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看看農業農村部公佈的6月全國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數據。
其中,環比生豬存欄比5月份再下降5.1%,同比去年下降25.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5月份下降5%,同比去年下降26.7%。生豬和能繁母豬仍在持續大幅度下降。由於農業農村部只監測了400個縣,實際情況可能生豬存欄下降的幅度更高。比如廣東省農業廳的調查,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均下降了超過40%。
這也說明我此前反覆強調的問題,這一次豬週期,和以往不同,生豬產能很有可能長期得不到恢復,豬週期持續時間,生豬價格上漲幅度,都可能遠超市場想象,很有可能會演化為養豬業大洗牌,中小散養戶大量退出,而大型規模化養殖公司搶佔市場份額,逆市擴張。
此前我經常分析各家養豬數據,有些朋友說有沒有豬不重要,誰的股票能漲就行。這個觀點不對,比如近期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對比金新農、大北農等股的表現,大家就可以看出來,真的有豬,很重要。真的有豬的能持續上漲,隨著業績的釋放,必定能創出新高,而沒豬的,當整個板塊上漲時能跟風拉一拉,但一旦回調那跌得賊快,因為業績跟不上,總體表現是震盪下行。
這裡再跟大家,講一組數據:一個100萬頭的養豬場,總投資金額約為15億元。所以,能不能逆市擴張,這家公司在未來一段時間能不能賺到大錢?這非常重要!
像溫氏股份,每個季度出欄500萬頭以上生豬,在豬價高時甚至能達到單季度50億淨利,真金白銀進袋了,它就有大把的銀子去擴張,況且溫氏本身就有5000萬頭養豬土地儲備,3500萬頭的場舍。像牧原股份這樣,前兩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負債累累,但是這波週期賺了大錢,它就能償還債務,改善現金流,沒有了一年5、6億的財務支出,將來無論是業績還是繼續擴張,也是有空間的。但是現在沒豬又沒錢的公司,說自己將來怎樣怎樣的,那就是編故事,不能信!
因此,再一次強調此前的觀點:誰真有豬,誰就能賺到大錢,有了錢,就能逆市擴張,大舉搶佔市場份額,誰就能真正充分受益!
隨著生豬出欄的持續下降,前文說了,力度和時間長度都超過預期,這就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值得大家注意:
首先我們來看海大集團,海大集團近年的大牛股之一,年銷售飼料1700萬噸,是我國第二大飼料企業,其中豬飼料最近4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5%。
去年非洲豬瘟發生之前,海大集團連續調整。非洲豬瘟發生之後,從2018年9月開始,海大集團開始走牛,其核心上漲邏輯就是“禁止泔水養豬”!因為我國中小散養戶,以往很多除了飼料,也用泔水養豬,而泔水養豬,容易造成非洲豬瘟擴散。禁止泔水養豬後,中小散養戶也增加購買豬飼料,有利飼料企業銷量上漲,利潤增加。
但是隨著生豬存欄的大幅下降,即便禁止泔水養豬,中小散養戶都買飼料的增量,也扛不住少了一兩億頭豬對飼料需求的減量。豬少了,飼料的需求必然也就減少。因此,從6月初開始,海大集團開始連續下跌。
養豬股板塊,溫氏股份和牧原股份以養殖為核心業務,另外大量公司是飼料業務為核心業務,大家注意看“經營分析”。
因為部分養豬概念股的核心業務,並不是養豬,而是飼料,飼料佔了大頭,因此,在未來,很有可能養豬業務是賺了不少,但是飼料業務利潤下降甚至虧損,導致業績達不到預期。
溫氏股份的主營業務中,養豬大概佔65%,養雞佔30%,鴨鵝還有其他業務佔5%,核心業務是養殖。市場缺肉,雞鴨魚牛羊通通漲價,沒有問題。
牧原股份一把梭哈,99%營業收入都來自養豬,豬價大漲自然業績彈性最大。
天邦股份的生豬養殖業務佔比62%,飼料業務佔比30%,還好。
新希望大家都知道,本來就是飼料龍頭。飼料業務2018年營收接近400億元,佔比57%。而去年生豬養殖營收只有32億元,佔比5%不到。現在PPT上把養豬的餅畫得很大,但此時此刻,養豬的業務佔營收絕對不到10%!但新希望的養雞不錯,今年養雞也還蠻賺錢。
正邦科技2018年飼料業務營收也佔比超過60%,養殖業務營收佔比35%。也是飼料多於養豬。
天康生物的飼料業務也是佔了絕對的大頭,飼料業務佔營收48%,養殖行業只有16%。我有個產品持有天康生物,成本8元,打算這幾天見好就收。
其他的養豬股,大家可以自行查看。趁著最近生豬價格大漲,板塊熱,飼料業務佔比很高的養豬股,該見好就收的見好就收。擇機選擇豬價上漲受益大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