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位於河南省北部,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的浚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黎陽收,顧九州”就是這座千年古城的美譽。作為一座千年古城,浚縣境內有很多名勝古蹟,比如著名的大運河、黎陽倉遺址以及大伾山石佛等等。除此之外,在浚縣古城的中心還有一座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文治閣,也是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之一。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古城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古城牆


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座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可見一斑。人口只有七十多萬的浚縣卻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歷史文化名地。當我有幸遊覽了浚縣古城後,對於這座千年古城有了更深的認識,尤其是位於縣城中心的文治閣,讓我見識到了浚縣的厚重歷史文化。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古城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古城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古城


從浚縣古城的西門長清門出發,沿著西大街往東步行大約400米就看到了位於古城正中心的文治閣。直到康熙年間才有了文治閣一名的閣樓在歷史上一直被叫做中心閣,至於這座閣樓始建於何年何月早已無人知道,就連本地的方誌中都沒有記載。除了文治閣一名,浚縣本地人還是習慣稱呼這座閣樓為鐘鼓樓,因為在歷史上,這座閣樓一直起著報時的作用。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是一座閣樓式建築,包括樓臺兩部分。根據資料介紹,這座閣樓總高度為20米左右,大約有三層樓高,閣樓的四面均開有券洞,可以通向東西南北四條街,但是因為閣樓券洞比較狹窄,無法通過機動車輛,所以很多車輛都在文治閣外繞行。在文治閣的券門外嵌鑲有四塊青石橫額,東邊的刻寫有“丹流東壁”,西邊的刻寫“壁瀉西山”,據說是清朝時期當地書法家趙素廬所書,南邊橫額上刻有“清環黎水”、北邊橫額刻有“黛護伾嵐”,據說是清朝時期當地書法家張子白所書。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在查閱當地方誌的時候,我在清朝嘉慶年間重修的《浚縣誌》中找到了文治閣的記載,上面記載的名字還是中心閣:

中心閣,一名文治閣,曾馬合志稿在城中,不知建於何年。侍郎劉達重修,康熙四十八年知縣梁通洛重修。易木築磚,易卑為高,改名文治閣,邑人張皙作記。……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清嘉慶年間《浚縣誌》中的文治閣位置圖(途中紅色圓圈內)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誌》中文治閣記載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誌》中文治閣記載


由此可知,直到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中心閣才正式更名為文治閣,有“以文為治”之意。但是文治閣作為浚縣鐘鼓樓的歷史要更悠久,據說早在明朝萬曆乙卯(1615年)後,就已經把中心閣作為當地的鐘樓了。如果按照那時算起,迄今為止文治閣的歷史至少有405年。

但是現在的文治閣並非明清時期的文治閣,而是1997年當地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重修之後的樣子。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文治閣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重修文治閣碑誌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文人楊巨源有一次來到浚縣,在薛侍御的陪同下登上了浚縣城中心的中心閣,寫下了一首名為《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的詩作:

倚檻恣流目,高城臨大川。九回紆白浪,一半在青天。

氣肅晴空外,光翻曉日邊。開襟值佳景,懷抱更悠然。

由此可見,早在一千多年前,浚縣古城的中心就已經有中心閣,不過那時候的中心閣還沒有名字,浚縣還不叫浚縣,而叫黎陽縣,這座閣樓因此叫做黎陽縣樓。楊才子在好友陪伴下登上黎陽城中的高樓憑欄遙望,看到奔流的黃河繞著壯觀的黎陽城蜿蜒而過,生出半在雲端半在天的感覺,這種感覺像是探首天外,又像是飛到天邊,讓人忍不住要伸開臂膀去擁抱眼前的美景,好像整個人都融入這美好的景色之中。


文治閣,千年古縣浚縣古老文明的標誌,如今是“國保”單位

浚縣文廟


但,現在的我雖然能夠看到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文治閣,卻無法登上閣樓,即使能夠上去,看到的也只是周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無法看到古人眼中波瀾壯闊的黃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