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筆勢”論的深化與流變(二)

文/大可先生

我們來探討一下“八法”中的八個筆勢

在“永字八法”中,點為“側”,橫為“勒”,豎為“努”,鉤為“趯”,左上橫為“策”,左下撇為“掠”,右上撇為“啄”,右下捺為“磔”。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側】 側勢是指點的寫法。衛夫人《筆陣圖》雲:“‘、’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運筆法為:向左上角逆鋒起筆,折筆向下頓之,圍轉向右下行,略駐、稍提,向左上方回鋒略駐,然後,向左下方出鋒(圖一)。其要點是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動作要連貫、迅速、乾脆、利索;不可猶豫不決;出鋒時要把筆猛然提起,不可拖泥帶水,所謂“為點必收,貴緊而垂”、“側不得平其筆,”即是。

有關側勢,王羲之在另一篇書論《筆勢論十二章並序·說點章第四》有專門的論述:

夫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鶚口,尖如鼠屎。如斯之類,各稟其儀,但獲少多,學者開悟。

“高峰墜石”(衛鑠語)所講的本來就並非只特指一種形勢,“石”的形狀是千變萬化的。王羲之在此處發展了這一觀點,並提出更為具體的“勢”來:“如蹲鴟”、“如蝌蚪”、“如瓜瓣”、“如栗子”……由“側”可變出如此眾多的筆勢來,難怪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圓法》說“側,點之變無窮”了;並說“側”有“偃”、“仰”、“向”、“背”、“飛”、“優”、“立”等勢。清代馮武則把“側”概括為“尖、禿、斜、正”四種筆勢,但關鍵是要能“隨之勢”而用之。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勒】 即橫畫之寫法。衛夫人《筆陣圖》早有闡述:“‘一’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王羲之《筆勢論十二章並序》說:“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又說:“橫則正,如孤舟之橫江堵”,“正”則“不得臥其筆”。但“正”不等於“平”,若“順筆平過,失其法矣”,所以勒“勢欲欹”。於是,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平法》就說:

勒,上平中仰下偃,空中遠搶,以殺其力,如勒馬之用韁也。凡尾提處,觀其筆燥溼何如。燥則駐蹲捺而實抱以補之,其次蹲而不捺,其次駐而不蹲,其次提而不駐即實抱之。溼則提起即空搶可也。

“上平中仰下偃”即不“平”;把“勒”勢比喻成“勒馬之用韁”極為形象;“層提處”則“觀其筆燥溼何如”而作出不同運筆的處理方案。

總之,作橫畫要逆鋒著紙,緩去急回,“貴澀而遲”,不能順鋒平過。具體運筆方法是:逆鋒、折起、衄落成點,提鋒、力行、住挫、稍頓,向右下略按作圍,向左回鋒提、收(圖一)。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努】 一作“弩”,豎畫寫法。衛夫人《筆陣圖》形容為“萬歲枯藤。”這就道出了努勢的特徵:畫直中見曲勢,切忌僵直無力。一般所說的“橫平豎直”,“直”只是相對而言,實際上作直畫不能象繪圖一樣直來直去,元代鄭杓《衍極》劉有定注云:“努筆者,搶鋒逆上頓挫為遲澀,努鋒下行是峻疾。”豎直基本寫法有兩種,宋代姜夔《續書譜》裡頭說道:

懸針者,筆欲極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繩,若垂而復縮,謂之垂露。

“懸針”、“垂露”是最基本的豎勢。〈一〉懸針——運筆法為:逆鋒起筆,折鋒向右,衄落、成點,頓筆轉鋒向下邊引,末筆出鋒收筆,呈針尖狀。(圖一)。唐代張懷瓘:《玉堂禁經·垂針異勢》雲:“此名懸針。古無此法,右軍書《曲江序》,‘年’字緣向下頓筆,‘歲’字三畫藏鋒,與‘年’字頓相逼。遂改為‘垂露’頓筆直下垂針。後人立懸針相承,遵此也。”〈二〉垂露——運筆方法為:起筆與懸針同,向下力引的同時,頓筆向左,再向右下略駐,回鋒向上收筆,筆畫呈露珠狀(圖一)。《書法正傳》載唐李陽冰《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雲:“垂露法,口訣雲:鋒管齊下,勢盡殺筆縮鋒。又始築筆而極力,終駐鋒而作弩,又無垂不縮,此言頓筆以摧挫為功。右軍雲:‘堅若春筍之抽寒谷’是也。《臨池訣》雲:‘垂露本篆腳,名玉筋,如古釵倚物也。’”可供參考。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趯】 指鉤的寫法。唐代李世民《筆法訣》雲:“趯須存其筆鋒,得勢而出。”其意是作鉤要駐鋒提筆,突然趯起,集中於筆尖。其運筆法是:引筆於鉤處,輕頓回鋒而上,頓鋒蓄勢,向左提趯即可(圖一)。作趯關鍵是筆鋒在趯出之時,要使力集中,筆鋒往左猛“趯”的同時就要把筆猛然提起,要乾淨利索,不可分毫拖拉。宋代陳思《書苑菁華·永字八法詳說》解說得更加詳細:

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收。又云:前畫卷則別斂心而出之。口訣雲:傍鋒輕揭借勢,勢不勁,筆不挫,則意不深。趯與挑一也,鋒貴於澀出,澀出期於倒收,所謂欲提還置也。夫趯自努出,潛鋒輕挫,藉勢而趯之。……筆訣雲:即是努筆下殺筆趯起是也。

由於趯出之時要集中筆力,盡全身之力而送之,故云:“殺筆趯起”。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策】 又稱“挑”、“折異畫”,指仰橫寫法。李世民《筆法訣》謂:“策須仰策而收。”元代釋溥光《雪庵八法》雲:“策始作者,用仰鋒上揭,而貴乎遲留。”故作策勢必仰筆趯鋒,發筆用力,力至畫來。運筆法為:起筆逆鋒,折而向下,略頓、稍提、用力使筆鋒向右上角趯鋒(圖一)。作策勢關鍵是要使筆力送到筆畫末端。《書苑菁華·永字八法評論》說得很詳細:策須斫筆,背發而仰收,則背斫仰策也,兩頭高,中以筆心舉之。口訣曰:仰筆潛鋒,似鱗勒之法,揭腕趯勢於右。濳鋒之要在畫勢,暗捷歸於右也。夫策筆仰鋒豎趯,微勁借勢,峻顧於掠也。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掠】 指長撇寫法。《九勢》雲:“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衛夫人《筆陣圖》喻為:“陸斷犀象。”《筆法訣》雲:“為撇必掠,貴險而勁。”又云:“掠須筆鋒左出而利。”掠勢長撇起筆與努勢直畫同,出鋒宜肥,力須送到。具體寫法是:逆鋒向左上角起筆,折筆向下頓而轉鋒向左下力行撇出,末鋒飛起,力送畫末(圖一)。清代馮武解釋得很詳盡,他在《書法正傳》說:

撇之祖,掠法也。柳雲:掠左出而鋒輕。顏雲:掠彷彿以宜肥。其法曰;此乃斜懸針而末鋒飛起也。宜出鋒處送筆,筆力到而勻,不可半途撇出,則無力瘦弱。如“大”、“夫”、“右”字之類是也。又謂之腕須直下筆而彎出之……

“筆力到而勻”、“不可半途撇出”最是切中運筆要害。後而引例說明亦極為妥帖,又云:“《永字八法》七法皆正鋒,惟掠法用偏鋒。”一般來說,掠勢仍然多用中鋒。然而,從“變法”方面看,偶用“偏鋒”亦未嘗不可。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啄】 謂短撇寫法。《筆法訣》雲:“啄,須臥筆而疾罨。”寫短撇(啄勢)務必落筆左出,快且峻利。元代陳繹曾說得很形象,他在《翰林要訣》雲:

啄,點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鳥喙之啄物。

“鳥喙之啄物”形象地道出啄勢的特徵。《雪庵八法》雲:“啄法之妙,在臥側潛進,以連斂其鋒芒。”啄勢的運筆方法是:逆鋒起筆,折筆向右下頓,轉鋒向左下力行,迅疾鋒利撇出(圖一)。《書苑菁華·永字八法詳說》說:“右向左之勢為卷啄,按筆蹲鋒,潛蹙於右,借勢收鋒迅擲旋右,須精險衄去之,不可緩滯。夫筆鋒及紙為啄,在潛勁而啄之。”可供參考。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磔】 指捺的寫法,又稱為“波”。作磔勢須逆鋒輕落筆,折而鋪毫緩行,至畫末力收之,要含蓄。《筆法訣》雲:“磔須戰筆外發,得意徐乃出之。”其運筆法為:逆鋒起筆輕轉而徐行,勢力開展,至下半截稍有捲起意,至捺出處略駐,後提筆捺出(圖一)。古人稱磔勢為“一波三折”,這“三折”便道出其關要。清代馮武亦有“高見”,他在《書法正傳》說道:

捺之祖,磔法也。今人作捺,多是兩駐,難曰三過,實不知此法。其法:首搶起,中駐而右行,末駐筆蹲鋒而出。如《蘭亭》之捺,皆含蓄,而不露,最為高也。

以“三過”來檢驗書之好壞,固然有失偏頗。但“一波三折”確實被歷來書家奉為圭臬。其實“三過”也並非什麼玄奧,重點在“三”,這裡不能簡單去理解為具體的數字,只要寫時令筆鋒受到一股阻力又力破之,便無所謂“幾過”了。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大可詩生活·一日一詩書

綜上所述,從“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個筆勢中,說是囊括所有楷書筆畫的名稱,似乎也不為過。然而,我們也不應否認,若純粹按這些筆勢僵死地去對應所有漢字,則難免落入“狀如算子”之譏了。儘管像元代釋溥光所主張的由“永”八法而變出二十四法或更多的法,但真正用起來仍然嫌其不夠。這樣說來,一輩子專學“永”字恐難臻化境。至於王羲之,更不可能像傳說中那樣,因而“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只是一種美好而糊塗的傳說罷了。

“八法”其實就是八個筆勢,專家:早悟到早收穫

#書法愛好者##書法經典##書法##敢不敢把字秀出來##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