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心衰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專家:許嘉鴻(心血管內科)

對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來說,從醫院內到醫院外的全程隨訪管理尤為重要。而疫情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慢性心衰患者的就診隨訪,因此慢性心衰患者要避免因自我管理不當而發生的病情變化。如何儘量平穩地度過這段特殊時期,是心血管科醫生和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面臨的共同問題。

圖片

1. 細緻觀察,認真記錄

疫情期間,患者要養成習慣認真記錄血壓、心率、體重、出入量、活動量以及各種心衰相關的症狀、用藥。尤其血壓和心率是反映心臟基本功能狀態的指標,同時也能反映藥物治療療效和不良反應,以及心臟病危險因素的控制情況,目前很多血壓計都可以在測血壓的同時獲得心率數,推薦晨起後、夜間睡覺前測量血壓、心率並記錄。

2. 監測體重,管理容量

保持容量平衡是控制心衰的關鍵之一,容量過度會加重心衰症狀及導致住院,容量不足則導致低血壓症狀及影響腎功能和電解質平衡。因此,心衰患者要特別注意管好“水”。

為了保證精確計量飲水量,心衰患者家中應常備有刻度的杯子,並隨時記錄。人體出液的方法主要是小便,除此之外還有大便、出汗、體表蒸發等,其中尿量是最主要的也是計量最簡單的,常備一個有刻度的尿壺或量杯每次小便量一下,計算從早上7:00到次日早上7:00所有尿量,即24小時的尿量。心功能穩定情況下應維持入量與出量差不多,若入量高於出量,則應該更嚴格地限制飲水,必要時增加利尿劑的應用。

體重是一個測量簡單、有針對性的判斷心衰病情變化的指標,推薦患者每天清晨排便後、進早餐前穿同樣的衣服測體重並記錄。如3天內體重增加超過2千克,或每天體重的增長達到1千克以上,考慮心衰正在逐漸加重,需加大利尿劑的劑量或及時諮詢醫師調整藥物治療。同時,還要做到自我控制飲水,儘量避免進食湯等液體食物,關注每天所吃食物、水果中的含水量。自己把容量管理好了,才能避免疫情期間的心衰的加重及復發,降低就診頻率及住院率。

3. 注重精神和心理調適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有些人的情緒被淹沒在各類疫情信息中,但又無能為力,“焦慮地持續刷手機,越看越沮喪”。慢性心衰患者更是容易被捲入這種情緒。長時間宅在家中,活動範圍被限制,又從各種渠道接收到心衰患者更容易罹患的信息,時刻擔心疫情的發展和自身會被感染,難免被焦慮的情緒控制。這些焦慮等心理障礙會使心衰患者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神經內分泌激活,誘發或者加重心力衰竭,增加不良事件發生,影響心力衰竭的預後。因此,患者的情緒管理與心衰的發展有著直接關係,在特殊時期進行心衰自我管理時,不僅要緩解軀體的不適,更需要關注和解決自身的精神及心理問題。

患者要對自己的心衰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儘管心力衰竭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通過長時間的有效治療來控制,但也是一種“治不好”的疾病,有一些心衰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效果,有一些心衰是可以被治好的,而且還有很多延長壽命的措施。

患者要學會消除緊張情緒,對自己的疾病要有新的認識,情緒鎮靜、不急躁、不恐懼,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引導家庭成員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幫助患者堅定治療疾病的決心,鼓勵患者進行居家運動,調動生活情趣,轉移注意力,調整心情,提高免疫力,從而順利度過非常時期。

長時間處於疫情中,加之對於自身疾病的擔憂,可能對心衰患者造成較大的思想負擔,影響其自我管理的依從性,嚴重時延誤治療時機。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家人加強觀察,積極與患者溝通,調整其心態,學會“居家模式”下個體化的運動康復,提高其治療康復信心。

專家名片

圖片

許嘉鴻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週五下午

擅長領域:冠心病支架介入、心臟起搏器安置術、頑固性高血壓、心力衰竭綜合診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心內科副主任,內一支部書記,院紀委委員。兼任中國中西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上海市常務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委員會委員、虛症與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心臟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長期從事臨床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心血管常見、疑難和危重疾病的臨床診治和搶救能力,擅長心血管疾病微創介入診治。1999年開始從事心血管微創介入診斷治療手術,先後到法國馬賽St.Joseph心臟中心、美國Vanderbilt大學附屬醫院進修心臟介入手術,完成冠狀動脈造影術及支架植入術4000餘例。曾赴德國學習起搏器安裝手術,能獨立完成永久起搏器、CRT、ICD各類型心臟起搏器安置術,累計完成1000餘臺。

主要從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3項,上海市科委醫學引導項目(重點)、上海市衛生局科研課題各1項。發表科研論文40餘篇,其中SCI論文23篇,參編專著5部。指導研究生23人,包括外國留學生3人。

曾獲得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同濟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甘泉路街道優秀共產黨員、同濟醫院優秀共產黨員及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同濟醫院中青年崗位技術能手等榮譽。

文 |心血管內科

圖 |以上均為版權圖

編輯丨宣傳處

同濟醫院於1900年由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創建,上海市同濟醫院是普陀區唯一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年門急診量超過 200 萬人次。擁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骨科、精神神經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上海市重點專科脊柱外科、心身醫學科、消化內科,上海市中醫示範科;實現急診與危重症學科、老年醫學科、檢驗醫學科、臨床藥學科入選上海市級平臺學科建設計劃;院內形成以骨科牽頭的運動-神經-精神學科群,心內科牽頭的循環-呼吸-胸外學科群,消化內科牽頭的消化-普外-內分泌學科三個優勢學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牽頭的血液-腫瘤-影像-病理-檢驗學科群、腎內科牽頭的腎臟-泌尿-婦產-生殖學科兩個特色學科群。醫院整合學科優勢,成功打造三個國家級中心——高級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創傷救治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的大型急診危重症與疑難雜症綜合診治中心。建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美幹細胞聯合研究基地。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專家隊伍。承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 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20 餘項。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為標誌的高等級科研成果。

同濟醫院作為一所百年傳承的現代化醫院,執著於精湛的醫術,形成了具有同濟特色的溫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健康傳播文化。並以濟人濟世之心傳醫者之道,在歷次重大搶險救災、國際援助、扶貧幫困中發揮了同濟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懷,將同濟天下的愛國情懷灑滿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