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導語:米友仁發展了米芾技法,其運用“落茄皴”(即“米點皴”)加渲染手法抒寫自然山川,以雨後山水的煙雨濛濛、變幻空靈而見稱。世稱“米氏山水”。

米友仁畫風學其父米芾,均以水墨揮灑點染表現煙雨掩映樹木,信筆作畫而不求工細。由於用墨別具風致,又有“米點”之稱。

明代唐伯虎十分推崇此種畫法,稱之為“米顛山水何曾一片模糊哉?”明代董其昌從技法角度總結為:“元章用王洽之潑墨,參用破墨、積墨、焦墨,故融厚有味。”這就是世人所言的“米點皴。”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虎父無犬子

米友仁,米芾長子,人稱“小米”。書法繪畫皆承家學,早年以書畫知名,他和其父米芾,均為收藏家、鑑賞家。

米友仁南宋書畫家,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鰲兒,黃庭堅戲稱他為“虎兒”,並贈古印和詩:“我有元暉古印章,印刓不忍與諸郎,虎兒筆力能扛鼎,教字元暉繼阿章。’故字元暉,晚號嫩拙老人,祖籍太原後遷襄陽,定居潤州。。

早年即以擅長書畫知名,在19歲的時候,他父親將他所作《楚山清曉圖》獻給宋徽宗,得到了宋徽宗的賞賜,由此聲名卓著。宣和年間任少尹。宋高宗趙構南渡後,米友仁流寓於溧陽、平江等地。後歷任提舉兩浙西路茶鹽公事、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等職。他精於鑑別,高宗趙構每得書畫名跡,均請他鑑定並加以題跋,米友仁從而成為南宋初的書畫界領軍人物。

“米氏雲山”雖然是米芾獨創,但米芾的成就主要是在書法上,山水畫幾不可見。米友仁發展了米氏雲山並使其成熟。獨具魅力的米氏雲山裡蘊含的繪畫美學思想即“寄興遊心”和“墨戲”,對後來的繪畫創作和繪畫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水墨橫點,連點成片

米友仁山水畫發展了米芾技法,用水墨橫點,連點成片,構成“煙雲變滅,林泉幽壑,生意無窮”的畫面,強調“借物寫心”,對後來“文人畫”中的筆墨縱放、脫略形狀頗有影響。

米友仁山水畫屬水墨大寫意。在繪畫上追求“點滴煙雲,草草而成”。並且,其在山水畫上的創造,則來源於對江南的風景切實的感受。他常住江南,對江南的雲山煙樹,目染至深。

他的畫法突破運用線條表現峰巒、樹木、雲水的傳統方法,強調用墨。

吸取王洽的“潑墨”、王維的“水墨渲染”、董源的“淡墨輕嵐”和點子皴,又參以破墨、積墨、焦墨,通過墨的深淺濃淡和筆的橫點排比,來表現煙雲變幻、風雨微茫的景象,模糊中見意趣。

米友仁善用橫點的“落茄皴”和潑墨的“拖泥帶水皴”,不求修飾,崇尚天真,充分表達了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與北宋流行的李成、范寬畫雄峻山川迥然不同而別開生面。

清人方薰《山靜居畫論》中有一段說:“款題始於蘇、米,至元、明遂多以題語位置畫境者,畫亦因題益妙。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後世乃濫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詩、書、畫的結合,於此大開法門,無論如何也要算上米友仁一份功勞的。如他的《瀟湘奇觀圖》,前畫後題,又錄了許多別人所作的詩歌,它們三者渾然一體,在米友仁之前,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出來的。


含混虛幻,米點山水

米家的雲山,是中國傳統審美中“山水”的典型繪畫代表;而反過來,米家山水也定義了中國山水的圖式,並在漫長的歲月中沁入了中國人的腦海。

“米家山水”的大體畫法:先用清水按山石的大體形狀、走勢潤澤一遍,然後用淡墨漬染,再用稍濃的墨筆去破擊並點出層次,最後用大小錯落的濃墨橫點層疊上去,自由揮灑之餘,不經意地流出空白。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雲山墨戲圖》

“米家山水”的典型畫法,山巒坡渚先用淡墨染就,繼以大小各異的橫向墨點反覆在山頭、山脊等部位再次圖寫,從而達到表現江南風光潤澤華滋、霧氣迷濛的獨特效果。董其昌稱其“元氣淋漓,布境特妙”。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瀟湘奇觀圖》

以大筆觸的遒勁筆法來潑染水墨,墨隨筆走,時隱時顯,忽明忽晦,迷濛又富有變化。在大筆塗染塊面中,多有縱點、橫點、落茄點和不規則的破筆點,亦見連勾帶擦的線條。故,時人謂他“善畫無根樹,能描朦朧雲。”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遠岫晴雲圖》

以溼潤的筆墨點染雲山樹石,表現煙雲變幻、山色朦朧的動人景象。看米氏自題可知原畫為小卷,後改裝成軸。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雲山得意圖》

群山逶迤連綿,白雲漂浮繚繞,山峰浮現藏於雲海之中,山下的疏林,房屋也半隱半現。用濃淡墨渲染出群峰的明暗,間落墨點,山下的疏林也點有同一形式的墨點,用留白表示雲氣,略用淡墨勾出雲形,筆法概括。


“米式雲山”米友仁,水墨橫點連點成片,定義水墨山水畫圖式

《姚山秋霽》

結語:

米氏父子筆下的山水,才是真正的江南——潮溼、朦朧,眼前的一切彷彿真實存在又彷彿只是一片虛幻。這樣的山水,不如北方高山大川那般驚心動魄,一下子便攝人心魄,卻另有一種含蓄的美,罩著一層薄紗,你需要慢慢的看、細細的品。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