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写作技巧:写出文章的灵魂---创新独立

高考作文看似神秘高深,但是要像得高分,尽早领悟和练笔,并不深奥。今天我们来说高考作文高分技巧之四-----创新独立。

素质教育国策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而在迎接未来的过程中,这些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重要课题,更是高中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

所以在高考作文中,科技发展,自主创新,锐意进取等就是写作热点。尤其是,在如今严峻的形势下,担负着未来祖国建设者的中学生们,更应该有为国创新、超越自我的精神,在学好各种知识本领的同时,还要有超越的视角和观点。

在高考中,相关的话题不会很直接显现出来,但是考生可以衍生拓展到许多相关,比如:独立自主、创新进取、远见卓识、危机和机遇、双赢、公平、挑战、全球化、命运共同体......

高考真题:

“独立创新”,其实是一种面对未来迎难而上的心态,可以是积极的思维,也可以是主动的行为,当然也可以在考虑过去的基础上,与未来的碰撞和统一。近年的高考题目角度不同,但考生需要抓住考题背后的真意进行辨析。

2009年上海卷“板桥体“, 2014年天津卷”智慧芯片“, 2017年全国卷”中国关键词“, 2018年浙江卷”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等。

2019年全国卷“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精心选择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标志性历史节点,启迪学生领悟国家富强起来的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历史,思考未来。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写作技巧:写出文章的灵魂---创新独立

素材积累:

议题一:科学精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用语探究等要点。

论点1:理性思维。在对待事物上,要理解基本的科学原理,掌握研究的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做到严谨实证,脚踏实地,逻辑清晰,并且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事例: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下,科学家和医务工作者们对于突如其来的病毒案例,采取科学的态度,取样、调研、实验、总结。比如抗疫英雄刘薇,长期从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她秉承的就是严谨的科学精神,不仅有敏锐的嗅觉,更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同时佐以大量的实例依据,枕戈待旦,加班加点,勤奋顽强地不断对病例病灶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与概括,从而在疫苗和防护药物开发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论点2:批判质疑。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有独立思考判断、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当有怀疑质疑的时候,要多方权衡比较,不可因为怕麻烦而忽视这些。任何思想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要有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的意识,并能加以独立判断,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

事例:而普朗克虽然在1900年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和公式,但是他发现这个假设破坏了权威的牛顿理论,宣布取消假设,这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随后,25岁的爱因斯坦重新提起了普朗克假设,并且对此表示赞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同时,爱因斯坦敢于否定权威,他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理论,创立了相对论;;任何科学伟人的创新都是建立在对一些经验和既成结果的质疑和重新论证的基础上的。

论点3:勇于探究。在开拓过程中,要勇于创新,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且有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高中生不能迷信经验和权威,不要迷恋书本,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自主探索,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事例:莱特兄弟在发明飞机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这一发现与书本上的论点违背,但是他们没有放弃,最终用这一现象为基础,在1901年获取了一系列科学数据,从而用这些数据设计出了飞机。

议题二:创新发展

论点1:以科技铸就强国之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强国的铸造基本。

事例:建国70周年以来,我国就是一部科技创新自强的历史。从1960年的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的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开始,我国在国防军事、航天工程、信息生物、航海科考、天文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的“辽宁号”航空母舰,2016年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2016年天眼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2018年9月10日的”雪龙2号“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基地科考破冰船在上海下水,2017年的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2017年袁隆平的耐盐碱水稻测产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2020年6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论点2:创新过程中,机器技术和人类思考的对立统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从前所谓文匠这类工作,但无法产生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创新的是技术,可以替代重复性劳动,但是一些创造性的工作,确实永远无法替代的,那些文学音乐、艺术等等,需要人类大脑创造的工作,是技术无法替代的。

事例:互联网风潮中,许多教育机构倾向线上课程,但是千人一面的没有分层教学的单一课程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无法取代线下传道受业解惑,教育是本,传道受业解惑是根,与学生互动,发现学生的困难和弱点,并且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管理过程才是不变的教育之重任,互联网课程只是一个载体或者例子,它代替不了教学相长,更代替不了教育中的精神、信仰等情怀和思想。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写作技巧:写出文章的灵魂---创新独立

议题三:知识与实践

论点1:实践是知识的来源和深化。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它可以出真知,也可以验证知识,深化知识。没有实践就不可能出真理和知识,或者是经不起推敲的知识。同时,知识也要靠经验来检验,它如同一面镜子,借鉴它,你会发现知识的真假。

事例:写出《战争与和平》的托尔斯泰,为了书中的内容,亲自跑到历史战场遗迹去考察一番,它把地形牢牢记在心里,画了表明村庄、地平线、树林的地图,甚至当年太阳移动的方向,然后又把历史文献上的记载材料联系起来分析研究,才写出了场面壮观又身临其境的战争故事。

论点2:实践和经验要结合起来,才能让人受益。清代学者梁绍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耀自他,我得其助。” 经验和时间两者不可偏废,只有相有机结合,才能让人增长能力,所以两者不可分开。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体现了读书的重要,读书是间接经验的积累;刘向又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又体现了实践的重要,实践是将书本知识化为能力和智慧的最佳方式。只有自己亲自走过的路,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文/叶正聆

---高考作文系列之四 (共六篇)---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写作技巧:写出文章的灵魂---创新独立

中国敦煌

————————————————————————————————————

更多作文高分论点、事例参考内容,请看链接文章。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应对技巧:写出作文的灵魂 -- 民族复兴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应对技巧:写出作文的灵魂 -- 时代精神

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和写作技巧:写出文章的灵魂---传统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