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01 《慶餘年》火爆的原因

毫無疑問,《慶餘年》給2019年的冬天點了一把火,這個冬天最火的一部國產劇非它莫屬了。

《慶餘年》在豆瓣的評分約7.9分,有18萬人參與了評分,評價並不低。

《慶餘年》口碑爆棚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綜合整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1、原著口碑好。

《慶餘年》改編自作家貓膩創作的同名網絡小說,雖然該小說連載創作於12年前,但至今在書迷心中仍擁有極高的地位,於2017年,《慶餘年》進入《2017貓片 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位列第76位,有大IP原著加持,再加上強大的製作陣容,是這部電視劇的賣點之一。

2、故事腦洞大。

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一開始只是以為這是一部穿越的權謀劇,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才會發現,原來這是一部向未來穿越的科幻片,這個新穎的設定就顛覆了許多觀眾對於古裝劇的認知。《慶餘年》的反套路性,也是它火爆的原因之一。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3、演員陣容強大。

這部2019年的年末大劇,戲骨級別的演員可謂是齊聚一堂,7位國家一級演員,4位國家級話劇演員,2位特別的國家級運動員,2位友情客串的重量演員......

這樣的配置,都只是出演配角,演員陣容強大到無法形容,老戲骨+中生代+青年演員,實力派演員齊聚一堂,過癮飆戲,又是這部電視劇的一大亮點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網友總結的演員背景)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網友總結的演員背景)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網友總結的演員背景)

除了這三個方面的因素,《慶餘年》還有什麼爆的原因的呢?不得不提的就是,《慶餘年》中的人物塑造。

《慶餘年》中,火爆的不僅僅只有主角範閒,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配角,如財迷媽寶男範思轍、懼內貪財寶藏男孩王啟年、蠢萌坑爹反派郭保坤、有情有義滕梓荊......

對於《慶餘年》中人物塑造的神展現,素有“網紅編劇”之稱的王倦,功不可沒。

王倦在接受訪問時曾說過:“我很喜歡原著小說,希望儘量把人性光輝的一面在劇裡表現出來。”

說到,並做到,王倦確實把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塑造成功了,每個人物都有屬於他自己的高光時刻。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02論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情節和人物,何者更為重要?

素有“編劇聖經”之稱的《故事》裡寫道:“亞里士多德兩相權衡之後,得出結論說:故事第一位,人物第二位。此觀點一直被視為金科玉律,直到小說的演變使意見的鐘擺擺向了另一邊。”

人物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故事》的作者是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自1997年初版以來,《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編劇的第一必讀經典。

1981年,羅伯特•麥基受美國南加州大學邀請,開辦“故事”培訓班,隨後創辦全球性的寫作培訓機構,學員超過6萬名,其中,60人獲奧斯卡金像獎,170人獲美國電視艾美獎,30人獲美國編劇工會獎,26位人獲美國導演協會獎。

《故事》正是集結了羅伯特•麥基30年的授課經驗。

依據羅伯特•麥基的《故事》,我們分析《慶餘年》中人物塑造。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03《慶餘年》中的人物塑造

什麼是人物塑造?

羅伯特•麥基認為:“人物塑造是一切可以觀察到的人的素質總和,一切通過仔細考察便可獲知的東西:年齡和智商;性別和性向;語言和手勢風格;房子、汽車和服飾選擇;教育和職業;性格和氣質;價值和態度——我們可以通過日復一日地記錄某人的生活而獲知關於人性的所有方面。這種各種特質的獨一組合便是人物塑造。”

在說起人物塑造時,原著作者貓膩表示:“人物要有美感,起碼不能讓讀者討厭,另外也需要一些與眾不同。”

事實上,王倦也做到了這樣的改編,王倦在接受採訪時,是這樣回應人物塑造的問題的。

“觀眾第一眼看到角色時,關注到的一定是異於常人的地方,會記住他的特性。之後,再挖掘角色平凡、常人的特點,豐富其背後生活、人生、情感的層面,將人物做活,使其不再平面,觀眾自然會愛上這個角色。”

在王倦的改編下,每個人物都賦予了靈魂。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王倦是如何將小人物賦予靈魂的吧。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1、看似如此其實並非如此,使用反襯手法來揭示人物的性格真相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指出:“對照或反襯人物塑造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是所有優秀故事講述手法中的基本要素。”

在人物的塑造中,王倦也確實是經常使用了這樣的一種對照手法。

比如,程巨樹。

程巨樹只是一個跑個龍套的,但他也有屬於他自己的高光時刻,在他下線的那一刻,惹哭了多少人。

程巨樹原是北齊八品高手,他的使命是殺了範閒,但他卻是被裝在箱子裡押送進慶國的。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滕梓荊的兒子發現了程巨樹這位“住在箱子裡”的朋友,並送給他一個梨子。

很不巧的是,程巨樹殺了滕梓荊,於是,範閒為了滕梓荊復仇,選擇在鑑查院門前當街擊殺程巨樹,範閒一出手,便刺中了程巨樹的後頸。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在這個時候,滕梓荊的兒子走進決鬥現場,程巨樹看到了孩子,正當觀眾都以為程巨樹會要拿這孩子做人質了的時候,程巨樹卻只是摸了摸孩子的頭。在程巨樹摸摸孩子的頭之前,程巨樹卻先在衣服上擦了擦自己的手,怕血汙弄髒了孩子的頭髮。

程巨樹的高光,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反轉中產生了。

這是人物塑造的一個重要原則:看似如此其實並非如此。人不可貌相,在人物的表面特徵下掩蓋著一個更深藏的本性。所以,他們的內心絕不能和他們的外表一模一樣。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寫道:“在人處於壓力之下做出選擇時得到揭示,壓力越大,揭示越深,其選擇便越真實地體現了人物的本性。得知真相的唯一方法就是看他如何在壓力之下做出選擇,在追逐慾望的過程中採取哪種行動。”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程巨樹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他就面臨了兩個選擇,一個是抓孩子當人質,以換取自己的一線生機;另一個選擇就是無視孩子,繼續與範閒搏命。

但程巨樹卻做出了第三種選擇,無殺戮、無惡意。

目的,就是為了孩子躲過成人世界的殘酷真相,讓孩子繼續保持善良的童真世界。

在程巨樹下線之際,範閒問程巨樹:“你剛才為什麼不拿孩子做人質?或許還有機會。”

程巨樹卻漏出了純真的笑容:“我出生以來,見我面者,有恐懼、有厭惡,要麼求我殺人,要麼退避三舍,請我吃果子的,只有他一個。”

程巨樹的溫柔,在於放棄一線生機,去回報一個孩子對自己的善意。

王倦這樣的改編,使得程巨樹原本刻板的冷血殺手形象變得有血有肉,如此一來,程巨樹的深層性格便在這樣的對照與反襯中得到揭示,難分善惡,觀眾觀感更是五味雜陳。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2、人物弧光的展現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中寫道:“最優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還在其講述過程中展現人物內在本性中的弧光或變化,無論變好還是變壞。這便是在整個虛構文學史上,人物和結構之間常見的運作方式。”

人物弧光的展現,羅伯特•麥基給出了五個步驟:

第一步,故事鋪陳出人物塑造的特徵。

第二步,觀眾很快就被引入人物的內心。

第三步,這一深層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發生衝突,即使不完全矛盾,也要互成對照。

第四步,在揭露了人物的內在本性之後,故事便開始給他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要他做出越來越困難的選擇。

第五步,待到故事高潮來臨,這些選擇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物的人性。


不按套路出牌,一本正經地搞笑,靠一個編劇,火爆了2019年的冬天

比如,滕梓荊。

在原著中,滕梓荊只是一個一直在範閒身後的無名之輩,但在王倦的改編下,滕梓荊就活在了觀眾的心裡。

王倦講述了塑造滕梓荊這個人物的初衷:“本來滕梓荊可以做個忠誠的屬下,一直默默無聞跟到最後,可如果這樣,他就只是個記不清面目的配角,對主線無關緊要。所以豐富了一下人物,讓他成為自己的主角。”

剛開始,滕梓荊只是一個執行任務的殺手,後來,滕梓荊任務失敗,用自己跟範閒做了一次交換,範閒為他查詢到他妻兒的下落,而他也心甘情願地成為範閒的護衛。

隨著劇情的推進,人物的弧光也隨之推進。

年輕時,滕梓荊嫉惡如仇,勇於抱打不平,卻惹來官司。

後來,當他得知妻兒死訊後,明知去報仇是送死,但他卻仍堅持去報仇,視死如歸。

再後來,他尋回了妻兒,一直都是硬漢的他,卻給觀眾展現了一面剛勇猛漢的似水柔情。

再再後來,正當大家都以為他會選擇與妻兒相守的時候,他卻又給觀眾帶了強烈的觸動,他卻選擇了追隨範閒,甚至為了救範閒,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至此,滕梓荊的故事來到了高潮,通過滕梓荊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他的人物弧光越來越閃亮。

從滕梓荊身上,深刻地體現了小人物的真誠、善良與俠義的一面:你若對我以誠相待,我定會不惜以命相還。

人物塑造的成功,就在於,每個小配角,也能演成自己故事裡的大主角 ,這樣的電視劇,無疑是精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