wabc無障礙藝途公益組織從學員畫作中選出,入選畫作的學員來自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多個城市,年齡從11歲到40多歲。雖然他們都是精神障礙、智力障礙及自閉症患者,但他們的作品和藝術天分卻讓每個看到的人都感動和驚訝。本次H5中使用的畫作,公益組織和作者已簽過授權協議。

盤點這些年國內外有趣的公益活動!


4. 益起讀書

廣大網友通過阿里文學旗下書旗小說,訪問個人中心進入到公益行動頁面,通過簽到、閱讀等方式累計閱讀時長並領取公益值就可實現線上閱讀線下捐贈。

5. 人人三小時

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已經上線“3小時公益”:在淘寶APP搜索欄輸入“人人3小時”“95公益周”等關鍵詞,就會出現吳京、趙薇、何炅、汪涵、張一山等明星,以視頻互動方式在“3小時公益”平臺亮相,和網友“面對面”聊公益。

我們還會依託這個平臺逐步為每個人建立公益賬戶。未來每個人都應該擁有4個賬戶:資金賬戶、碳賬戶、信用賬戶和公益賬戶

6.螞蟻森林

是支付寶客戶端為首期"碳賬戶"設計的一款公益行動:用戶通過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網上繳交通罰單、網絡掛號、網絡購票等行為,就會減少相應的碳排放量,可以用來在支付寶裡養一棵虛擬的樹。這棵樹長大後,公益組織、環保企業等螞蟻生態夥伴們,可以“買走”用戶的“樹”,而在現實某個地域種下一棵實體的樹。

7.益起來

用戶通過計步工具累計的行走步數進行捐贈兌換,由賣家為步數進行配捐,支持包括中國扶貧基金會“陽光跑道項目”在內的優秀公益項目。

陽光跑道助力鄉村兒童成長

陽光跑道項目是阿里巴巴公益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兒童教育發展類公益項目,該項目在貧困地區小學校修建塑膠操場和跑道,解決操場表面坑窪、設施陳舊等問題。

8. “母親河棒冰”三個臺灣設計師創作的“汙水棒冰”火爆網絡,他們採集臺灣100個被汙染的水源,製作成“汙力十足”的棒冰模型,呼籲人們關注水源汙染

三個臺灣設計師創作的“汙水棒冰”火爆網絡,他們採集臺灣100個被汙染的水源,製作成“汙力十足”的棒冰模型,呼籲人們關注水源汙染。

盤點這些年國內外有趣的公益活動!


8.免費午餐

可以通過網銀、銀行櫃檯轉賬、銀行積分或是通過微信月捐、支付寶月捐等便捷捐助平臺支持免費午餐,每4元,可讓一個孩子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午餐。

您可以通過天貓免費午餐公益店、京東免費午餐公益店等愛心商店購買虛擬午餐或愛心紀念品來支持免費午餐,或以偶像明星的名義來為孩子們獻上愛心。

國外

1,美國:沒有人會孤獨死去

美國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城市有一個志願者項目,叫“No one dies alone”(沒有人會孤獨的死去)。被選中的志願者留守在病危者身邊,與病人聊天,握手,甚至沉默。他們單純守候在他們的旁邊,看著他們離世。對於孤獨終老的人,陪伴,一種難以言說的力量。

2,英國:“公益雜誌”讓流浪者自食其力

英國雜誌《The Big Issue》是一本專為流浪者創辦的雜誌。雜誌規定所有賣報人必須是街頭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經過培訓後,他們可以以雜誌定價的1/4進貨,賣出後可以留下一半的銷售額作為酬勞。創辦者Bird曾是一位流浪兒童,他深信只有為無家可歸者提供一個有尊嚴、有報酬的工作機會,才能從根本上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現在The Big Issue每本售價2.50英鎊(約合24元人民幣),賣報人每賣一本可以獲得1.25英鎊的報酬。

3,伊朗:“愛心牆”溫暖德黑蘭

伊朗首都德黑蘭,數十棟愛心牆遍佈各個角落。這是伊朗人民自發塗畫的慈善牆,來來往往的人們將不再需要的衣物掛上去,而窮人們則按需取走。牆壁上塗著標語:“如果不需要,請留下;如果需要,請帶走”。德黑蘭大學的學生志願組織是“愛心牆”行動的重要推手之一,他們希望溫暖、陽光的伊朗人能溫暖世界,並讓我們知道:一面牆還能做很多。

4,美國:比薩傳遞計劃

在美國費城有這樣一家比薩店,一進門,顧客首先看到的不是桌椅板凳,而是貼滿整面牆的五顏六色的便利貼。很多人通過它表達感謝:“上帝會祝福你,這是我今天吃到的僅有的一餐。”店老闆梅森·沃特曼2014年推出的創意——來店買比薩的顧客可以多花1美元(約合人民幣6.2元),為有需要的人預留一塊比薩。這一理念被沃特曼進一步推廣,並被命名為“比薩傳遞計劃”。比薩店的生意不但沒有因慷慨解囊日漸虧空(1美元實際不足以買一塊比薩),反而顧客盈門。

5,法國:超市未售罄食物將捐慈善組織

為杜絕食物浪費現象,法國政府決定禁止超市丟棄未售罄食物,並捐給需要的慈善組織,成世界首例。之前有許多超市將漂白劑粉碎扔進垃圾桶,不讓清潔人員將其清走,導致社會影響惡劣。因此,法國政府的這股捐贈潮引起很大的社會效應,現呼籲更多志願者將食物分發給所需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