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nova7系列發佈了,這是它的正常節奏,不算早也不算晚。但在華為最早的規劃中,它其實早在兩個月前就應該有一波預熱了,回望一下時間,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時候。為什麼來得這麼早,這是因為nova7系列上將要搭載華為為這個檔位產品量身定做的麒麟985處理器。如此一來,就讓我對這款聚焦線下市場的典型機種興趣瞬間大了很多,量身定做的“全新”平臺,不僅代表麒麟處理器產品線的再次細分和擴展,更代表著nova系列本身市場錨點的準確定位……
此消彼漲,平衡塑造
之前在寫華為nova6 5G的體驗文時,我說了這麼一段話:“可以給nova選擇的平臺選擇並不多,畢竟5G剛剛開始。目前海思陣營用於5G終端的完全體還只有麒麟990,在2019年人氣爆棚的麒麟810,目前還是跑在4G平臺上……”是的,我這種“鍵盤俠”都能看出來的問題,華為豈能不知道?其實華為看到這樣的問題更早:早在2018年麒麟970那一代的時候,這款性能出眾的經典處理器就已經出現了使用機型跨度過大的問題:上到Mate 10系列,P20,下到nova 3,榮耀Note 10,從5000多元的旗艦到2000多元的中端,清一色兒的麒麟970,看上去非常“豪橫”,但這不僅不利於華為產品佈局,同樣也讓消費者變得很困惑。
所以,差不多在那個時候,華為就已經開始著手麒麟985這款芯片的定義和設計了,當然,同期上馬的還有麒麟820(本次發佈的nova7 SE就是採用的這款芯片),也就是我們今年看到的這枚神U——提前一年半到兩年定義與設計一款芯片,是業內通用的做法。老規矩,要說芯片,肯定要羅列參數了:
·三叢集1+3+4架構,一枚A76超級大核頻率為2.58GHz,3枚A76大核主頻為2.4GHz,4枚A55核心主頻為1.8GHz;
·ARM Mali-G77 GPU,8核心;
·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NPU,1大核心+1微核心架構;
·華為自研ISP 5.0,支持BM3D圖形降噪,支持雙域視頻降噪;
·華為自研Balong 5G Modem,支持BWP(Bandwidth Part)技術,大幅度降低5G網絡下終端的功耗;
·7nm工藝製程。
看完麒麟985的基本參數,再來回顧一下麒麟990 5G的主要參數:2+2+4三叢集架構,頻率分別為兩枚2.86GHz A76超級大核、兩枚2.36GHz A76大核和4枚1.95GHz A55核心;GPU為ARM Mali-G76,16核心,主頻為700MHz,其他方面基本一樣。從這方面來看,麒麟985的CPU性能應該是略遜於麒麟990 5G(包括麒麟990 4G)——後者的CPU參數為2.86GHz+2.09GHz+1.86GHz,主要區別體現在超級大核的主頻上。
最讓我興趣大增的還是麒麟985所搭載的Mali-G77MP8 GPU了。還記得去年麒麟990發佈之時,沒能搭載A77+G77這雙77組合成為一個遺憾,隨後華為公司Fellow艾偉的解釋也倒是能讓人理解。不過半年多點的時間,麒麟985就攜Mali-G77而來,將這個遺憾補上了一半。就算是這只是一個8核心的組合,但鑑於Mail-G77是ARM堅持多年Bifrost架構之後,轉向Valhall架構的首款作品,它的表現還是很值得期待的,特別是和Mali-G76相比,Mali-G77的能效和麵積密度提升了30%,GPU機器學習的負載性能提升了60%,性能更是有40%的提升,在頻率設定上,麒麟985則對比麒麟990做了小幅度的提升,所以最後的結果是:麒麟985的跑分能力大約相當於麒麟990旗艦平臺的七八成,已經算很強了,但因為核心數少了很多,能效比進一步得到了保證。
除去CPU、GPU和AI性能對比麒麟990 5G,做了外科手術刀式的精準區隔之外,麒麟985在ISP影像能力以及5G通信能力上卻是沒有省功夫,全部採用與麒麟990 5G的同等配置,這一點上就非常厚道了。從已經運用了麒麟990 5G芯片的Mate 30系列的實際表現來看,這幾個模組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更何況還有隨P40 Pro一起推出的XD Fusion超清圖像引擎。最後就是製程:麒麟985採用了TSMC(臺積電)的7nm製程,這對於控制成本是有好處的。另外,這次nova7系列在內存和存儲搭配上還是採用了較保守的策略,主要原因也是考慮到機身內部結構堆疊因素,一切為了機身的輕薄所做出的取捨。
好了,掰指頭算算,絕大部分麒麟990 5G上值得一提的賣點,麒麟985也基本上都套在了自己身上,更還有Mali-G77這個特性,更是很多對芯片性能有著極大興趣的消費者所關注的。因此從人氣上來看,麒麟985是絕對不弱的。只不過,在麒麟985推出來之後,很多人都在評價:對比麒麟820,麒麟985的性能充其量算是麒麟820+,這樣的劃分是不是有誤差?
的確,是有誤差,但這個誤差並非來自麒麟985,而是麒麟820。因為前者的規劃定位是要精準地介於麒麟980和麒麟990之間,而後者的規劃定位則是要大幅度拉開和麒麟810之間的距離。可能是因為起始標定芯片本身太猛,也可能是對“大幅度”這三個字有點“誤解”,最後流片的結果就是麒麟820用力過猛,完美接過了麒麟810“神U”的標籤——之於晚一步登場的麒麟985,這也算是個“黑天鵝”事件吧。這也難怪在搭載麒麟820首款機型榮耀30S發佈會上,榮耀總裁趙明會有“麒麟820會使用很長時間”的說法。按這個方式理解,未來麒麟9系列兩款處理器的更新速度,可能會比8系列來得更快更早。
但是,眾所周知,只靠一枚芯片,是不足以拉開終端之間的差距的,還有其他很多配置與因素可以決定終端的定位。在華為內部,麒麟820平臺主要面向的是價位區間在2000元~2500元這個檔位,而麒麟985的使命,則是面向3000元以上區間的終端所要提供的基礎體驗。比如要有最強的5G體驗,能滿足XD Fusion絕大部分的運算需求,在進行主流大型遊戲時,要能滿幀運行,且抖動率要低於0.5,另外,還必須是低能耗高效能,即使不使用大容量電池也要比競品更加省電……
取捨有度,進退自如
有一句話我是經常掛在嘴上的:“平臺的能力決定終端的能力”,作為給nova7這個檔位機型量身定做的芯片,在精確定義了麒麟985這個處理器平臺的能力之後,那麼nova7本身的特性定義又如何展開,如何相得益彰地去規劃一款機型呢?那就讓我們換個角度來增加些知識點吧……
經過了三年多的發展,nova系列終於在nova5那一代迎來了爆發,這樣的事實也證明了:廣袤的線下市場與年輕消費群體兩個要素互為作用,其潛力是巨大的。所以,現在華為對於nova系列的定義就是:不只要針對數碼產品愛好者做手機,同樣也要面向人群龐大的普通消費者做手機,特別是90後和00後這種新興的消費群體,他們有自信,也有清晰的自我認知,所以,華為希望通過nova系列,向他們提供有“最好的外觀,合適的性能,更好用更好玩”的產品,“拍照好,充電快,甚至還有連P系列都沒有的首發功能”,這些都成為了nova系列的規劃方向。
nova7系列首先讓我關注的一點,就是它們的重量參數很醒目:nova7的重量約為180g,屏幕略大一些的nova7 Pro更是略輕一點,約為178g,放在現在採用旗艦級別處理器的5G手機中,的確算是很輕巧了。那麼nova7系列為什麼能做到這點,而在半年之前上市的nova6 5G卻不行(212g)?為什麼屏幕更大,配置更高的nova7 Pro還能做到更輕,兩個系列上市時間差別不大,但這方面的區別為什麼這麼大?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產品週期決定。nova6 5G上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佔領第一波5G產品的市場,同時強悍的自拍功能,需要有足夠的AI算力支持,因此必須要用到麒麟990的NPU。但是因為麒麟990 5G採用的7nm EUV工藝有產量上限,所以nova6 5G不得不採用麒麟990+巴龍5000的拼板方案。這樣的選擇,就造成nova6 5G無論是結構設計、散熱器件,以及對應功耗的大容量電池等都更復雜,各種因素結合在一起帶來了nova6 5G最後的結果——這樣的問題在其他採用拼板方案的旗艦機上也能看到。而採用麒麟985 SoC平臺的nova7就沒有了這樣的限制,所以處理起來更加遊刃有餘。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成本。只要在結構件上投入更多的成本,就能實現“大力出奇跡”的效果。對比nova7,nova7 Pro多出了潛望式長焦模組,機身還是握持感更好的楔形設計,所以在結構件的選擇上比nova7更考究。但不用擔心的是,nova7全系列都採用了金屬中框和玻璃後蓋,在機身堅固性和耐用性上是不用擔心的。
因為產品定位和宣發方面的原因,nova系列向來都是強調前置而弱化後置,所以關於後置攝像頭的很多內容我只能略去不提。但需要提及的則是很多人都關心的XD Fusion,既然麒麟985在算力上做了這麼多儲備,又如何在nova 7系列上釋放呢?初期上市的nova 7系列,主要是將XD Fusion運用在長焦模組的成像上,而隨著後期版本升級的推進,nova系列向來重視的前置影像也將逐步加載XD Fusion的能力,從而在自拍表現上越來越好,值得期待。另外在屏幕的選擇上,因為nova7系列本身定位是量能非常大的線下產品,基於供應鏈能力的原因,在這方面是穩為主,比如nova7就全部採用來自三星的剛性OLED顯示屏以保證供應。
當前5G終端都存在5G網絡下功耗偏大的問題,在這方面,搭載4000mAh容量電池的nova7是否有信心呢?對此華為方面表示,nova7這個容量級別的電池,在5G各種應用場景下的能耗測試結果普遍比拼板方案要好20%左右,所以4000mAh在理論上會達成友商搭載更大容量電池的續航表現。更重要的是,在當前以NSA方式部署為主的5G網絡下,nova7還能保證有更好的網絡響應。基於華為對5G協議和基站能力的深度解讀,在NSA網絡下,加持麒麟985的nova7運用大數據和算法支持,可以分析基站的負載情況選擇接入而不是僅僅根據信號強度來選網,所以在5G網絡的駐留率和時延上都會更好——當然,這個得要實際體驗才知道。
除去這些技術流取向的描述之外,關於nova7的一些其他亮點也是需要提及的。極致輕薄的機身帶來了非常舒適的握持手感,在這樣的前提下,它卻繼承了來自P30 Pro的潛望式長焦模組,帶來自由度更好的影像體驗;其前置攝像頭具備自動追焦功能,這在其他很多手機上是比較少見的;這次nova7系列配合華為人氣真無線藍牙耳機FreeBuds 3,在錄製視頻時可以實現更好的拾音效果,這點對於Vlog愛好者可是一個大大的福音,因為這個應用場景下,手機本身話筒的效果僅算是差強人意,配個第三方設備又太累贅——這個功能是nova7系列首發,連剛上市不久的P系列都沒有這個待遇,也算是特別的福利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華為對於nova 7系列的重視程度。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nova7系列將很多心思與功夫,都花在了那些需要消費者上手體驗,且感受明顯的特性打造上,依託於華為龐大的線下渠道體驗,吸引更多消費者步入門店親身感知從而做出購買決定,這是它最重要的使命。相比之下,在極致紙面性能的追求上,nova7和它搭載的麒麟985卻要剋制得多。不過有意思的是,按這樣的思路延伸下去,未來搞不好華為Mate/P/nova等系列的手機,都會有不同級別的麒麟處理器與之對應。真是這樣,除了感嘆華為整個供應鏈的“刀法”精確之外,還不得不說一句:“自家做芯片,發揮空間真的是太大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信息:今年nova系列可能不會考慮推出i/e後綴的產品,會讓產品線更精簡,可能華為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消除消費者的認知不清。其實我覺得這背後還有個原因:5G初期,5G終端的價格下沉還沒有到來,就沒有必要再用新的4G產品來給自己徒增壓力,而這個價格下沉的任務,就要交給還沒亮相的麒麟7系列5G平臺來完成……
寫在最後
線上線下市場融合,是整個業界一直在觀察、在討論、也在試探的熱點,無論是產品定義還是渠道策略,都是這樣。不過就業界的觀察來看,線上一定是未來,但什麼時候完全到來卻沒有清晰的時間表——哪怕有今年疫情這個強力的觸發點,更何況中國人的消費理念中,還更喜歡人際關係這一環,也許還需要不短的時間,這個消費習慣才會有明顯的變化。在這樣的改變到來之前,類似於麒麟985和nova7這樣的平臺與產品規劃故事,還會上演很多——兩個類型的市場是不能兼得的,在價格與功能定義兩個方面,精確的“刀法”和取捨之道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