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名称背后的权力演变(上)

中国的历史上,“丞相

”名称一直在变化。

秦朝和汉朝,丞相为文官之长;到了隋唐,三省长官中的尚书令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同章事”为宰相,明代称宰相为“内阁大学士”;清代时,“军机大臣”中的“领班大臣“是大臣中的一把手。名称的变化表明中国式权力演变的规律——皇帝对权臣的防范。

丞相名称背后的权力演变(上)

权臣是威胁皇权的重要因素。秦朝建立了丞相制度,但是皇帝制度本质上又对任何人不信任,皇帝总是担心丞相夺了自己的大权。因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和第一个丞相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戒备的。有一次,秦始皇在山上俯见李斯的车骑队伍滚滚而过,声势很大,他很不高兴,随口骂了一句。有人把这事儿告诉了李斯,李斯马上减少了随从。结果秦始皇又大怒,追问左右是谁向李斯透露了消息。随从们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将当时随侍在左右的几百个随从全部处死了。

这一事件典型的说明了皇帝对丞相的戒心。汉武帝时期,曾经走马观花一样地换了13任丞相,其中除一人在汉武帝托孤时留任,其他12位丞相中被免职的有7人,有5人因犯罪自杀或被下狱治罪。被免职的7人里也有2个人是非正常死亡,一位窦婴,他先被免职后弃市,另一位是田蚡,被惊吓至患精神分裂症而亡。这就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实写照。

丞相名称背后的权力演变(上)

汉武帝换了这么多城镇,感觉还是用不顺手,于是开始重用近臣,何为近臣?尚书。

在我们的历史常识里,所谓尚书,相当于部长,中国古代的政府分为六部,每个部的部长叫尚书。

然而事实上,尚书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的官职。秦代和汉代有六尚: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与尚书,替皇帝管理帽子、衣服、饮食、洗澡、家具这些小事儿,其中管理书籍的也叫尚书,也就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小秘书,是级别很低的官员、服务员。

但是汉武帝就开始用自己的贴身小秘书来处理重大的国务,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给尚书处理,而不是给丞相,因为小秘书地位低,又随时在身边,很好使唤。宰相除了上朝能见到皇帝以外,平时连见一面都很难,而身边的人长期与皇帝长期相处,却建立起了基本的信任感。这就相当于今天有些官员会把很多事交给司机去管,因为司机贴身,靠得住。

这样一来,丞相权力被架空,时间长了,尚书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职务,

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时候,尚书令名正言顺的成了真正的宰相。原来的丞相这个官职还在,但没有了权力,”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

到唐朝,皇帝又感觉”尚书令“的权力太大了,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最高长官都叫宰相。所以唐代一开始的时候,宰相的名字就特别复杂,因为三省的长官名字不一样。尚书省的长官开始叫尚书令,后来叫尚书仆射,中书省长官叫中书令,门下省长官叫侍中,名称不同意,后来唐太宗说,统一了吧,都叫”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他们的官都是三品。所以唐代前期的宰相,正式的名字叫”同中书门下三品“,名字很怪,体现的是三省互相牵制,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思路。

虽然把相权一分为三,但是三省毕竟是外朝,皇帝控制起来不是很方便,于是,到了后来,唐代皇帝又开始重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小一级的官员,架空原来的宰相,不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获得了实权。到了宋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演变为新的宰相。

丞相名称背后的权力演变(上)

到了明代,猜忌心特别强的朱元璋连续用了几个丞相都感觉不顺手,不放心,把他们杀掉后干脆搞了一个重大政治创新,废除丞相制。这样皇帝身兼皇帝和宰相两个职务了,每天不得不亲自阅览大量奏折。《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创造了8天之内批阅奏折共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也就是说,他每天批阅奏折200多件,处理国事400多件。

结果时间长了,他也受不了,实在忙不过来,就把自己信得过的几个文官任命”大学士“,临时组成一个秘书班子。

我们一听”大学士“这个词,往往习惯性的认为是一品大员,其实不是,在整个明朝,大学士都是正五品,是小官。因为朱元璋就是怕大学士演变成宰相,所以特别规定,你就是小秘书,拼命压低官品。

然而后来大学士还是演变为实质性的宰相了,因为他毕竟实际权力大。所以明代后来没有宰相,但是像严嵩、张居正那样的大学士又变成了实际的宰相乃至权相。

清朝建立后,皇帝又感觉大学士们用着不顺手,因为内阁后来制度化了,大学士们获得了制度性的权力,不好操控。于是雍正帝又建立一个新的秘书班子,叫”军机处“,用这样一个临时机构来架空内阁大学士。军机处又成了新的宰相机构,军机大臣成了大臣群体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