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禮券的“紅”與“黑”:那些“微妙”故事

大閘蟹禮券的“紅”與“黑”:那些“微妙”故事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


9月21日,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秋風送爽的時節,也帶來了蟹黃多油滿的陽澄湖大閘蟹。恰逢中秋,螃蟹自然成了走親訪友的佳選。但是,近年來,隨著陽澄湖大閘蟹的走紅,螃蟹貼牌陽澄湖的現象也逐漸盛行。而且,隨著電商經濟的不斷髮展,各種打著陽澄湖旗號的大閘蟹禮品卡已開始熱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禮品卡的盛行,一方面讓缺斤少兩的各種亂象橫生,另一方面,還衍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即虛構的“紙螃蟹”,演變成發財之道,或是被貼上了“腐敗”的標籤。而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也已經被貼牌產品打壓到難辨真假。


01

“身價飆升”的大閘蟹

大閘蟹禮券的“紅”與“黑”:那些“微妙”故事

“一家四口,晚上吃頓大閘蟹,1000塊都打不住,真是吃不起。”不知何時起,大閘蟹被貼上了“昂貴”的標籤。


而據中食財經瞭解,在2002年,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發布的收購指導價顯示,4兩雄蟹每斤僅85元。出現巨幅漲價是在2010年。據數據資料顯示,2010年大閘蟹價格整體上漲五成,成為史上最貴。其中的“貴族”陽澄湖大閘蟹,3兩母蟹每斤售價約為450元。並且,近年來價格穩步增長。


對此,有經銷商感慨,雖然客觀上,低寒、高溫等極端天氣,以及養殖環境的變化,導致大閘蟹產量減少,但能賣出這樣的高價,還是前所未有的景象。“我們也想不到,看不懂,現在價格一天一變,漲幅已經算不過來了。”


就最為有名的陽澄湖大閘蟹來看,2000年前後,陽澄湖大閘蟹年產值只有幾千萬元,經過10年發展後,產值已達到四五個億。不少當地人因蟹致富,每年都會誕生百萬富翁,有些甚至成了億萬富翁。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的陽澄湖大閘蟹的真實產量為1600噸,市值約合3億元人民幣,而當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營銷額,達到300億元。其背後,99%的“陽澄湖大閘蟹”又從哪裡來呢?


02

“冒名頂替蟹”盛行

大閘蟹禮券的“紅”與“黑”:那些“微妙”故事


以前,消費者對於陽澄湖大閘蟹都是“慕名已久”,而如今,當談及陽澄湖大閘蟹時,消費者卻一反常態。多名消費者表示,有關“洗腳蟹”、“聽濤蟹”的傳聞,早已人盡皆知。想憑一己之力,買到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印象更多的是水太深,不會嘗試。


從數據來看,據江蘇省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透露,2016年大閘蟹產量約為2100噸,2017年直線下降為1200噸左右,2018年小幅增長至1300噸左右。2019年產量2000噸。不過,據今年蘇州市大閘蟹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大閘蟹產量預計達到10260噸,產量和個頭均遠超往年。儘管如此,這對於龐大的市場需求量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在此背景下,一些“邊緣產品”自然會出現,貼上陽澄湖標籤後的大閘蟹,不僅可以在價格上水漲船高,銷量也會“不請自來”。當然,伴生的便是大家對陽澄湖大閘蟹品質的質疑,市場上參差不齊的“陽澄湖大閘蟹”,也使得品牌逐漸失去了大眾信任。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由於陽澄湖是地域名,沒有獨佔性,許多組織和個人都可使用,卻無人維護,導致這一地域品牌陷入“公地悲劇”。


03

或已脫離食物屬性?

大閘蟹禮券的“紅”與“黑”:那些“微妙”故事


俗話說:“過節先過關”。近年來, 以禮品卡形式為主的螃蟹消費已經成為正在成為中秋、國慶主打禮品。有商戶稱,同行中做得好的,蟹卡年銷售額能達到一兩億元。


然而,暴利背後,禮品卡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


據一位消費者描述,自己買的蟹券在兌換,3.5兩的母蟹只有2.2兩,本來十隻螃蟹一共是4斤重,但實際稱下來只有三斤重。


對此,一位陽澄湖的養殖戶表示,很多平臺特別是團購平臺中,蟹的圖片看起來漂亮價格又便宜,但根本不可能。卡券通過互聯網銷售,大都虛標價,特別是一些價格低的。禮券是一次運費,實際發貨是一次運費。所以超低價格卡券,只能拿小蟹當大蟹發貨。


當然,隨意標註價格自然也是常事,據瞭解,售價500多元的兌換券,面值可以達到4888元。同時,中食財經發現,有些消費者購買的禮品卡甚至連螃蟹都無法兌換。


而且,禮品卡衍生出的“灰色產業鏈”也被曝出,“紙螃蟹”空轉現象嚴重。網傳,近年來,經銷商印製面額500元的蟹卡,400元賣給採購人員,採購人員拿去送禮,收禮者以250元的價格賣給回收者,回收者再以300元的價格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回購蟹卡每張賺100元。“紙螃蟹”兜兜轉轉一大圈,經手者雨露均霑各取所需,而真正的螃蟹已經變成了幌子。


另外,除了被中紀委點名的“披金戴銀”的月餅外,在“無禮不成節”的傳統裡,大閘蟹也被大眾“偏愛”起來,同月餅一樣,大閘蟹也逐漸演變成“買的不吃,吃的不買”的奢侈品。而且大閘蟹禮品卡的興起,相比現貨,其不僅可以包裝面值,而且攜帶方便,送禮更有面子。螃蟹、月餅之類時令性禮物或因此被衍生為潛在的腐敗道具。


目前來看,面對“亂花漸入迷人眼”的大閘蟹禮券市場。唯有企業自律,市場監管加強,消費者理性消費,行業標準儘快出臺等幾方面共同推動,方能早日實現“社會共治”。由此,企業才能做到規範品牌生產,行業才能提高品牌准入門檻,分量不足的螃蟹或是假蟹卡才能真正被拒之門外,亦才能遏制住日漸蔓延的大閘蟹亂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