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生活中,常常感覺自己心裡有兩種聲音在打架,有時還很激烈,導致我們很痛苦,難以控制決定。

明明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可是每天早上鬧鈴響起的時候,總愛閉上眼睛關掉後再接著睡。

明明知道不能再吃了,可是面對美食,總是禁不住誘惑。

明明知道雙11不能再買了,可是看到優惠還是忍不住買買買,買完又後悔,恨不得“剁手”。

有時覺得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有時又覺得根本無法控制。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喬納森·海特在《象與騎象人》這本書,用“大象”和“騎象人”的比喻,一語給我們道破了真相。

海特是美國積極心理學先鋒派領袖,被人們稱為“21世紀最不應該被忽視的心理學家”,這本書也被稱為近10年來最重要的積極心理學著作。

什麼是積極心理學?就是幫助人們提升幸福的學派。讓我們跟隨海特的腳步,去發現生活中痛苦的來源,尋找提升幸福的方法。

這本書特別適合以下三類人群:

1、常愛糾結,容易後悔的群體。為考研還是找工作常糾結?

2、常有負面情緒的群體。為什麼失戀的總是我?

3、希望提升幸福感的群體。我怎麼總是不幸福?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01、我們糾結的根源:原來自己心裡常住著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

心理學家常說要找到幸福,就是要找到自我。那什麼是自我?

柏拉圖把自我比喻成一輛馬車,而弗洛伊德把自我再細分為:自我(意識)、超我(道德),本我(潛意識)。

《象與騎象人》的作者海特把自我比喻成“騎象人”。他在書裡寫道:人類的心裡,有一半如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而另一半則像是一個理智的騎象人。這兩個分裂的部分,造成人們常陷於理智與非理智的思想衝突中。

“騎象人”指騎在大象背上的人,屬於受控制部分,是意識。能進行各種理性的思考,提出理性的要求,但是卻無法完全控制大象的行為。

“大象”屬於不受控制部分,是潛意識。不受控制部分包括自動化、情緒化、內臟腦。

“大象”與“騎象人” ,即潛意識與意識。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我們天真地認為是意識在控制我們,其實不是,我們90%的言行是依靠潛意識的,10%依靠意識。

這就導致我們明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甚至還告訴朋友我會這麼做,但自己卻隱約知道我不會這麼做。罪惡感、恐懼感常會戰勝理智。

為什麼我們總愛這麼糾結、猶豫呢?心理學家稱人類的心理常常有四種自我分裂形式:

1、心靈和身體。

2、左腦和右腦。

3、理性和感性。

4、控制化和自動化。

法國哲學家蒙田指出: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有它自己的情緒和主張。比如我們的微表情,遇到緊張,我們心跳會加速,肌肉收緊,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這些都是完全自主的,不受意志控制。因為可能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微表情就發生了。

所以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才說:“理性應該只是激情的奴隸,除了服從之外,沒有其他可能。”

我們每個人心裡一直住著一頭“大象”,而且是“大象”在決定我們絕大部分的工作,我們是“騎象人”,只是隨著大腦出現新的皮層後,才開始活躍起來,才讓大象變得聰明。騎象人是無法在違背大象本身意願的情況下命令大象。

想想看,有這麼多讓我們分裂的東西,這就是導致我們常常糾結、猶豫不決的根源所在。所以我們的痛苦就來自於此,我們無法控制以為能夠控制的東西。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02、我們不幸福的生理機制:為什麼總是負面情緒佔主導

我們常糾結的根源就在於我們太過於看重騎象人,太過於看重意識的存在。這就導致我們本來下定決心去實現人生的夢想,可是三個月後又回到原點。

我們要想改變現狀,就要重新訓練大象,首先就要找到為什麼大象這麼容易擔憂和悲觀?

1、情緒啟動效應

大象最喜歡簡單的語言,比如“喜歡”或者“不喜歡”,“接近”或是“離開”,向左還是向右。我們每個人的腦中和大象一樣有一個“喜歡計量表”,根本不用去分析和評價,就是本能反應,對我們的影響相當大。

所以說如果做一件事之前,你的情緒和做這件事的情緒是一致的,比如都喜歡吃甜食,那麼就能有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不一致,那麼做這件事可能就會受阻。

這就是為什麼你經常不知什麼原因就和伴侶吵起來,明明不是他惹你不開心,但很容易把火發到他身上。因為之前情緒啟動的時候就是負面的,可能來源於職場中不開心的一件事,朋友的背叛,提前啟動你的情緒效應。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2、受負面情感影響。

大多數人身上的大象看壞的事看得比較多,看好的事實比較少。

心理學上有個“物種設計原理”,就是說對壞事的反應要強於對好事的反應。

比如魚類對機會和威脅的反應就不一樣。魚寧願錯失了一個魚餌的機會,反正河裡的食物也多,一次沒吃也餓不死。可是如果忽略了掠食者的靠近的信號,魚就可能一命嗚呼了。

動物對威脅及討厭事物的反應肯定要遠高於對機會和喜好的反應,這在心理學上又稱為“負面偏好”。

對人類也一樣,我們常常會覺得贏了100元錢的快樂比不上輸了100元錢的痛苦;夫妻之間一句批評的話起碼要5個積極的情感行為才能彌補。

正如富蘭克林所言:“一點點病痛,我們就能感覺得到,而健康得活蹦亂跳,我們卻毫無知覺。”

遇到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就會引發正面的情緒反應,讓人想接近;而遇到負面、消極的情緒反應,我們就會習慣性地逃避或躲開。

這兩個系統在我們心中隨時待命,但最後是由你的“喜歡計量表”來決定。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3、受遺傳基因的影響。

每個人的性格都會受先天遺傳和後天的環境兩大因素的影響,可是我們想象不到先天的遺傳對我們的影響有這麼大。

據研究顯示,個人平時的心情愉悅的程度有50%-80%的歸咎於基因,而非生活經驗。所以,你很難想象兩個從小分開長大的卵身雙胞胎姐妹,長大後的習慣驚人的相似。因為他們一起在子宮裡待了9個月的時間,基因的貢獻功不可沒。

所以,情緒啟動、負面情緒、基因遺傳三個因素都是導致我們不幸福的生理機制,找到了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找到與“大象”和平相處的解決辦法。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03、找到提升幸福的秘訣:冥想、提升人際關係和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類的理性非常依賴情緒,只有當充滿情緒的大腦順暢時,理性才能得以運轉。你不得不承認,騎象人不是主人、不是國王,只能是大象的顧問和僕人的角色,“大象”才是內心的主宰。

所以只有接受我們內心非理性的一部分,接受我們的衝動、情緒、本能、潛意識等無法完全控制的部分,我們才能更好地與“大象”相處。

明白了這個前提,我們再去尋找獲得幸福的途徑。在《內向心理學》一書中指出,人要想獲得幸福,主要有三個維度:一是與自己相處好。二是與他人相處好,三是與自己的情緒相處好。

尋找幸福的途徑都是相同的,我們也可以以此尋覓我們自己的幸福來源。

第一個方法:通過冥想,學會與“大象”和睦相處,幫助大象緩解負面情緒。

大象天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導致愛焦慮、愛擔憂。而冥想能幫助大象緩解對金錢、名利、身份、地位的追逐,緩解焦慮和擔心,讓我們的內心逐漸獲得平靜。

冥想的好處被很多科學家證實了,德國的科學家曾經組織過一場史上最大的冥想試驗,對300名參與者進行為期9個月冥想的研究。最後發現,與原來相比,所有冥想者的大腦中灰質都增加了很多,這個灰質就是跟情緒很有關聯的大腦組織。所以說,冥想有助於增強人的情緒管理能力。

那如何冥想呢?非常簡單,首先找個安靜的地方坐著。然後閉上眼睛,把所有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將一切想法拋出腦海。如果你心中仍有雜念,也沒關係,再次集中注意力。

這個過程就是馴服你心中的大象的過程。想馴服大象,就要用對方法,想改變自己的心理,就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學會與“大象”相處,就是學會與自我相處,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第二個方法:通過互惠互利,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人互惠。

一般來說,幫派為什麼這麼團結,幫派成為講義氣,重哥門情義的代表,其實就是有困難互相幫忙,有福共同享受。這就是與人互惠的基礎。

有一位心理學家做了個實驗,隨機把聖誕卡片寄給不認識的人,來分析寄卡片人的心裡,結果大多數收到卡片的人都回寄了聖誕卡給他。所以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一書中引用了以上研究並說明:人有一種無心、自發式的互惠本能反應。

“認識的人給你好處,你會想要回報那個人“。所以,優秀的銷售員掌握的最重要技能就是互惠之道,我們想要別人購買東西,都要先給別人一點甜頭。

所以,互惠作用只要你使用得當,都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產生強化效果。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第三個方法:通過你的興趣,找到你所熱愛、具有挑戰的事情去做

心理學家發現,能發揮出自身優勢的事情會讓人幸福。因為每個人都有發揮自身潛能的渴望。當我們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不管是打遊戲、做實驗、畫畫、辯論....,你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容易產生一種成就感和價值感,心理學上稱之為“心流體驗”。

當心流穿越身體時,你會有一種愉悅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所以,我們常常會覺得實現目標的過程比達到目標更幸福。因為,當我們沉浸過程中時,離目標越來越近,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多巴胺的激素,這個激素會導致“大象”感覺到快樂,而且這種快樂能有持續性,幫助我們向著目標一步一步地前進。

為什麼我們會感到遇到逆境挑戰成功後比一直呆在舒適區更幸福,這也是心流的作用。

所以,找到你所喜歡的事情,最好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去嘗試,去沉浸其中,你也會找到你想要的心流感覺。

《象與騎象人》找到你總愛糾結和痛苦的根源,三招助你提升幸福感


04、結語

幸福是什麼,不同人有不同的感覺。

只要找到導致我們糾結、恐懼、不開心的根源,與自我的“大象”和平相處,其實獲得幸福也很簡單。

就像作者喬納森·海特在《象與騎象人》一書中說的:幸福很多時候與外在無關,而與你有關。

而且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 我是@如穎隨行育兒經,專注家庭教育,每年閱讀書100+,為你推薦育兒書籍及乾貨,研究孩子學習力和情緒管理,歡迎關注我,和孩子一起成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