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金庸曾借郭靖之口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而有一个商人说,“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他说的出,也做得到。

这个商人曾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曾兴建近 400 所学校,也曾用一己之力打造了最早的近代城市——南通。

在 1920 年出版的世界地图中,没有上海,没有杭州,没有南京,但南通却被醒目的标记出来。在 100 年前的这座城市中,有中国最先进的公共生活设施、教育资源、陆路水路交通网及轻工业厂区......

但由于恶劣的外部环境,也因他经营不善,更因其极度的“为国为民”而散尽家财,这个最早的商业屋脊最终灰飞烟灭,只留下他曾经建立的这座城。

这个最不像商人的商人叫张謇( 1853 — 1926 )。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张謇参观大学留念

幼年时,张謇的家庭并不富裕,以耕种为主业。

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进入上层的唯一方式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希望改变家庭命运,所以从小就督促张謇学习,给他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张謇天资聪慧,5 岁可全文无误的背诵《千字文》,16 岁中秀才,成为江苏本地的文化名人。

仕途之路,对此时的张謇来说,似乎一片坦途,他也本可高官无忧,但却在 1894 年的甲午年选择了另一条路。

这一年,他第 5 次进京赶考,终于金榜题名,中得状元,大魁天下。

这一年,中日甲午海战,清廷惨败,举国震惊。

这一年,父亲去世,他回老家守制 3 年,国与家的概念被重新考量。

这一年,他开始筹备举世闻名的大生纱厂。

这一年,少了一位官员,多了一位实业家和教育家。

这一年,他 41 岁。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甲午海战的序幕丰岛海战

甲午海战的失利,使张謇从“天朝”的美誉中惊醒。

他深信唯有教育可以救国,但想通过教育使世人觉醒,需要建立众多现代学校,更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而此时的晚清政府已是摇摇欲坠,无暇顾及其他。

那么,“教育救国”的资金何来?

创实业!这就是张謇经商并创办大生纱厂的最初原因。与绝大多数实业家的目标相比,张謇显得更为崇高。

大生纱厂的名字中,“大生”取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最大恩德,是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环境,让各类生命各得其所,安身立命。

遵循“大生”的出发点,张謇终生不计代价的行慈善,但这也为他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大生纱厂

下定决心从商后,张謇先后奔走于上海、南京、南通、海门等地了解情况,开始为创办实业作准备。他看到南通一带棉花种得多,产量高,于是决定先在南通办棉纺厂,就地取材。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大生纱厂于 1899 年最终建成。那时的中国,连一台像样的棉纺机器都没有,但在遥远的南通小城,张謇却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曼彻斯特,进口到了最先进的纺织机器。

由于两江总督张之洞对轻工业的支持,再加上张謇经营管理得法,大生纱厂发展很快,成为一战前国内唯一成功的纱厂。

为了解决纱厂的原料、产品运输及销售问题等问题,张謇以大生纱厂为基础,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广生油厂、大隆油皂厂、泽生水利公司...等 30 多个企业。

另外,他还设立了淮河银行,兴办了一些旅馆、浴室、饭店之类的服务性企业。至此,一个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包括工业、农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完整企业体系形成。

从 1899 年到 1921 年的 23 年中,“大生”从一家纱厂,最终发展为横跨多个行业的商业帝国。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南通大学

一味地攫取利益,并不是张謇的初衷。

1902 年,当大生纱厂刚刚盈利的时候,张謇就开始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兴办学校。

“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张謇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在亲友的鼓励下,他于当年创建了通州师范学校,希望首先培养更多的教师。孙中山曾评价张謇的师范学校“开全国之先河”。

在此后的 20 年中,他又陆续办起 370 所小学、6 所中学和近 20 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教育系统。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实业的需要,张謇陆续开办了农业学校、纺织学校、商业学校、刺绣学校和女工传习所等职业学校。

最为人称道的是,张謇还办了一所盲哑学校。

总之,凡是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所具有的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乎都被张謇学习过来,这算是近代中国最为完备的教育体系。

也在这 20 年中,世界各国的学者、知识分子如杜威、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纷纷来到南通讲学,学术氛围异常浓厚。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南通医院

在进行这些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张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粗略统计近千万元。那个年代的千万元是什么概念?按当时的物价算,100 公斤大米仅售 1 元。

除去教育支出,张謇还投入了巨大资金进行城市建设,将南通带进了全球视野。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曾说:“张謇先生经营的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城市建设虽然不是最早、最大,但属最好,是近代城市建设的典范”。20 世纪初的南通,超乎我们的想象:

张謇认为“气象不明,不足以完全自治”,于是筹划建造了国内第一个民办气象台——军山气象台;

张謇在日本考察时,对博物馆有更直接的感受,回国后他连续两次上书清廷,阐明创办博物馆的意义,都被清廷搁置。1905 年,他把建设中的南通植物园改为博物苑,集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和图书馆为一体,这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张謇认为戏剧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传授教育的方式。为了利用戏剧改良社会风气,培养新一代演员,他于 1919 年建成南通伶工学社。京剧大师梅兰芳称南通伶工学社是“开风气之先,惟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

其他的城市基础设施如公路、公园、公共体育场、医院...一应俱全。

最败家的商业大佬


张謇

那时国家的经济政策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商业活动处处受到牵制,同时,腐败的清廷也未曾资助张謇这样一个普通的社会阶层。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不计代价的进行教育及城市建设还是导致了大生集团的下滑。到 1921 年初,大生的危机开始出现,产生了负债。几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南通的许多水利工程摧毁,阻断了大生的运输。

1 年后,整个棉纺织业危机,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这一年,刚好是他的 70 大寿。

1926 年 8 月 24 日,曾极尽富裕却一直朴素的张謇在南通病逝。出殡之日,万人空巷,近乎全城民众都赶来为他送行。

江苏南通市的啬园,是张謇的长眠之处。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张謇墓被红卫兵当做“四旧”砸毁。

挖开坟墓后,众人看到的只是: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把折扇,还有一对金属的小盒子,分别装着一粒牙齿,一束胎发。

天之生人也,

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事业与草木同生,

即不与草木同腐。

张謇的这句话,既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合作对象是企业最大股东,非决策人勿扰!

有需要股权融资,对接投资人的私信我:称呼+联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